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少年学礼
(1)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2)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始收徒讲学。
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
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
[关键点拨]
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
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教材互补]
孔子30岁左右时……收徒授业,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岳麓版)
深化探究
材料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3.TIF"
\
MERGEFORMATINET
图一 孔子周游列国 图二 孔子不仕,退修诗书
思考 (1)图一中,孔子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图二中孔子的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3)孔子周游列国和晚年献身文教体现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答案 (1)宣传自己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主张。
(2)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是孔子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使中国古典文化传
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3)实现传承礼乐文化、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时期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内容
(1)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重点精讲]
孔子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孔子的“礼”中,主张长幼有序,有助于中国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
(2)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体现了一种民本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3)孔子中庸思想中,主张“和而不同”,主张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积极意义。
[重点精讲]
对中庸思想的认识
“中庸”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
深化探究
材料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观点中不支持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特性。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
(3)孔子观念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答案 (1)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2)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3)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3.教学方法:(1)注重因材施教。(2)注重言传身教。
4.编修典籍:编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弟子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特别关注]
孔子作为教育家,打破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局面,使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原则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孔子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四、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
(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2.对世界
(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重点精讲]
对孔子思想的综合评价
(1)积极
①“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②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有很大价值。
③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学思想有关。
(2)消极:它的主要学说都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对人民的思想、科学的发展等,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方法点拨]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要懂得尊重、珍惜、保护我国古代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次,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最后,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化,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思考 (1)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在评价孔子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 (1)开创私学;有教无类;提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法,一分为二的辩证法。
材料二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本学者儿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思考 综合材料,探究“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答案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1.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 )
A.热衷于从事政治
B.专门研读六艺
C.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
D.成为靠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
答案 C
解析 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从此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
2.《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孔子体贴他人,注重调整人际关系,通过体察民情稳定社会秩序。孔子强调“礼”,维护等级秩序,A、B、D项与此相反。
3.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 )
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材料“过犹不及”可以判定是“中庸”的思想。
4.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4.TIF"
\
MERGEFORMATINET
“孔子奖”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能力。本题漫画表明孔子在教学中提倡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马来西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
B.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答案 D
解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广泛,逐渐扩展到全世界。材料的描述表明孔子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典型的教师形象,被广泛接受。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资料回放]
提示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在少年时就立志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为周文王所制定,故孔子的话体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
[学思之窗]
1.提示 儒最初是指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使儒承担起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的含义。
2.提示 孔子认为“礼”与“仁”是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孔子对百姓的关心与呵护。但孔子的“仁”尽管适用于所有的人,但主张“亲亲为大”,为维护“亲者”的形象而犯法具有局限性。
3.提示 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的人,做一个谋求仁和礼的人。在今天看来大部分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对贫贱、义与利的观点具有消极影响。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A.TIF"
\
MERGEFORMATINET
[基础达标]
1.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这主要是由于( )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的政治影响力
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诸侯国争霸的需要
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
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
答案 B
解析 各诸侯国之所以未采用孔子的政治主张,并非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关键是春秋各国连年战争,而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要。
2.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抓住保守的一面,进而被“鬼化”。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 )
A.仁者爱人
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孔子思想的积极性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限性。其中“克己复礼”的思想要求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实质是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的斗争,带有保守性。
3.“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而知新
D.三人行必有我师
答案 B
解析 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有教无类的含义,故选B。
4.在某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C.“当仁不让于师”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 C
解析 A项体现的是“有教无类”;B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D项体现的是学习上的诚实。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辩论,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体现的是“当仁不让于师”的主张。
5.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 )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依法治国是法家观点,排除②,故不选A、B;轻徭薄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故选C。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材料二 下图是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5.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糅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1)礼、仁、中庸之道。
(2)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3)启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阅读下列材料: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请回答:
(1)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家文化?
答案 (1)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主要目的: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影响。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并把它发扬光大。
解析 (1)的“内容”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即可,“目的”要结合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2)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是对人的人生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