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讲义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讲义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31 19: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公式: 当=0时位移公式
与都只适应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推断:
用v-t图像推导
当时间间隔分割得足够小时,折线趋近于直线AP,设想的运动就代表了真实的运动,由此可以求出匀变速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它在数值上等于直线AP下方的梯形OAPQ 的面积(如图2-3-3丙所示)。这个面积等于
用公式推导
位移,而 ;又 ;故即。
考点二、x-t图像与v-t图像对比
比较项目 X-t图像 V-t 图像
运动描述
点 交点 表示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和位置 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速度相同
拐点 表示该时刻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表示该时刻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线 平行:物体静止 倾斜直线: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变速直线运动 平行:匀速直线运动 倾斜:匀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变加速直线运动
斜率 斜率表示速度大小 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运动方向) 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斜率方向表示加速度方向
截距 纵截距 表示“0”时刻的位置 表示“0”时刻的速度
横截距 表示位移为“0”的时刻 表示速度为“0”的时刻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 无实际意义 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 图线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图线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若与时间轴有交叉,总位移为上下面积之和。
题型总结
1、(多选)一个质点在 x 轴上运动,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关于这个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2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C. 时质点的位置在 处
D.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12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2、 ① 、 t ② ,关于这两个公式的使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两式都可以用来求解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B.①② 两式都可以用来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C.② 式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求位移
D.① 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求位移
3、汽车刹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从刹车到停止运动所需时间为 10 s ,那么运动中的第 7 s 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 3 s 内位移大小的比值为( )
A.5∶3 B.7∶9 C.3∶7 D.7∶8
4、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 30m ,该车辆的最大刹车加速度是 15m/s2 ,该路段的限速是 60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 60m/h
5、(多选)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1 ,当速度达到 v 时,改为以大小为 a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 x1 、t1 和 x2 、 t2 ,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6、以 10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 4m/s 2 ,则 ( )
A.刹车后 2s 内的位移是 28m
B.刹车后 2s 内的位移是 12.5m
C.刹车后 3s 内的位移是 12m
D.刹车后 3s 内的位移是 12.5m
7、(多选)如图所示,以 8 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 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18 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 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12.5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 5 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8、火车初速度为 10m/s ,关闭油门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 ,则经过 6s ,火车前进的距离为
A.60m
B.24m
C.25m
D.30m
9、在某工地上一卡车正以 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开始刹车,刹车后第一个 2s 内的位移与最后一个 2s 内的位移之比为 3 : 2 ,设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 4s 内卡车通过的距离是(  )
A.12.5m B.12m
C.4m D.2.5m
10、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速度传感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 4s 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  )
在 1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在第 3s 末距离出发点最远
C.0~1s 内的加速度比 1s~3s 内的加速度小
D前 4s 内的位移为 3.5m
11、两辆相同的汽车甲、乙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它们在 0~ 时间内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时刻两图像的斜率相同,下列关于两车在0~ 时间内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
A.0~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B.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乙车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D.若两车所受的阻力相等,则甲车的牵引力一直大于乙车的
12、(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已知两物体在 时相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时,乙在甲前
B.2s-6s 内两车不会再次相遇
C.2s-6s 内甲的加速度为 ,乙的加速度为 ,乙的加速度较大
D.甲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 ,加速度恒定
13、(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 1 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 2 秒末加速度为零
C.在第 2.5 秒末质点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D.第 3 秒末和第 5 秒末的位置相同
14、(多选)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时间 ( x 一 t ) 图线,由图可知(  )
A.在 t 1 时刻,a 、b 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 t 2 时刻,a 、b 两车的速度相同
C.在 t 2 到 t3 这段时间内,a 、b 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在 t 1 到 t3 这段时间内,a 、b 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5、一辆大客车正在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50m处有一只小狗,如图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到开始制动客车的反应时间为Δt=0.5s,设客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
(1)客车在反应时间Δt内前进的距离.
(2)为了保证小狗的安全,客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假设这个过程中小狗一直未动)
16、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浓雾造成几十辆车辆连续追尾的事故屡见不鲜,损失惨重.保证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6 m/s,乙车在后,速度为15 m/s,已知乙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是3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即乙车看到甲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该雾天的能见度是20 m(两车相距20 m时,后车看到前车),则两车会不会相撞?
答 案
1、【答案】ACD
【详解】
AB .
可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4m/s ,故 A 正确, B 错误;
C .根据
故 C 正确;
D .根据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故 D 正确。
2、【答案】B
【详解】
① 公式是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变形得到的,它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而 ② 式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因此 ② 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不适用于变加速度运动,故 B 正确,选项 ACD 错误.
【点睛】
公式的适用条件一般在给定义后,我们都会接着给出适用条件,需牢牢记住,这个适用条件也是做题的依据,可以由此判定哪些题目能用哪些公式.
3、【答案】B
【详解】
采用逆向思维,知汽车做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 ,则最后3 s 内的位移大小 ,第 7 s 内的位移等于最后 4s 内的位移减去最后 3 s 内的位移, ,则 x 1 : x 2 = 7:9 ;故选 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本题运用逆向思维解决比较简捷.
4、【答案】A
【详解】
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逆向思维,根据
可得汽车的初速度为
已超速。
故选 A 。
5、【答案】BCD
【详解】
A .由题得到
则两式相比得到,
故 A 错误;
B .由 v = a 1 t 1 ,又 v = a 2 t 2 ,得到
故 B 正确;
C .由 AB 选项知
故 C 正确;
D .对于整个运动过程
所以
故 D 正确。
故选 BCD 。
6、【答案】D
【详解】
设汽车减速到零需要的时间为 t ,已知初速度 v 0 =10m/s ,加速度 a =-4m/s 2
由速度时间关系式:
0= v 0 + at
解得: t =2.5s
故汽车刹车后只能运动 2.5s ,以后物体静止不动 .
AB. 刹车后 2 秒的位移由位移时间关系式得:
解得: x =12m ;故 A 项、 B 项错误 .
CD. 刹车后 3 秒的位移等于 2.5s 内的位移,由位移时间关系式得:
解得: x =12.5m ;故 C 错误, D 正确 .
7、【答案】AC
【详解】
A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t 1 =2s 内的位移为
此时汽车速度为
故 A 正确, B 错误;
C .如果汽车匀速通过,两秒内运动的位移
所以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无论加速度多小,都不能通过,故 C 正确;
故选 AC 。
8、【答案】C
【详解】
火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则 6s 内的位移等于 5s 内的位移为:

A.60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A 错误;
B.24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B 错误;
C.25m ,与结论相符,选项 C 正确;
D.30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
9、【答案】A
【详解】
设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则刹车后第一个 2s 内的位移
将刹车的逆过程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则最后一个 2s 内的位移
由题意
解得
a =4m/s 2
则刹车的时间
则刹车后 4s 内汽车通过的距离等于 2.5s 内通过的距离,则
故选 A 。
10、【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 1s 末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仍为正方向,故 A 错误;
B.在第 3s 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物体在第 3s 末距离出发点最远,故 B 正确;
C.在 v - t 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 0~1s 内的加速度与 1s~3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1m/s 2 ,方向相反,故 C 错误;
D.在 v - t 图像中图线与 t 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前 4s 内的位移为
故 D 错误。
故选 B 。
11、【答案】D
【解析】
【详解】
A.0~ 时间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故 A 错误;
B. 时刻两图像的斜率相同,两车速度相同,但 时刻,两车的位置关系未知,不能判断 时刻两车的位置关系,故 B 错误;
C.乙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乙车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 C 错误;
D .乙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大,所以甲车做加速运动,则甲车牵引力大于阻力,乙车做减速运动,则乙车牵引力小于阻力,故 D 正确。
故选 D 。
12、【答案】AB
【解析】
【详解】
A.v - 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线所围图形的面积知前 2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2s 时二者相遇,所以 0s 时乙在甲前,故 A 正确;
B.2s 时二者相遇,此时甲速度大于乙速度, 2s 后二者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 2~6s 时间内甲速度一直大于乙速度,说明甲一直在前方,直到同时减速到零,故两者不会再次相遇,故 B 正确;
C.v - t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 2s-6s 内二者的加速度分别为
负号表示方向,乙的加速度较小,故 C 错误;
D .甲在 0~2s 内的加速度为
与 2~6s 内的加速度等大,但方向相反,故 D 错误。
故选 AB 。
13、【答案】C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质点的速度在 前一直为正,则在第 1 秒末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 A 错误;
B.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在第 2 秒末,图线的斜率不为零,即加速度不为零,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质点在第 3 秒内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则在第 2.5 秒末质点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故 C 正确;
D. 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质点在第 3 秒末的位移为
质点在第 5 秒末的位移为
则质点在第 3 秒末和第 5 秒末的位置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 CD 。
14、【答案】BD
【详解】
由 x-t 图线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分析可知, t 1 时刻 a 车沿正向运动, b 车沿负向运动,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故 A 错误. x-t 图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 t 2 时刻, a 车沿正方向运动, b 车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且斜率大小相同,则速度相同.故 B 正确.在 t 2 到 t 3 这段时间内, b 车的路程大于 a 车,则 a 、 b 两车的平均速率不相等,选项 C 错误;在 t 1 到 t 3 这段时间内, a 、 b 两车的位移相同,则平均速度大小相等,选项 D 正确;故选 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能够通过图线得出运动的方向.
15、【答案】
答案:(1)10m (2)5m/s2
解析:(1)长途客车在Δt时间内做匀速运动,运动位移x1=vΔt=10m
(2)汽车减速位移x2=x0-x1=40m
长途客车加速度至少为a==5m/s2
16、【答案】
不会相撞.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就不可能相撞.设乙车的初速度为v1,乙车速度达到甲车速度v2所需的时间为t,反应时间为t0,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匀变速运动公式v2=v1+at,代入数据可得t=3 s.在这过程中,甲车运动的距离x2=v2(t+t0)=21 m,乙车运动的距离x1=v1t0+(v1+v2)t=39 m.两车运动的位移差Δx=x1-x2=18 m<20 m,所以两车不会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