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学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学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1:0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公元前______年,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2.孔子15岁立志学习________,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3.孔子30岁时,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________________。
4.五十多岁时,鲁国国君任命孔子为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后来他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孔子试图加强君权、削弱________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此后,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没有被采纳。
5.孔子从68岁时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________》,献身于__________________事业。
二、孔子的主要贡献
1.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①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违背________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②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道义,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核心内容
①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礼”作为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主张“________________”,匡正社会秩序。
②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中庸:中庸思想。认为“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犹不及”,恰到好处才是中庸,达到这种恰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认为孤立的、单一的因素不能构成完善的事物,只有多种因素,特别是________因素的统一与和谐才形成完美的事物。
2.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开创私学。
(2)关于教育目标:①起初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们“________”。②后来他提高了教育的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
(3)关于教育内容:①起初为使学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主要教授《诗》《______》《礼》《乐》。②后来,为使学生成为“君子”,还教学生“________”和治国的本领。
(4)关于教育方法:注重________________,还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
3.孔子的其他贡献:孔子整理编撰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使中国古典________________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三、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
(1)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________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标、________________、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2
000多年。他改变了以往________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________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2.对世界
(1)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________、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2)________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孔子55岁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0多年,主要是为了(  )
A.传播礼乐文化
B.实现其政治理想
C.了解各诸侯国的国情
D.联系他国攻打鲁国
2.右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当时孔子的主张为什么没能被诸侯国采纳(  )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3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35A.TIF"
\
MERGEFORMAT
A.孔子的思想太落后,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孔子低贱,人微言轻
C.孔子思想太深奥,人们无法理解和接受
D.孔子思想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
知识点二 开创儒家思想
3.《论语·颜渊第十二》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B.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C.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D.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4.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  )
A.礼
B.仁
C.中庸
D.“君子”
5.有一次子贡问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  )
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
知识点三 古代大教育家
6.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  )
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司马迁
7.孔子的学生冉有胆小怕事,遇事畏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上主张(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知识点四 对后世的影响
8.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在《中国焦点2006》评出的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了后世教育
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16.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教育奖”,主要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的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17.TIF"
\
MERGEFORMAT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子文化节开幕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2.1\\新建文件夹\\18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18A.TIF"
\
MERGEFORMAT
  
孔庙  
 孔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孔子教育奖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中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551
2.礼乐
3.收徒讲学
4.中都宰 大夫
5.春秋 文化教育
二、1.(1)①周礼 ②人际关系 (2)①立国立身 克己复礼 ③和而不同 对立
2.(2)①成人 (3)①书 ②政事 (4)因材施教
3.文化传统
三、1.(1)理论 (2)教育内容 贵族 私学
2.(1)朝鲜 (2)明清
对点训练
1.B
2.D [孔子主张“仁”,以德和礼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社会和国家,不适合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诸侯争霸的时代要求。只有在太平时期,孔子的思想才能显示出其作用。]
3.D [从题干中的材料来看,孔子强调的是要建立一种秩序,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和秩序要有贵贱之分。]
4.B [因为“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材料所体现的是孔子对“仁”的实践。]
5.B [从题干材料“过犹不及”可以判定是“中庸”的思想。]
6.B [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仲尼”“杏坛”即可得出结论。选B。]
7.C
8.D [A项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B项较为笼统;C项属于教育,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概括全面,比较准确。]
综合运用
9.(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中国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宝贵的遗产。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以仁、礼、中庸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的基础,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3)因为孔子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解析 材料一说明了孔子“有教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教育主张,再结合当时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分析其作用即可。第(2)问要注意“万世师表”不仅是因为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还应包括其在哲学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第(3)问主要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作答。
10.(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三孔”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贵贱有序”、“为政以德”。
(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供汲取的养分。
解析 第(1)题应注意结合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反映的信息综合归纳分析;第(2)题据材料的关键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德”来归纳;第(3)题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思想精华”。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结合课文仔细分析,到孔子时代,儒的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儒最初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使儒承担起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的含义。
2.通过以上言行,说说你对孔子的“仁”“礼”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提示 孔子认为“礼”与“仁”是密不可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孔子对百姓的关心与呵护。但孔子的“仁”尽管适用于所有的人,但主张“亲亲为大”,为维护“亲者”的形象而犯法具有局限性。
3.这些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想一想,这样的君子人格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价值追求?今天看来,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
提示 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谋求仁和礼的人。在今天看来大部分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对贫贱、义与利的观点具有消极影响。
[资料回放]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
提示 孔子在少年时就立志以传承礼乐文化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任,而“礼乐”为周文王所制定,故孔子的话体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提示 传承礼乐文化,恢复周礼。
2.总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提示 仁、礼和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
3.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 “有教无类”、培养仁人君子、因材施教等。
二、学习延伸
1.(1)结合孔子的思想体系,分析他到底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守派,还是个改革派?你怎么评价孔子?(2)看一本有关孔子的书,说说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还有哪些?举一些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习惯或思想是受孔子影响的?
提示 (1)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无论同意哪种观点,都必须持之有据;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评价孔子。(2)结合阅读的实际情况回答。
2.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可以查阅资料,举行一个小辩论会,辩一辩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
提示 注意运用科学史观评价孔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