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09: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学案
【学习目标】
课标:简述第一次界大战的过程。
1.知识与能力:德国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役。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现代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具有残酷性,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重难点】
1.重点:西线战役。
2.难点: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
【学法指导】本学案全部做完大约需时30分钟。
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2.A层全部完成;B层完成1-5、10题和6-9之一;C层完成1-5、10题。
3.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1-5、10题,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预习案】
1.列举欧洲的三条战线。
2.列举西线交战双方国家。
3.完成下列年表。
年代


1914
1915
1916
4.列举一战交战双方使用的新式武器。
5.阅读教材地图《欧洲战线的西线》。1】划出马恩河、索姆河位置。2】找到凡尔登标明战役时间。
【知识链接】
6.必修一:回顾第9、18课,德国统一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1】原因:国家分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人民强烈要求统一;普鲁士实力强大;俾斯麦铁血政策。
2】影响:对德国,完成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发展,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德国制定宪法成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战争加强了德国的军国主义,使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性。对法国,削弱了法国国际地位,签订了屈辱的割地赔款条约,制约了法国的发展。对世界,法德矛盾形成,它成为以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基本原因;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德国作为世界强国登上世界舞台。
7.必修二:回顾第6、7、8课,英国夺取世界霸权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工业革命后它的殖民扩张又有什么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殖民扩张又有什么表现?
1】阶段。1588年打败西班牙,在北美和印度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后期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
2】变化。由赤裸裸的掠夺转变为倾销工业品、拓展世界市场、抢占原料产地;英国打败中国等东方国家,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依附国等层次的殖民体系。
3】表现。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抢占殖民地最多,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探究案】
材料一
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
材料二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8.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德国认为自己能够迅速打败法国的依据是什么?
1】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居于世界第二位。
2】德军作战能力强大,普法战争打败过法国。
9.材料二所说陷入“堑壕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初人们认为“正义”的理由是什么?后来认为“丑陋”的理由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战争的性质?
1】直接原因。英法联军在马恩河战役打破德军速决战计划。
2】“正义”理由。为国家而战。
3】“丑陋”理由。战争残酷。
4】认识战争性质。德国入侵法国具有非正义性;塞尔维亚抵抗侵略具有正义性;英法德俄等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霸权而发动战争,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我的疑问】示例:什么是世界大战?
世界主要国家多数卷入战争。
【本课测评】
10.列举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提示:从德国、英法、俄国、两大集团等方面分析)
1】德国高估自己实力。2】协约国整体实力高于同盟国。3】英法联军拼死抵抗。5】俄国进攻,德国陷于两面作战。6】意大利背叛加入协约国。
【总结提升】示例:学习历史必须产生联想,联想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相关知识,联想前一课后一课相关问题,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