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课标要求]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2.依据
(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签订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塞尔维亚、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重点精讲]
说“一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依据有哪些?
(1)从战争的起因看,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从战争的进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露骨地显示了一战的侵略性质。
(3)从战争的结局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归纳总结]
分析战争的性质应从战争的全局着手。无论从起因、作战双方的目标,还是从战争的酝酿过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场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深化探究]
材料 右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
思考
(1)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2)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实际上这是怎样的战争?
(3)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一类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
宣战消息发表后,
(2)德国士兵认识不到战争的非正义性质,以为这是一场保卫民族、
德国士兵热烈欢呼
保卫祖国的战争。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3)要人民充当炮灰或造成人民支持战争的印象。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衰退
(1)经济危机:因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2)政治危机
①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②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重点精讲]
欧洲自身实力削弱的表现有哪些?
(1)经济上,一战使欧洲各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不断减弱,英法都从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战后的债务国。
(2)政治上,各国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政局动荡。特别是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强烈地震撼着世界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心。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严重削弱了欧洲国家对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特别是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已使英国的殖民统治开始瓦解。
(4)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重创,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2.美日崛起
(1)对美国
①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占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8.5%。
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2)对日本
①一战使日本获得了扩张的良机:它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
②一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的良机:日本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并加紧向英、法等国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海运业因战争迅速膨胀;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教材互补]
战争中,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日本在战争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岳麓版)
3.民族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战后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4.国际联盟:战后出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深化探究]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思考
(1)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主要趋势?
(2)大战对传统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一战后的哪些重大事件可以体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趋势?
答案 (1)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世界各国都卷入了世界战争的漩涡。主要趋势:人类社会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2)大战使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主要原因:大战使德、奥崩溃,英法遭重创,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美日等国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
(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国际联盟成立;十月革命影响下的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1)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
(2)促成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2.催化新技术发展
(1)军用飞机和汽车为人们所关注。
(2)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3)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3.改变政府机构职能
(1)改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2)表现
①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
②负责分配政府定单等。
③控制原材料的供应。
④垄断对外贸易。
4.改变人们思想观念
(1)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运动高涨,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2)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重点精讲]
一战客观上带来的积极影响。
(1)战争促进了军事科技的发展,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发展。
(2)一些欧洲国家基本按本民族自决的方式建立了新的民族国家,如波兰复国、匈牙利、奥地利分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
(3)英法老牌国家赢得了战争,输掉了优势。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4)战争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深化探究]
材料 对于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请阅读下面几位同学关于一战的一些言论,回答问题:
十分厌恶战争,觉得战争十分的残酷无情,给许多无辜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威胁着人类生存。——张妮
战争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它使多数人都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它的结局……无疑是人们自制的最大灾难。——吕卫
思考
材料中的两位同学主要从哪一角度对战争进行了评述?此外,一战还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角度: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和创伤。
影响: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观念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长达四年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掠夺殖民地和压迫其他民族的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对交战双方来说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首先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其次大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迅速崛起,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再次战争又在客观上推动了新科技的发展,大战导致的惨重伤亡和破坏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导致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1.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
A.美洲
B.欧洲
C.德国
D.英国
答案 B
解析 一战使欧洲交战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国际地位受到严重破坏,一时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美国经济崛起的史实不符,C、D两项不具有“整体性”,故不能整体称为“西方”。
2.战争给法国带来沉重的苦难,孩子们在垃圾中寻找能吃的东西,有人只能居住在旧果皮箱里。在战争最为激烈的德法边境,村庄和城镇全部化为灰烬。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作为西线的主要战场长期遭受战争的打击和破坏
B.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
C.德国武器先进
D.法国武器落后
答案 A
解析 A、B、C、D四项都是其原因之一;但符合题干“主要原因”之意的是A项,因为是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3.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 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
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日本趁机强占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战争期间,美日之间的矛盾虽然有所激化,但日本还不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同美国争夺的实力。因此,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4.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列强控制的放松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一战期间,亚、非、拉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力量,故C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直接原因,B项属于外因,D项属于有利条件。
[历史纵横]
点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和战争造成的灾难都是史无前例的。
[资料回放]
点拨 《极端的年代》引文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世界上众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卷入战争,广大人民深受其害。
[学思之窗]
提示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受战争的打击最重,损失最大。战争使俄国的各种矛盾激化,引起革命。
[学习延伸]
提示 1.通过参考有关书籍和查阅网络资料,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这一问题允许发表不同看法,但一般的看法是:观点不正确。可从战争的原因、战争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美国在一战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成为欧洲最大的债主
C.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D.掌握了世界霸权
答案 D
解析 美国掌握世界霸权有一个过程,一战只是增强了它对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事务的影响力。
2.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
000万人受伤,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
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这从本质上表明( )
A.战争就是人类的灾难
B.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C.战争使人类渴望和平
D.战争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答案 A
解析 大量人员的死、伤、残疾是沉重的灾难,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3.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传播了社会主义的观念
D.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答案 B
解析 印度支那是法国的殖民地,“唤起了独立的意识”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世界,其表现有( )
①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②美、日两国崛起 ③欧洲诞生了一些新兴独立国家 ④亚、非、拉掀起了新的民族独立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新世界是战争期间或战后刚刚出现的事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美、日两国利用战争经济崛起,随着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的垮台,波兰等一批民族独立国家诞生,同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走向高涨。
5.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记道:“在工人中间,存在着……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这说明( )
A.西欧的相对衰落
B.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
C.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彻底过时
答案 C
解析 抓住关键词“1919年”“愤怒”“反抗”,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精神方面的失落。A、B两项不属于精神方面,D项不符合史实。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 B
解析 德国发展化工技术虽然是在战争的推动下出现的,但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社会的需要。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
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 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战争的后果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一战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 (1)战争使疾病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战争带来了饥荒和贫困;战争使欧洲国家社会矛盾激化,出现政治危机。
(2)一战促使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局面。
解析 第(1)题注意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各国伤亡人数;材料二中的“物价上涨”“暴动”“被捕入狱”进行总结。第(2)题注意材料中“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及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提示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
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史实,你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 (1)特点: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2)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德奥分崩离析,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的国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3)战争的灾难让人们懂得和平的珍贵。(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