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广益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测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观察图中的汽车商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3.如图,直线,,,则等于( )
A. B. C. D.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7,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  )
A.12 B.11 C.8 D.3
5.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图中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6.如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将正方形纸片三次对折后,沿图中AB线剪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8.如图,将个长、宽分别为,的长方形摆成一个大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是( )
A. B.
C. D.
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在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
②的三边长分别为,若,则;
③在中,若,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④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规定:对于任意实数x,通常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π]=3,[2]=2,[-2.1]=-3给出下列结论:①[-x]=-x:②若[x]=n,则x的取值范围是n≤x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11.计算: .
12.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1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等于 .
14.经测量,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通常和人的年龄有关.如果用x表示一个人的年龄,用y表示正常情况下这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那么.今年上七年级的小虎12岁,据此表达式计算,他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的最高心跳次数约是 (取整数).
15.如图 1 是我们常用的折叠式小刀,图 2 中刀柄外形是一个矩形挖去一个小半圆,其中刀片的两条边缘线可看成两条平行的线段,转动刀片时会形成如图 2 所示的∠1 与∠2 ,则∠1 与∠2 的度数和是 度.
1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了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的红球和黑球, 如果口袋中有8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那么口袋中黑球的个数为 .
17.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和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18.定义:对于任意一个三位自然数,若满足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那么称这个三位数为“向上数”;对于任意一个三位自然数,若满足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小,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那么称这个三位数为“向下数”.将“向上数”的倍记为,“向下数”的倍记为,若是整数,则称每对,为“七上八下数对”.在所有“七上八下数对”中,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
19.计算:
(1);
(2);
(3).
20.计算:
(1);
(2);
(3).
21.阅读理解,补全证明过程及推理依据.
已知:如图,点E在直线DF上,点B在直线AC上,∠1=∠2,∠3=∠4.
求证∠A=∠F
证明:∵∠1=∠2(已知)
∠2=∠DGF(   )
∴∠1=∠DGF(等量代换)
∴   ∥   (   )
∴∠3+∠   =180°(   )
又∵∠3=∠4(已知)
∴∠4+∠C=180°(等量代换)
∴   ∥   (   )
∴∠A=∠F(   )
22.(1)已知,,求,的值;
(2)阅读材料:
若x满足,试求的值.
解:设,,则,
且.
因为,
所以,
即的值为508.
根据材料,请你解答下题:
若x满足,试求的值.
23.尺规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
(1)如图,请作一个角与已知角相等的角;
(2)已知:如图,,
求作:在内部作点P,使,且点P到射线和射线的距离相等.
24.如图,在等腰中,,点F在边上,延长交于点E,,.
(1)试说明:;
(2)若,,求的度数.
25.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校即将举办“学党史·颂党恩”的主题活动.学校拟定了A.党史知识比赛;B.视频征集比赛;C.歌曲合唱比赛;D.诗歌创作比赛四种活动方案,为了解学生对活动方案的喜爱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进行调查(每人必选且只能选择一种方案),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扇形统计图中,的值是 ;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估计全校名学生中选择方案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若从被调查的学生中任意采访一名学生甲,发现他选择的是方案C,那么再采访另一名学生乙时,他的选择也是方案C的概率是多少?
26.如图,在 中,,.
(1)如图1,在边上找一点E,连接,使得,过点B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G,延长,交于点D.若,求的长度;
(2)如图2,在内部找一点E,连接,将绕点E旋转至,交于点O,使得,连接,取的中点D,连接,,.请写出线段和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解:.,原计算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原计算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原计算错误,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C
由图可得轴对称图形为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第五个
故选C
3.A
解:如图,
∵,,
∴,
∴,
∵直线,
∴.
故选:A.
4.C
∵7﹣4=3,7+4=11,
∴3<第三边<11,
∴只有C中的8满足.
故选C.
5.B
解:由题意得:
刚开始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则速度从0开始增加,
然后再匀速行驶,则此段时间速度不再增加,
汽车到达下一车站,则速度匀速减少到0,
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则速度从0开始增加到一定速度后不在增加,
故选B.
6.D
解:∵,
∴,
即,且,
∴,
∴,,.
故选:D
7.A
找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上述顺序折叠、裁剪,然后展开后得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故选A.
8.D
解:∵总体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则面积为,
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则面积为,
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又∵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个长方形的面积,
∴.
故选:D.
9.C
解:①中,已知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条边长为或,故原说法是错误的;
②的三边长分别为,若,则,故原说法是错误的;
③中,若,此时,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故原说法是正确的;
④若三角形的三边比为,则设三边为,∵,∴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原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C.
10.B
解:∵[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当[x]=n时,n≤x,∴①不一定正确;
若[x]=n,则x的取值范围是n≤x<n+1,故②是正确的;
当 1<x<0时,[1+x]+[1 x]=0+1=1,
当x=0时,[1+x]+[1 x]=1+1=2,
当0<x<1时,[1+x]+[1 x]=1+0=1,综上③是正确的;
由题意,得0≤x [x]<1,
4x 2[x]+5=0,
2x [x]+2.5=0,
x [x]= x 2.5,
∴0≤ x 2.5<1,
∴ 3.5<x≤ 2.5.
当 3.5<x< 3时,方程变形为4x 2×( 4)+5=0,
解得x= 3.25;
当 3≤x≤ 2.5时,方程变形为4x 2×( 3)+5=0,
解得x= 2.75;
所以 3.25与 2.75都是方程4x 2[x]+5=0的解.故④是错误的.
故选:B.
11.7
解:

故答案为:7.
1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故答案为:.
13.
解:∵,
∴三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设这个三角形中最短边上的高为h,
则,
解得
故答案为:.
14.166
把代入
得,,
故答案为:166.
15.90.
如图2,AB∥CD,∠AEC=90°,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EF∥CD,则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AEF,∠2=∠CEF,所以∠1+∠2=∠AEC=90°
如图2,AB∥CD,∠AEC=90°, 作EF∥AB,则EF∥CD, 所以∠1=∠AEF,∠2=∠CEF,
所以∠1+∠2=∠AEF+∠CEF=∠AEC=90°
16.32
∵口袋中有8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口袋中黑球的个数为32个.
故答案为:32.
17.
解:点Q关于的对称点,连接,如图所示:
∵平分,
∴点在直线上,,
∴,
∴当,点P为与的交点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在中,,
∴,
∴,即,
∴,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8.
解:设“向上数”的百位数字为,则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
“向下数”的百位数字为,则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
∴,,∴,,
∴,
∵是整数,
∴是整数,设,
即,
∵,,是偶数,
∴一定是偶数,
,当的值最大时,的值最大,
当时,,此时,
∴;
当时,,此时,
∴;
当时,,此时,
∴;
当时,,此时,
∴;
当时,,此时,
∴;
当时,,此时,
∴;
综上,的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
19.(1)
(2)
(3)7
(1)

(2)

(3)

20.(1)
(2)
(3)
(1)解:
(2)解:
(3)解:
21.对顶角相等;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
∠2=∠DGF(对顶角相等)
∴∠1=∠DGF( 等量代换 )
∴B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3=∠4(已知)
∴∠4+∠C=180°
∴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2.(1),;(2)2022
(1)∵




∴;

∴;
(2)设,







∴.
23.(1)见解析
(2)见解析
(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如图,点P即为所求.
24.(1)见解析
(2)
(1)∵,
∴,
即,
在和中,

∴;
(2)∵,,
∴,
∵,

∵,
∴,
∴.
25.(1)30%,统计图见解析;(2)200人;(3)
(1)由扇形统计图得方案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为,总人数为200,
方案人数(人),
则方案学生的人数为(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
故答案为30,补充图如上.
(2)选择方案的学生有20人,占总人数的,
全校名学生中选择方案的学生大约有人;
(3)每一个人选择方案的概率为,则乙选择也是方案C的概率为.
26.(1)6
(2),理由见解析
(1)解:∵,
∴,
∵,
∴,
在中,
∵,,
∴,
在和中

∴;
(2)如图所示,延长到G,使,连,
∵D为的中点,
∴,
在和中
∴,
∴,
∵,
∴,,
由旋转知:,
∴在和中,
∴,
∴,
∴,
∵,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