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10: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月是故乡明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语文(部编版)
1 诗情画意的月——颂诗会
3 跨越山海的月——说成长
目录
2 穿越时空的月——忆童年
4 永怀柔情的月——表深情
明月诗歌知多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情画意的月——颂诗会
解标题 知文意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知作者 看背景
季羡林
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等。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读生字
巍峨 燕园 点缀
浩渺 篝火 萌动 晶莹澄澈
miǎo
风光旖旎 瑞士 莱芒湖 无垠 万顷
yǐ nǐ
zhuì
yān (燕园)
yàn (燕子)

gōu
méng
chéng chè
ruì
lái
qǐng
yín
é
yān
读课文 分段落
第1自然段
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2~4自然段
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5~6自然段
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7自然段
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穿越时空的月——忆童年
进行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到了水。
1.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数星星
点篝火
摇知了
望月游玩
3.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这些童年生活的时候,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童年生活充满趣味,快乐美好,作者回忆起来心情愉悦,十分怀念。
4.“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当时“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跨越山海的月——说成长
1.欣赏语言和修辞。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作者在世界各地看到的不同风景不同月亮。
2.季老一生阅历丰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为什么会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呢
1911 年出生在山东临清
1917~1930 年在济南求学
1930~1934年清华大学求学
1935~1946 年欧洲求学
1946 年起北京大学任教
2009 年逝世,享年98 岁。
对比,文章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永怀柔情的月——表深情
“立刻就飞回去”“永远忘不掉”直抒胸臆,表现对家乡的热切思念。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作者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故乡的月亮在他的笔下显得特别可爱。“小月亮”这称呼,凝聚的是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情。
2.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乡的月亮形容为“小月亮”?读到这个称呼,你有什么感受?
(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本文是怎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小结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呢
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这篇课文是季羡林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写的,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语言平实质朴,引经据典,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的天真,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一些思乡的古诗,跟家人同学分享交流。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