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音调
一、单选题
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则钢尺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2.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5~6次,人凭听觉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小了 B.声音的频率太低了
C.翅膀振动没有产生声音 D.翅膀的振幅太小了
3.如图所示,把筷子一端捆上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当上下推动“活塞”时,人们听到声音变化最明显的是哨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度
4.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
A.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B.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C.声源与听者的距离 D.与以上因素都有关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仍然可能发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果汁,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赫兹 C.音色 D.响度
二、填空题
7.蝙蝠通过发出人耳听不到的 来进行定位,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 装置,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利用这种声波可以将结石粉碎,这说明声音具有
8.昆虫飞行时翅膀振动能发出声音,如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 由此可知,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Hz,人耳听不到上述动物中 发出的声音。
9.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10.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的声音靠 传入耳中,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面在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11.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 的声波叫次声波,其特点有: 、 和 。
12.如题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小明向瓶口吹气,声音主要是由瓶内 振动产生的, 瓶子的音调最高,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 瓶子的音调最低。
三、科普阅读题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m;
(3)在月球上 (能/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四、计算题
14.在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时,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垂直水面向水中发射超声波,经过2s后接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60m/s,求海洋深度为多少米?
15.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五、综合题
16.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声呐发出的声波大多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选填“大”或“小”)。
(2)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经过时间t接收到由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是 (用字母v,t表示)。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发现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在变低,说明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在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 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你的判定依据是: 。【答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
6.【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7.【答案】超声波;声呐;能量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8.【答案】440;蝴蝶
【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9.【答案】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0.【答案】空气;音调;钢尺发出的是次声波;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11.【答案】20000Hz;20Hz;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12.【答案】空气柱;h;h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3.【答案】10;20;7500;8700;不能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14.【答案】1460m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15.【答案】(1)30000Hz(2)人耳不能听到(3)3000m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16.【答案】(1)超声波;大
(2)0.5vt
(3)变大
(4)不能;真空中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