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本质是(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等级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2.《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3.在中国历史上,孔了一再被“神化”,而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抓住保守的一面,进而被“鬼化”。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 )
A.“仁者爱人”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5.“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君轻民贵”,实行仁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教学方法是(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7.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
B、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
8.《论语 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
)
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面对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我们应抱何种态度?
10.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简要阐述它们的相互关系?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4.C.5.C.6.C.
7.
D.8.
B.
二、非选择题
9.(1)礼、仁、中庸之道。(2)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宝贵的遗产。(3)原因:受汉唐文化的影响。启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0.
(1)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论语》。
(2)核心内容:仁、礼、中庸。
关系:仁与礼要结合起来,仁要有礼的约束,礼要体现仁的精神,用中庸之道才能将仁与礼和谐统一起来。
(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