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巴黎和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巴黎和会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2: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本节考点: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会议体系
3、维护和平的努力
知识网络
第1课
巴黎和会
一、巴黎和会召开
1.背景
①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盛行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③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④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2、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3、地点:凡尔赛宫
4、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为什么?)
5、性质:战前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6、操纵者: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什么?)
7.目的
①表面: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争取世界和平
②实际: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探究一:阅读教材P24—25思考,一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中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巴黎和会上,主要国家各自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国家
战后实力
参加会议的目标
美国
经济突出,但军事政治不足
扩大美国影响力,称霸世界
英国
经济衰退,综合实力仍居欧洲第一
维持殖民优势,保持“势力均衡”(欧洲霸主)
法国
经济衰退,陆军强国
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欧陆霸主)
日本
实力上升;但仍难与欧美抗衡
把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意大利
战争损耗较大;出现经济危机
扩大领土
中国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均不足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收回山东主权
探究二:由于美国的“十四点原则”似乎成为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所以要对其进行重点评述(先阅读“资料回放”──“十四点原则”的要点),然后一起分析评论:
⑴内容:
①第一点:
“必须公开缔约”
实际上是针对战争前和战争中,英法等国有一系列瓜分世界的秘密协定。美国要求“公开”,就是要打破英法企图私下瓜分世界的企图。
②第二点:
“航行的绝对自由”
实际上是向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发出挑战。
③第三点:
“消除一切贸易壁垒”
实际上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翻版。
④第四点:军备裁减到“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实际上是抵消美国当时在军事上还不如英法的劣势,使美国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⑤第五点:对殖民地做出“公正的调整”
实际上是想削弱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
⑥第十四点:
“成立一个……国际联盟”
实际上是美国想攫取该组织实际领导权进而攫取世界霸权。
⑵评价:这些原则看似和平与公正,但实际上处处渗透着美国的野心。因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人,掌握了世界经济的绝对霸权。所以,美国的目标就是利用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权。
二.巴黎和会上的争夺和勾结
1.焦点问题:处理德国问题(激烈争夺)
⑴英国
①主张: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②原因:
ⅰ、继续推行大陆均势政策,阻止法国独霸欧洲大陆(主要原因)
ⅱ、害怕德国复仇
ⅲ、防止德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⑵法国
①主张: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肢解德国
②原因:想一劳永逸的消灭宿敌和对手,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⑶美国
①反对肢解德国,以抗衡英法和防范苏俄
②给法国确实安全保障,利用法国牵制英国
探究三:英法两国在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上有何相同点?
①主张削弱德国(法国:消灭宿敌和对手;英国:削弱德国海军,保持海上霸权) 
②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款
③剥夺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2.重点问题:中国山东问题

山东问题的由来:
①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作势力范围
②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占领山东,迫使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中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
⑵处理: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⑶英法美勾结支持日本的原因
①英:利用日本牵制美国
②法:支持英国,以换得在对德问题上给予更大合作
③美:需要获得日本支持以与英法争夺;
没有威胁到其根本利益
⑷影响
①中国掀起了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②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③拒签和约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
⑸认识
①帝国主义大国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
②弱国无外交
3.其他:建立国联问题、武装干涉苏俄
三、
《凡尔赛和约》(对徳和约)
1.内容:
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
方面
内容
领土
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划为非武装区
军备
和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赔款
该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
殖民地
德国原来占据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其它
在威尔逊地坚持下,写入了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这个和约,正如其他和约一样,只不过是战争的延续而已。”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2.评价

⑴性质: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
⑵影响:
A、积极:①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英法获利最大,美国受到抑制),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②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暂时缓解
③承认民族自决,
诞生了新的国家
B、消极:①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②对德国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疑难解析
1、《凡尔赛和约》(对徳和约)内容的影响
⑴罪责问题: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⑵领土问题:德国损失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
①西部——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没有完全满足法国的要求,15年后公民投票时由于德意志人占主体,还给德国
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划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为什么?)

这是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方案否决后的妥协的产物,以给予法国安全保障。
②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为什么?)
→因为奥地利与德国在民族和历史上的密切联系,同时奥地利在军事上受德国影响,也有较强的军事能力,所以阻止德奥的合并。
③东部——承认波兰独立,将波兹南地区和但泽划归给波兰,并在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之间划出一条“波兰走廊”,作为波兰的出海口(为什么?)

其目的在于以波兰去牵制德国;而这一安排是对德国领土的最大分割,将经济发达的东普鲁士分割为一块飞地,是德国难以忍受的,也成为后来德国发动对波兰战争、挑起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借口。
⑶殖民地问题:德国放弃所有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包括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⑷军备问题:
①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

普遍义务兵役制是义务兵役制的进一步扩大,以全民为征兵对象,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服役一段时间和普遍接受军事训练。这种兵役制常常与军国主义相联系,协约国禁止德国实行这样的兵役制,目的是要约束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
②只能保留10万陆军;

其目的是能够让德国资产阶级有足够力量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当时出现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高涨局面),
但这一数量的陆军,又不能满足德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
③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

说明了空军和潜水艇被公认为是进攻性武器,是德国对外侵略战争的必备条件。
④只能拥有轻型战舰(为什么?)

说明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德国在海外的军事扩张,也避免了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竞争。
⑤关于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问题:

这是将法国所要求的与德国之间建立缓冲区的进一步扩大的举措。
⑸赔款问题: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但没有就赔款总额做出规定,仅规定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赔款委员会确定赔款总额和赔款方式,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2、关于“委任统治”的原因与实质:
⑴一方面,随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按照原有的形态存在下去了,帝国主义不得不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动,给殖民统治继续下去维持一个法律依据。
⑵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殖民地宗主国大都是战败国的,当地人民都设想利用战败国的不利处境争取民族独立,如果战胜国以不变的形式进入这些殖民地,不会被当地人民轻易接受,这迫使它们改变策略。
⑶委任统治的实质:是一种新的、更隐秘的殖民主义统治政策。
基础金题
1、一战后实际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
A.26个
B.27个
C.28个
D.29个
2、下列国家中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的有
①中国
②苏俄
③比利时
④德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操纵巴黎和会的三个国家是
A.英、法、美
B.英、法、德
C.英、美、日
D.英、法、日
4、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主要企图是
A.称霸世界
B.制裁德国
C.削弱英国
D.扶植日本
5、英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有
①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②分割土耳其的部分领地
③严
厉制裁德国
④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巴黎和会的焦点是
A.处置德国 
B.扼杀苏俄
C.战争赔款
 
D.共建和平
7、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北洋政府的垮台
8、据《凡尔赛和约》
A.萨尔煤矿划归法国
B.莱茵河东岸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C.德国与奥地利永远不得合并
D.德国将波兹南划给捷克斯洛伐克
9、《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不包括
A.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不得拥有飞机
C.不得拥有潜水艇
D.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10、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美矛盾的根源是
A.法美联合抗击英
B.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
C.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
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