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07:3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
(1)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的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先定论”,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5)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影响
(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
恩赐。
——加尔文
以上材料反映了加尔文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思想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我的思考]
“先定论”。
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精神动力。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崛起。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
(2)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1.实质
在宗教外衣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3.表现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本《圣经》就比教皇或教士都重
(1)上图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说出你的依据。
(2)这一事件在欧洲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我的思考]
(1)重大事件: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依据:从图中可见天平上《圣经》重于教皇,肯定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否定教皇、教士的权威。
(2)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了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一、为什么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有哪些?
(1)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1534年亨利八世在位时,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国教”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说明王权占据上风。
(2)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1539年亨利八世的宗教立场后退,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还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中持不同意见者,使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反对派。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因而掀起了清教徒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特别提醒] 亨利八世领导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政权,这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马丁·路德及加尔文的改革有明显不同。
考查点一
考查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
命题立意
不管各国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如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因此,它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对宗教改革实质的考查是将来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材料一 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他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见右图)
材料二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恩格斯
[探究] 
(1)通过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慷慨陈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
(3)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解析] 本题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出于上帝的命令”,回扣课本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需要将加尔文的主张和活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考虑选取相关内容;第(3)问实际上是第(2)问的本质概括。
[答案] (1)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建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考查点二
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
命题立意
西欧的宗教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对历史的发展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深远影响。在选修Ⅰ和必修Ⅲ中都是主干知识,在学习中值得关注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问题产生了争议。
观点一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邦国,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组织,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观点二 宗教改革最坏的影响之一,就是对理性和科学的摧残。甚至新教的“革命性”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新教之所以几度被作为旗帜,与马丁·路德或加尔文的原教旨并无关联,其主要原因在于“抵抗原则”在斗争实践中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在德意志,宗教改革蜕化为新、旧教诸侯的斗争,长期的封建混战“把德意志引向灭亡”,“因信称义”并未给人民带来自由和安宁,马丁·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信神的奴役制。
[探究]
对宗教改革应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其历史影响?
[解析] 对宗教改革的评价应着眼于对欧洲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对其历史影响,一方面要指出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应指出其对资产阶级的掠夺财富作辩护。
[答案] 对宗教改革的评价,应着眼于它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和留给后世的精神文化遗产。一方面,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也为资产阶级不择手段地掠取财富大开绿灯。当代历史学者们大都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局限性,应说是比较公允且符合史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