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习题
一、填空题
1、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__。
2、当今世界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一些疾病也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离不开_________的发展。
二、选择题
1、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命现象 B、生物的活动规律
C、一切生物的组成 D、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
2生物学知识是( )
A、本来就有的 B、人们猜想的
C、来源于课本 D、在生产生活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
3、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
A、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B、现在利用的煤、石油 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
C、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
D、A、B、C、都是
4、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 )
①奶制品 ②肉类 ③棉纱 ④水泥 ⑤毛皮 ⑥木材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 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5、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海水淡化 B、环境污染 C、人口剧增 D、粮食短缺
6、获2000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 )
A、人类基因组测序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技术 D、克隆技术
7、今日的地球, 森林正在减少; 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浊地在缩小;大气中, 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 _____ 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A、 地理 B、 生物 C、 物理 D、 化学
三、简答题
1、简述生物学与生活中的那些产业有密切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袁隆平
2、人口剧增 资源匮乏 能源危机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 生物学
二、 选择题
1、D 2、D 3、D 4、D 5、A 6、B 7、B
三、简答题
1、生物学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有密切关系。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重点)。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如:克隆,试管婴儿,纳米技术等。
2、教师准备
(1)剪辑2001年首届最高科学技术颁奖仪式的录像带及相关资料。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录像,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本节课主要是从3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限时3 min)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好处?②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③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一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①生物学是科学,②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肉、蛋、谷类等);住房的材料(木材等)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木材),打的防疫针用的针剂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学生4人一组,联系我们生活实际,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等方面来讨论人类与生物学的关系。
教师提示学生,先对衣、食、住、行等方面例子进行分类,然后归纳出这几个方面主要与哪类生物有关。同时教师就衣这方面,指导学生讨论衣服的布料是由什么制成(皮衣、毛衣、棉衣等)。
(三)当今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有关“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通过对(二)(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出示课件,展现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①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②克隆羊。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克隆人于世间有什么优、缺点?
教师出示小资料:
资料1:《生物工程药品》目前已上市的生物工程、药品,一般分为重组蛋白质药品、重组疫苗、诊断或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三大类,其中重要的生物工程药品有:干扰素(用于广谱抗病毒)、白细胞介素—2(用于免疫调节,治疗恶性肿瘤)、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生长不良、肾功能不全)、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凝血因子Ⅸ(用于治疗血友病)、人促红细胞生长素(用于治疗贫血)、重组人DNA酶(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变性)和乙型肝炎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等。
资料2:《生物治疗》利用天然物质治疗人类的疾病或达到某种医疗效果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了DNA重组技术以来,生物治疗获得了快速发展。
生物治疗包括细胞素治疗、抗细胞素治疗、免疫保护治疗、毒素导向治疗、基因转录因子作为药物治疗、克隆抗体治疗等9个方面。与传统的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等相比,生物治疗有许多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如毒性小、副作用小;生产投资少,产值高,周期短,见效快;可治疗疑难杂症;开发生物治疗制剂的风险性比化学合成药物小得多等优点。
同学间充分讨论,领悟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对悟性高的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
三、课上思考
如果你真的成了一名生物学家,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对此问题的回答尽量多肯定,多鼓励)
作业
搜集生物学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制一份手抄报。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讨论、归纳来学习、探讨新知识。在本节课上,录像带和光盘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课件11张PPT。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本节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阅读P15《袁隆平和杂交水稻》(限时3 min),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好处?
②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
③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一)生物学 :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一、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生物学是科学;②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
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
住房的材料:木材
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的生物
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 联系我们生活实际,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等方面来讨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诊断疾病生产食品喷灌农作物保护濒危动物生物学二、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世界面临的问题人口剧增
资源匮乏
环境污染
疾病威胁
……生物学人口剧增20% ,35年
口服避孕药--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物学--计划生育
3%~10.5%
遗传病--家系分析--指导和劝告—基因治疗资源匮乏35%
太阳能—光合作用
单细胞藻类—原油环境污染降解有机物
无毒杀虫—抗虫棉
生物固氮—根瘤菌1、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资源匮乏 B、环境污染
C、粮食短缺 D、导弹发射
2、(1)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2)生物学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的防治问题,却不能解决能源危机。
(3)袁隆平认为,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不可能的。课件15张PPT。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
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
住房的材料:木材
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的生物
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世界面临的五危机人口剧增
能源危机
资源匮乏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物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并不断取得新进展。生物学对农业、医药、卫生等方面也产生起来越大的影响。袁隆平和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好处?
我们应该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生物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蝙蝠与雷达转基因技术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基因从一种生物当中分离出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克隆羊 多利普通鱼转基因鱼
普通西红柿转基因西红柿第一个试管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