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2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知识点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到___________________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图示:
几何语言:因为PA=PB,所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
【注意】
可以用来说明线段垂直、相等.
知识点2 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步骤1:分别以点A与点B为圆心,以大于 AB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分别交于C,D两点.
步骤2:过C,D两点作直线CD,则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
分线.
图示:
知识点3 过一点作已知
直线的垂线
考点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典例1 [2024·德州期中]三条公路将A,B,C三个村庄连成一个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区域,如果在这个区域内修建一个公园,要使公园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公园应建的位置是△ABC的( )
A.三条高线的交点
B.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思路导析 因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这个公园应建的位置是△ABC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变式1 如图,∠AOB内一点P,点P1,P2分别是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点M,交OB于点N,若P1P2=5,则△PMN的周长是( )
A.3 B.4
C.5 D.6
变式2 [2024·日照期中]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M,D,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N,E,MD,NE的延长线交于点O.
(1)若BC=12,求△ADE的周长;
(2)试判断点O是否在BC的垂直
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解:(1)因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
所以AD=BD,AE=CE,
△ADE的周长=AD+DE+AE=BD+DE+CE=BC=12;
(2)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
连接AO,BO,CO,如图,
因为DM,EN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OA=OB,
OA=OC,
所以OB=OC,
所以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2 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
已知△ABC中,AC>BC,在AC上确定一点P,
使得AC=PB+PC.
下面是小方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作法:如图,
①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 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点N,作直线MN,直线MN交AC于点P;
②连接PB.
所以点P即为所求.
根据小方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因为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直线MN交AC于点P,
所以PA= ( )(填推理的依据).
因为AC=PA+PC,
所以AC=PB+PC.
所以点P即为所求.
思路导析 (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图形即可;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答案.
解:(1)如图所示:
(2)P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变式 [2024·嘉兴一模]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AB第2课时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1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_________.
垂直平分
【注意】
①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所在直线平行,或为同一条直线,或相交于一点,且交点在对称轴上;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重合的对应点,即在对称轴上的对应点除外)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知识点2 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步骤:(1)找—在原图形上找特殊点;
(2)作—作各个特殊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
(3)连—连接各对称点.
考点1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典例1 如图,若△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BB′交MN于点O,则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C=A′C′ B.BO=B′O
C.AA′⊥MN D.AB=B′C′
思路导析 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作答.
变式 [2024·南充期末]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AA′,BB′,CC′,其中BB′分别交AC,A′C′于点D,D′,下列结论:①AA′∥BB′ ②∠ADB=∠A′D′B′ ③直线l垂直平分AA′ ④直线AB与A′B′的交点不一定在直线l上.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2 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作成轴对称的图形
典例2 如图,画出△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图形△A′B′C′.
思路导析 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作图.
解:如图所示,△A′B′C′
即为所求作.
变式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成轴对称.
(1)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l;
(2)若CM⊥AB,垂足为M,试画出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
解:(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作图如图;
(2)如图所示,点M′即为所求点的位置.(共25张PPT)
4.3 角的平分线
知识点1 角的对称性
角是___________,角的_________________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注意】
角的平分线是射线,对称轴是直线.
知识点2 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步骤:(1)以点O为圆心,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角的两
边于M,N两点.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
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作.
图示:
知识点3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因为OP平分∠AOB,PD⊥OA,PE⊥OB,所以PD=PE.
角两边
【注意】
可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来说明两条线段相等.
图示:
知识点4 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_____到角两边_________的点在___________上.
几何语言:因为PD⊥OA,PE⊥OB,且PD=PE,所以点P在∠AOB
的平分线上.
内部
距离相等
角的平分线
考点1 用尺规作角平分线
典例1 [2024·青岛期末]如图,车站O位于两条公路OA,OB的交汇处,在公路OB上还有一个车站C,现要在两条公路之间修一个中转站P,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且到两个车站的距离也相等.请你在图中作出点P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思路导析 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答案.
解:如图所示,分别作线段OC的垂直平分线和∠AOB的平分线,二者的交点P即为所求.
变式 [2024·聊城期中]两个城镇A,B与两条公路ME,MF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E是东西方向公路.现电信部门需在C处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ME,MF的距离也必须相等,且在∠FME的内部,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符合条件的点C.(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所示,分别作AB的垂直平分线和∠FME的平分线,二者的交点C即为所求作.
考点2 角的对称性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典例2 [2025·聊城期末]在△ABC中,DE垂直平分AC,连接CE,CE平分∠ACB.
(1)若∠CEB=46°,求∠B的度数;
(2)若BC=4,△ABC的周长比△EBC的周长
多8,△EBC的面积为6,则三角形AEC的面
积为多少?
思路导析 (1)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23°,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CB=46°,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和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求得DE,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可求得AC,进而可求S△AEC.
解:(1)因为DE垂直平分AC,
所以EA=EC,
所以∠A=∠ACE,
因为∠BEC=46°,
所以∠A=∠ACE=46°× =23°,
因为CE平分∠ACB,
所以∠ACB=2∠ACE=46°,
所以∠B=180°-∠A-∠ACB=180°-23°-46°=111°;
(2)如图,过点E作EF⊥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因为EF⊥BC,DE⊥AC,CE为角分平线,
所以EF=DE,
因为S△EBC= ×BC·EF= ×4·EF=6,
所以EF=DE=3,
因为C△ABC=AB+AC+BC,C△EBC=EB+EC+BC=AB+BC,
且C△ABC-C△EBC=8,
所以AC=8,
所以S△AEC= AC·ED=12,
所以△AEC的面积为12.
变式 [2024·泰安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B=52°,∠C=7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
(1)求∠EAD的度数;
(2)AB=6,AC=4,DE=2,求S△ABC.
考点3 角平分线的判定
典例3 [2024·聊城期中]如图,在△ABC中,D是BC
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且∠BDE=
∠CDF.那么AD平分∠BAC吗?为什么?
思路导析 先证明△BED≌△CFD(AAS),从而得到DE=DF,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所以△BED≌△CFD(AAS),
所以DE=DF,
又因为DE⊥AB,DF⊥AC,
所以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所以AD平分∠BAC.
变式 [2025·上饶期中]如图,△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边BC,AC上,DE=DB,∠DEC=∠B.
(1)求证:AD平分∠BAC;
(2)写出AE+AB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所以△DCE≌△DFB(AAS),
所以DC=DF,
因为DF⊥AB,DC⊥AC,
所以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所以AD平分∠BAC;
所以AC=AF.
由(1)知△DCE≌△DFB,
所以CE=FB,
所以AE+AB=AE+FB+AF=AE+CE+AF=AC+AF=2AC.(共12张PPT)
4.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知识点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_____并且_____一条线段的_____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比如:直线MN_______线段AB,并且_____线段AB,我们把直线
MN叫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垂直
平分
直线
垂直于
平分
知识点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图示:
几何语言:因为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PA=PB.
线段两端
知识点3 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求作直线l上一点P到两定点A,B(A,B不在直线l上)的距离之和
最短时,可任取一点(A或B)作其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与另一点
(B或A)相连.
图示:
考点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
典例1 [2024·威海期末]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E,交AC于点D,若△ABD的周长为12,AB=5,则AC=( )
A.4
B.5
C.6
D.7
思路导析 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B,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变式1 [2024·商洛期末]如图,在△ABC中,∠A=40°,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连接CE,则∠BEC的大小为( )
A.40° B.50°
C.80° D.100°
变式2 [2024·淄博期末]如图,在△ABC中,AB=2.5,AC=6,CB=6.5,EF垂直平分AC,点P为直线EF上一动点,则△ABP周长的最小值是( )
A.8.5 B.9
C.12.5 D.15
考点2“ 将军饮马”问题
典例2 如图,要在公路MN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分别向A,B两个开发区运货.
若要求货物中转站到A,B两个开发区的距离和最小,那么货物中转站Q应建在哪里?(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思路导析 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得出答案.
解:如图所示,点Q即为所求作.
变式1 [2025·东莞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115°,
∠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个点M,N,使△AMN的周
长最小,则∠AMN+∠ANM=( )
A.110° B.120°
C.130° D.100°
变式2 如图,在△ABC中,AC=11 cm,BC=9 cm,AB的垂直平
分线交AB于点M,交AC于点N,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使P,B,
C三点构成的△PBC的周长最小,则△PBC的周长最小值为______.
20 cm(共17张PPT)
4.4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1)
知识点1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___,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_________
_________.
轴对称图形
底边的垂
直平分线
知识点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两个底角
知识点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
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重
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顶角的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
【注意】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也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4.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均为45°.
知识点4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_____.
【注意】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60°
考点1 等边对等角
典例1 [2024·菏泽期中]如图,△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C=AD=BD,∠BAC=105°,则∠C的
度数为( )
A.35° B.40°
C.45° D.50°
思路导析 根据AC=AD=BD,可知∠ADC=∠C=2∠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C的度数.
变式 [2024·郑州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DBC的度数是( )
A.30°
B.36°
C.45°
D.54°
考点2 “ 三线合一”
典例2 [2024·平凉期末]如图,点D,E在
△ABC的BC边上,AB=AC,AD=AE,
求证:BD=CE.
思路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合一”定理.过点A作AP⊥BC于点P,由“三线合一”,得点P为DE及BC的中点,再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得证.
证明:如图,过点A作AP⊥BC于点P.
因为AB=AC,
所以BP=PC;
因为AD=AE,
所以DP=PE,
所以BP-DP=PC-PE,
所以BD=CE.
变式 [2024·淄博期中]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6,面积是21,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M+DM的最小值为( )
A.6
B.7
C.8
D.9
考点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典例3 [2024·临沂期中]如图,△ABC和△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C关于AD的对称点F在BD边
上.
(1)求证:AE=CD;
(2)用等式写出线段AD,BD,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导析 (1)利用“SAS”可证△ABE≌△CBD,则可证得AE=CD;
(2)由DF和DC关于AD对称,可得DF=DC,证明AE=DF,从而可得
结论.
解:(1)证明:因为△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B=BC,BE=BD=DE,∠ABC=∠EBD=60°,
所以∠ABC-∠CBE=∠EBD-∠CBE,
所以∠ABE=∠CBD,
所以△ABE≌△CBD(SAS).
所以AE=CD;
(2)AD=DF+BD.理由如下:
因为点F,C关于AD对称,
所以DF=DC.
因为AE=CD,
所以AE=DF.
因为BD=DE,
所以AD=AE+DE=DF+BD.
变式 [2024·济南期中]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BD=CE,AD与BE相交于点F.
(1)试判断AD与B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求∠AFE的度数.(共17张PPT)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3)
知识点1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有一个角为_____的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内角可以
是底角,也可以是顶角.
60°
等腰
知识点2 含30 °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
在Rt△ABC中,∠C=90°,若∠A=30°,则BC= AB.
考点1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
典例1 [2024·威海期末]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点D为△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一点,CE=CA.
(1)求∠CDE的度数;
(2)点F在DE上,若DC=DF,
写出EF与BD相等的理由.
思路导析 (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角的和差可得∠DAB=∠DBA=30°,可得AD=BD,由“SAS”可证△ADC≌△BDC,可得∠ACD=∠BCD=45°,由外角的性质可求解;(2)连接CF,易证△CDF为等边三角形,可证明△CFE≌△CDB,即可解题.
所以△ACD≌△BCD(SAS),
所以∠ACD=∠BCD=45°,
所以∠CDE=∠CAD+∠ACD=15°+45°=60°;
(2)连接CF,
因为∠EDC=60°,DC=DF,
所以△DCF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CD=CF.
因为∠CDB=∠EDC+∠EDB=∠EDC+∠DAB+∠DBA=120°,∠CFE=∠CDF+∠DCF=120°,
所以∠CFE=∠CDB.
因为CE=CA,
变式 [2024·东营期中]如图,已知AB=AC,点D是BC的中点,AB平分∠DAE,BE⊥AE,垂足为E.
(1)求证:AD=AE;
(2)若BE∥A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考点2 含30 °角的直角三角形
典例2 [2024·济宁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点E分别在AB,AC上,BD=AE,连接BE,CD,交于点P,作EH⊥CD于点H.求证:
(1)△CAD≌△BCE;
(2)PE=2PH.
思路导析 (1)根据“SAS”证明△CAD≌△BCE即可;(2)利用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可解决.
(2)因为△CAD≌△BCE,
所以∠ACD=∠CBE,
因为∠EPH是△BPC的一个外角,
所以∠EPH=∠CBP+∠BCP=∠ACD+∠BCP=∠ACB=60°.
因为EH⊥CD,
所以∠PEH=90°-∠EPH=30°,
所以PE=2PH.
变式 [2024·泰安期中]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B的中
点,DE⊥AC于点E,EF∥AB,EF交BC于点F,AB=4 cm,则△EFC
的周长为__ cm.
9(共22张PPT)
第4章 图形的轴对称
4.1 图形的轴对称
第1课时 轴对称
知识点1 轴对称的定义
把一个平面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得到另一个与它_______图
形,图形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这条直线叫作_______.
全等的
轴对称
对称轴
【注意】
轴对称图形是一种全等变化.
知识点2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1.一个图形以某条直线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后,能够与_____
_______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_________,重合
的点叫作_______.
2.如果两个点关于一条直线_________,那么其中一个点叫作另
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另一
个图形
成轴对称
对应点
成轴对称
【注意】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但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不一定在对称轴两侧,也可能在对称轴上.
知识点3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则这两个图形_____,_______
相等,_______相等.
全等
对应角
对应边
【注意】
图形的轴对称是图形位置的变换,变换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没改变.
考点1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典例1 [2024·泰安期中]下列图形中,△A′B′C′与△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是( )
思路导析 认真观察各选项给出的图形,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直线两侧的两个图形是否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进行判断.
【方法技巧】
确定一个图形是不是另一个图形通过轴对称得到的,关键看是否存在一条直线,沿直线折叠后,两个图形能够重合.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
变式 [2024·安阳期中]下列各组图形中,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2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典例2 [2024·吉林期中]如图,这两个四边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根据图形的条件求x,y.
思路导析 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解:x=70°,y=4.
变式 如图,△ABC与△DEF关于直线MN对称,其中∠C=90°,AC=4 cm,DE=5 cm,BC=3 cm.
(1)你认为点A与点D有何关系?
(2)求∠F的度数;
(3)求△DEF的周长和面积.
解:(1)点A与点D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
(2)∠F=∠C=90°;
(3)因为△ABC与△DEF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
所以DF=AC=4 cm,EF=BC=3 cm,
所以△DEF的周长=5+3+4=12(cm).
因为∠F=90°,
所以△DEF的面积=3×4× =6(cm2).
考点3 折叠问题
典例3 [2024·泰安期末]如图,在Rt△ABC纸片中,AB=4,
AC=3,BC=5,将Rt△ABC纸片按图示方式折叠,使点A恰好落
在斜边BC上的点E处,BD为折痕,则下列四个结论:①BD平分
∠ABC ②AD=DE ③DE=EC ④△DEC的周长为4.其中正确
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②④
思路导析 根据翻折的性质可证得①②;由翻折的性质得BE=AB=4,即可得CE=1,若DE=EC=1,则DC=2,构不成三角形可判断③;由AD=DE,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判断④.
变式 [2024·日照期中]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若∠1=80°,∠2=16°,则∠A为( )
A.25° B.28°
C.32° D.36°
考点4 利用成轴对称的性质在网格中作图
典例4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的网格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例如图1中的△ABC,△DEF为格点三角形,且两个三角形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请在图2网格内画出另外两种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
思路导析 依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ABC各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
解: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作.
变式 在4×4的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在图中画出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画出4个即可)
解:如图所示,△ABC1,△DEF,△A′BC,△MBN即为所求作.(答案不唯一)(共21张PPT)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2)
知识点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ABC是等腰
三角形.
2.判定2:有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
角对等边”)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中,因为∠B=∠C,所以△ABC是等
腰三角形.
两个角
知识点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考点1 等角对等边
典例1 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点Q是OA上一点,且PQ∥OB,若PQ=2,则线段OQ的长是( )
A.1.8 B.2.5
C.3 D.2
思路导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推出∠QPO=∠QOP,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求解即可.
【拓展】
由“角平分线+平行”两个条件一定能推出“等腰”,即“角平分线、平行、等腰”任意两个作为条件,都可以推出第三个.
变式 [2024·济南期末]如图,在△ABC中,BE,CE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ED∥AC,交BC于点D,EF⊥AB于点F.若BC=35,EF=5,DE=13,则△EBD的面积为( )
A.50 B.55
C.60 D.65
考点2 等腰三角形的相关计算
典例2 [2024·滨州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点E.若F是DE上的一点,且BF=DE,求证:AD=AF.
思路导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E,则AB=AE,根据“SAS”证明△ABD≌△AEF,则可证AD=AF.
证明:因为BD平分∠ABC,
所以∠ABE=∠CBE.
因为AE∥BC,
所以∠E=∠CBE,
所以∠E=∠ABE,
所以AB=AE.
因为BF=DE,
所以BD+DF=EF+DF,即BD=EF,
变式 [2024·泰安期中]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过点O作OD⊥AC于点D,AB=7,BC=9,AC=4.
(1)求△AEF的周长;
(2)若DO=2,试求△ABC的面积.
解:(1)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所以∠OBC=∠OBE,∠OCB=∠OCF.
因为EF∥BC,
所以∠OBC=∠EOB,∠OCB=∠FOC,
所以∠EOB=∠OBE,∠FOC=∠OCF,
所以BE=OE,CF=OF,
所以EF=OE+OF=BE+CF,
所以△AEF的周长=AE+AF+EF=AE+BE+AF+CF=AB+AC=11;
考点3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
典例3 [2025·延安期中]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DE⊥AC于点E,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BD=BF,∠ABC=∠A,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思路导析 由角的互余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相等证出∠A=∠C,再由∠ABC=∠A,得出∠ABC=∠A=∠C,即可得出结论.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因为DE⊥AC,
所以∠AED=∠CEF=90°,
∠A+∠ADE=90°,∠C+∠F=90°,
因为BD=BF,
所以∠BDF=∠F,
因为∠ADE=∠BDF,
所以∠ADE=∠F,
所以∠A=∠C,
又因为∠ABC=∠A,
所以∠ABC=∠A=∠C,
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变式 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BD=BE,CD的垂直平分线MF交AC于点F,交BC于点M.
(1)求∠BDE的度数;
(2)求证:△ADF是等边三角形.(共10张PPT)
第3课时 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一个图形的一部分,以某一条直线为_______,经过轴对称能与
图形的_________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另一部分
【注意】
轴对称图形的三个条件:①一个整体图形;②一条直线——对称轴;③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知识点2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联系 (1)都沿对称轴折叠重合.
(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考点1 轴对称图形的识别
典例1 [2024·徐州]古汉字“雷”的下列四种写法,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
思路导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变式1 [中华传统文化][2024·临沂期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称美是我国古人和谐平衡思想的体现,常被用于建筑、器物、绘画、标识等作品的设计上,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变式2 [2025·上饶期中]请在下面的这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
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图
形____.
考点2 轴对称图形的设计
典例2 在下列各图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正方形涂灰,请再将其中的一个空白正方形涂灰,使涂灰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最少三种不同方法)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解:如图,共有5种方法:
变式 [2024·威海期中]如图,在4×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三个小正方形被涂灰,再将其余的小正方形涂灰一个,使四个被涂灰部分构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形.能满足条件的涂法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