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学案
[课标要求]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3\\新建文件夹\\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1.公元前384年,出生在希腊北方的小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少年时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__________素养。
2.17岁时,为了寻求智慧,到雅典的________________学园学习,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显示出超凡的才华。
3.__________逝世后,离开学园来到阿塔尔尼亚城。
4.公元前343年,被马其顿国王________________聘请为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并创办“__________”学园。
二、亚里士多德的事迹
1.追求真理的楷模
(1)在阿卡德米学园学习期间,对老师柏拉图十分敬重,但并不________。
(2)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他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他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______________的真实性。他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在哲学领域,他确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学的________________。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13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2)在生物学领域,他对500多种动植物进行了________,至少对50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在物理学领域,他在《__________》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在逻辑学领域,他的由大前提、__________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3.成绩卓著的教师
(1)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
(2)他的全部或几乎全部现存著作,是他主持“吕克昂”学园时期写成的。
(3)在学园,他讲授“________________”: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________和中间。在他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3\\新建文件夹\\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北方小驹
1.御医之家的出身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不包括( )
A.使其有机会出入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
B.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C.使其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
D.为其将来的从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知识点二 博学家
3.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 ②从哲学角度回答了人的本质
③对许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
④提出的所有观点至今都被尊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现在,许多学科的最早起源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这是由于亚里士多德( )
A.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
B.最早进行学科分类
C.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用分类研究方法
D.在哲学研究中大量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5.“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 )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知识点三 教师生涯
6.关于亚里士多德从教生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曾教授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7.亚里士多德经常在吕克昂学园讲授他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他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包括( )
①过度
②不及
③合适
④中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中国古代有类似思想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3\\新建文件夹\\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3\\新建文件夹\\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21.TIF"
\
MERGEFORMAT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辩论的浮雕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17岁时,就被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送到当时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看重,被誉为“学园的头脑”。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学园的头脑”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柏拉图“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
(3)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前38
( http: / / www.21cnjy.com )4~前322年)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斯塔吉拉 生理学
2.阿卡德米
3.柏拉图
4.腓力二世 吕克昂
二、1.(1)盲从 (2)现实世界
2.(1)研究对象 (2)分类 (3)物理学 (4)小前提
3.(3)中庸之道 不及
对点训练
1.D [A、B、C符合史实,D错误在于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不是政治家。]
2.A [注意题干中的“他”指的是亚里士多德。C、D两项与他无关;B项体现不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正确选项是A。]
3.A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许多观点已被否定。因此,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4.B [分类研究是亚里士多德常用的研究方法,正是在分类研究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划分出了许多新的学科,后世一直沿用。]
5.D [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将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题干中的材料正符合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6.B [吕克昂学园不是在马其顿而是在雅典城。]
7.A
8.B [孔子提出中庸思想,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这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相类似。]
综合运用
9.(1)因为亚里士多德勤于思考,努力读书,在学业上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2)因为亚里士多德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在许多领域与柏拉图的思想不一致。
(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非常敬重,但在科学上并不盲从,把真理看得高于一切。以“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为准则。
解析 第(1)问解答时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材料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要从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思想的态度上分析、归纳;第(3)问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反映的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言论等方面概括、归纳。
10.(1)柏拉图。
(2)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他还认为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不符合实际。
(3)态度: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解析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尊敬的人”,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是柏拉图;第(2)问可从教材中概括归纳出来;第(3)问要联系材料和教材回答。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
提示 例一不正确。这些三段论都犯了“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念”错误。如例一中,第一个人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是非集合概念,即大前提和小前提间没有中间项。例二正确,因为大前提是否定的,小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
2.请参考本书孔子一课中有关“中庸”的论述,试着比较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提示 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对两极。异: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仅是出于礼法的需要,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而孔子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认两端。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提示 在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从师于柏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研究遍及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领域,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作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兴建讲习所——“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以史实说明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提示 (1)亚里士多德继承又突破了柏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图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2)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13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3)生物学领域,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4)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5)在逻辑学上,他的成就至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6)兴建起自己的讲习所,被称为“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在此讲学著书。
(7)提出了“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二、学习延伸
1.搜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名言,就其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议论,写成一篇小短文。
提示 短文写作要观点明确,持之有据。
2.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亚里士多德这三句话体现了他对知识、人与政治的理解。人应该以政治为己任,但人必须理性地实施政治,而达到这样一个层次必须把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