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件 (2)(共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件 (2)(共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2: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课程标准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内容解读
1.认识柏拉图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2.柏拉图与孔子思想比较。 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1.政治活动
(1)背景:出生于 的一个贵族家庭,为其提供最理想的教育环境。 战争的惨败,充分暴露出雅典 的弊端。
(2)活动:青年时代便关注希腊城邦局势的发展,伯罗奔尼撒战争惨败后,恢复民主制的雅典新政权对 处以极刑,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希腊雅典伯罗奔尼撒民主政治苏格拉底2.思想形成
(1)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研究 。
(2)其著述以 为主。
(3)游历地中海沿岸诸国,考察各地制度风俗,接触各地学者,成为知名的哲学家。哲学对话录二、理念论和理想国
1.理念论
(1)内容:世界由理念构成的 和由个别事物构成的 组成。
(2)实质: 先于 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是一种本末倒置的 。理性世界感觉世界理念物质唯心论2.理想国
(1)理论:理想国家由 、 、生产者组成,国家统治者应该由“ ”来担任。
(2)实践:找到“哲学王”的雏形—— 。
(3)评价: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空想,而是针对政体弊端提出的,有一定社会基础。虽然“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 ,但给后人以启发。
名师点拨:柏拉图对理想国的设计因不符合现实政治的需要而遭到失败。护国者卫国者哲学王阿启泰乌托邦三、柏拉图学园
1.柏拉图学园概况
(1)建立地点: 。
(2)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希腊各城邦的 ,男、女生平等对待;学生不交纳学费,但须具有初级的 知识。
(3)课程设置:开设有算术、几何、 等。
(4)教学方法:老师采用 教学,学生不必恭恭敬敬、惟命是从,可以 问题。阿卡德米上层社会数理天文学对话形式自由讨论2.柏拉图学园地位
(1) 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
(2)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 、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培养了 等许多著名学者。
名师点拨: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重视自然科学,提倡轻松的对话式教学。柏拉图学园知识传授亚里士多德四、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1.是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受到人们的崇敬。
2.他的思想在世界 和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政治拓展1
阅读材料:
材料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
——柏拉图
柏拉图口中所说的“三种人”分别是谁?其目标是什么?
答案 “三种人”是指统治者、军人和平民。目标:三种人各自恪守职责。拓展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
——《论语》
材料二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
——柏拉图
孔子和柏拉图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社会?两人的共性是什么?
答案 孔子主张建立礼与仁相结合的有差别又有温情的社会;柏拉图主张建立一个正义的理想国。共性:都主张建立一种和谐有序和稳定的社会。拓展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着……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材料二 “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曼诺篇》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答案 (1)柏拉图的理念论。
(2)学习就是回忆。【角度1】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如何构成的?
  柏拉图的思想 提示【角度2】评述柏拉图思想的历史意义。
提示 (1)他的政治思想对于西方人具有强烈的影响。
(2)他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他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还被继承。
(4)他创办的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 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 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 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 就永远不得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请回答: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和政治家之间有何关系?他这样认为的目 的是什么?答案 关系:政治家应首先是哲学家,即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目的:建立理想国。【角度1】柏拉图为何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
提示 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的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的知识,最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柏拉图与孔子思想比较 【角度2】柏拉图的“哲学王”的主张与孔子内圣外王的儒家理论有何异同?
提示 两人所强调的理论,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设计出了一种理想君主(统治者)的标准。但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从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而孔子则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两者的理论主张都影响深远,但在历史进程中也都没有完整意义地实现过。2.柏拉图的《国家篇》对后世思想影响深远。
你认为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有合理之处吗?
答案 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但有其合理之处,如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统治者应该有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特别提醒
柏拉图理念论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思之窗
有人曾将柏拉图与孔子作比较。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能否在一个或几个侧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答案提示 (1)相同:①时代大体相同,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流的地位。②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属于当时当地公认的优秀文化成果,大体上都是集哲学、政论、伦理、道德于一体的著作。③二者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家。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④都影响了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不同: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答案提示 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是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若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2.说明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地位。
答案提示 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培养出许多著名学者,推动了欧洲科学事业的发展。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你认为这些话有道理吗?与同学议论一下。答案提示 主张哲学家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是正确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柏拉图主张“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可有两种观点:如果认同柏拉图对人类知识分层的观点,哲学家应该属于最高层次,那么题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唯物史观角度说,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如果哲学家成为王就没有了阶级斗争及利益的争夺,就现实而言是不可能的。2.探究活动:为什么说柏拉图由“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空想?
答案提示 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是从小到大一系列的培养过程,是哲学上的假设,是无法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柏拉图幻想中的哲学王统治,没有阶级斗争、利益纷争,就现实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空想。3.阅读与思考:阅读上述内容后,对艺术的社会作用,你有何见解?
答案提示 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展示社会情感、解剖精神世界、传播各类知识;艺术又应该是政治的工具,应该为社会服务,它干预现实生活,评价善恶真伪、引导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