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程标准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会出现世界大战。教材研读学案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世界形势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2)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2.世界动荡不安
(1)原因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_________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想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________,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帝国主义(2)表现
①一方面欧洲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也把更大的赌注放在扩军备战上。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的海军实力也由位居世界第六位迅速提高到世界________,仅次于英国海军。
③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欧洲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
第二位【特别提醒】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二、剑拔驽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1)法德矛盾:___________中法国战败,法国视德国为最大敌人;德国为防范法国,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它。
(2)英德矛盾:英国推行___________的政策,不愿看到德国过分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_______________的争夺上。普法战争大陆均势巴尔干半岛2.军事集团形成
(1)三国同盟
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②德国利用__________同法国的矛盾,把它拉入同盟。
③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核心。意大利(2)三国协约
①1892年法国和________缔结军事协定,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出现。
②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国、俄国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俄国【特别提醒】 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威胁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中德国与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最为尖锐。三、“巴尔干火药桶”
1.复杂的巴尔干
(1)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2)两次巴尔干战争
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_________帝国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交战,保加利亚战败。
奥斯曼(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和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__________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萨拉热窝事件
(1)概况: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___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
(2)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巴尔干萨拉热窝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2)交战双方: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_______和俄国。
法国(3)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___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科技【特别提醒】 在20世纪初,飞机、潜艇、坦克等新式武器先后问世。此外,扩建铁路、公路,扩大运输网,发展电报、电话等通信网络,都为大规模运送军队,远距离作战提供了重要手段。
归纳综合(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它们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愈演愈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在巴尔干问题上,列强之间矛盾逐步激化;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课堂探究讲义【探究核心问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20世纪初的原因
1.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德上升至世界第一二位,英法降至三四位,而世界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毕,英法占有殖民地最多。美德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2.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列强间的主要矛盾。
3.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峙局面。这两大军事集团几乎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国。
4.两大军事集团矛盾冲突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二、一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结果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基本矛盾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渐演变成了最主要矛盾。其矛盾演变的结果是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两国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 )
A.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矛盾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
C.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
【解析】 A、B、C三项都是表面现象。D项才是问题的实质。
【答案】 D【探究热点考向】
针对训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矛盾复杂,争夺激烈,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当时在这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A.英国与德国 B.俄国与奥匈帝国
C.德国与法国 D.法国与意大利
解析:选B。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旗号(支持塞尔维亚),向巴尔干扩张;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张的障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观察漫画: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材料2:德意志帝国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戈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3: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在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著《我们的前途》材料4:……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请回答:
(1)据材料1、2、4,概括归纳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3、4,指出哪两国矛盾正逐步激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对此在外交上做出了什么重大调整?
(3)综合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帝国主义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解析】 第(1)问注意据材料概括归纳,其变化表现为由奉行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到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再到反对德国。第(2)问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从以上调整中,可知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
【答案】 (1)由奉行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到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再到反对德国。
(2)英德两国。英国协调了与法、俄关系,于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对抗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3)帝国主义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利用。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以本国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探究史料研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材料1: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材料2:下面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思考探究】
(1)材料1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2)材料2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2指出,德国与哪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材料3局势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1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2反映了德国重新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的要求;材料3则反映了大战前欧洲形势。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1,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明白材料2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问要在读懂材料3的基础上,结合前两个问题,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答案提示】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与英国、法国产生矛盾。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英德矛盾成为各国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形成了分别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教材P8)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提示:三国同盟条约主要针对俄国和法国。连锁反应:俄法协约共同对付三国同盟;英国调整与法、俄关系,形成三国协约;一战爆发,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奥为代表的同盟国集团作战。
二、本课测评(教材P8)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提示: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提示: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两国背后都有更强大的盟军撑腰,只要俄奥两国发生冲突,必然会给蓄意挑起战争的帝国主义大国制造借口,以至酿成世界大战。三、学习延伸(教材P8)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萨拉热窝事件?如果没有这一偶然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会不会爆发?
提示:萨拉热窝事件是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列强插手该地区事务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的表现,这一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没有该事件仍然会爆发一战,因为当时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争十分尖锐,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持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