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1)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①美国:把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②日本:利用一战良机扩充了在这一地区的实力。
(2)列强的勾结:
①美、英、日: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②东亚问题的关键:中国问题。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紧迫的问题。
(3)倡议国:美国。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
(2)国家:美、英、法、日、意、葡、荷、比、中九国。
3.《四国条约》的签订
(1)签订: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2)内容:
①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
(3)影响:
①对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对英国:虽然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随着英日矛盾的不断激化和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相对下降,英国只能选择对日本的妥协政策。
③对日本:具有双重影响:日本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到惋惜,但《四国条约》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名词注解]
亚太地区和远东
亚太地区,从地理位置上主要是指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含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中诸岛及大洋洲地区、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欧洲人以欧洲为参照物,将亚洲东部称为远东。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1.《五国条约》的签订
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2.内容
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3.影响
(1)地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2)对美国: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也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3)对英国:丧失了海上优势。
(4)对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
4.评价
(1)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
(2)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
[知识点拨]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没有真正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原因
由于帝国主义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再加上没有限制其他舰种,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就没有真正执行过,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所以它不可能限制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也不可能制止战争。
三、中国山东问题
1.山东问题的解决
(1)方式:中日双方在会外“直接谈判”。
(2)解决:中日签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3)影响:
①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②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③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2.《九国公约》的签订
(1)签约: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2)内容:
①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②实际是奉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
(3)影响:
①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②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即所谓的华盛顿体系。
(2)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
[特别关注]
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侵略山东的行为合法化,其实是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斗争的结果。
一、如何理解华盛顿体系的内容、作用及评价?
1.内容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2.作用
(1)《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来说,既维护了英日友谊,又促进了英美关系,使英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了保障;对日本来说,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美、英、法三国的遏制。
(2)《五国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
(3)《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总之,华盛顿体系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拉开了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主要体现为海上优势的丧失和对美、日的妥协。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3.评价
(1)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英日矛盾不断激化。
(2)日本的扩张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但其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不会改变,在以后的年代中,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3)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
(4)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1.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③的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C
二、如何认识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德占山东
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2.日占山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3.收回山东
(1)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被迫接受《九国公约》,使列强在中国实现“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2.1922年2月,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这是( )
①华盛顿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 ②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成果 ③对《凡尔赛和约》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山东问题是中日两国在华盛顿会议之外达成协议解决的,故①错误;④应指《九国公约》。
答案:B
高频考点
考查华盛顿会议
[示例]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
主力舰
航空母舰
美
52.5万吨
13.5万吨
英
52.5万吨
13.5万吨
日
31.5万吨
8.1万吨
法
17.5万吨
6万吨
意
17.5万吨
6万吨
请回答:
(1)华盛顿会议为何召开?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最大的赢家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3)概括材料一、二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国的海军地位较一战前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会议的有关内容,以图片和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读图表及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第(1)问与材料没有很大的关系,材料只是提供了一个背景,需要依据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从图表中很容易看出美国是最大的赢家,原因可据图表中的数字及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抓住每一个材料的中心,要简单概括,切忌拖沓冗长;第(4)问注意审题,不仅要阅读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捞到好处,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在一战期间扩充了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②美、英、日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③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成为紧迫的问题。为此,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
(2)美国。因为它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3)华盛顿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而《五国条约》即是为解决此问题而签订的。
(4)英国失去了世界第一海军大国的地位。
原因:一战沉重打击了英国,英国经济地位进一步下降,而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超过英国,英国无力放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图文探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2)能力层面: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探究示例]
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二 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的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问题生成]
(1)材料一中的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请指出矛盾所在。
(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的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3)列宁指的两个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宁所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所考知识点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第(1)问要结合一战后各国力量的消长及各自意图加以分析;矛盾的种类需结合具体国家加以说明。第(2)问“五头怪兽”主要指战胜的大国,“猎物”主要指战败国德国。第(3)问由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可知当时指的是美国和日本,原因主要从两国的矛盾尤其是日本不满这一方面分析。
[尝试解答]
(1)四句话依次是美、英、法、德的代表说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法国与德国,两国宿仇,并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英德争夺欧洲霸权。
(2)五头怪兽指的是操纵巴黎和会的英、法、美、意、日五巨头,猎物指的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
(3)国家:美国和日本。判断:正确。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古罗马哲学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美国在《五国条约》中获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答案:C
2.有关下表《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
美
英
日
法
意
主力舰
52.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制海权 ②体现了英国国力的衰落 ③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 ④埋葬了英日同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埋葬英日同盟的是《四国条约》,④错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A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通过一系列会议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此过程中,美国获益最大。下列表述与“美国获益最大”这一说法不符的是( )
A.操纵国际联盟,严厉制裁德国
B.通过《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
C.签署《五国条约》,获取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地位
D.签订《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成为现实
解析: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取得的东西,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因此,A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叙述与美国“获益最大”相符。
答案:A
4.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解析:抓住关键词“争夺”。英日两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属于分割殖民地问题上的得益者,两国在这一问题上更多的是合作。故选D。
答案:D
5.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中国等九国参与制定 ②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③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受到遏制 ④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但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④错误。
答案:A
6.下列关于山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东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
B.山东问题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的
C.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D.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解析:山东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而是通过会外“直接谈判”解决的。故B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7题9分,第8题11分,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替换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 000吨,英帝国525 000吨,法国175 000吨,意大利175 000吨,日本315 000吨。
——《五国条约》
请回答:
(1)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3分)
(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2分)
(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4分)
解析:一战后对德国殖民地的调整是按照列强的意愿进行的,充分体现出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
答案:(1)以“委任统治”的形成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归英法,太平洋上岛屿归日本。
(2)各国主力舰吨位即实力大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制海权和海上航行权力的大小,实力弱小的国家绝不可能和实力强大的国家有相同的领海及海上的绝对自由。
(3)《凡尔赛和约》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竟规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转让给日本。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担,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这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5分)
(2)人们对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首先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立局面;第(2)问为开放性问题,无论同意何种观点都应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1)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不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疯狂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同意“和平已经来临”。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同意“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帷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新的不平衡的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新的战争即将来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激烈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激化;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一、本课测评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提示:背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许多政治企图落空,转而关注东亚和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日本在这一区域的扩张威胁美英等国的利益;美、英、日等国海军军备竞赛激烈。美国的成果:通过《四国条约》,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五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九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
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内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矛盾等,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出现,暂时的国际体系必然被打破。
二、学习延伸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我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提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置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前后结局如何?
提示: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中国)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和最终拒签和约;华盛顿会议期间解决山东问题,但日本仍保留了一些特权。
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
提示:英日同盟关系,维持了近20年。1902年,英日同盟缔结,目的是在亚太地区共同对付俄、德。1911年续订,1921年期满。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的倡导下,以《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课件47张PPT。第二单元第3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1)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①美国:把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②日本:利用一战良机扩充了在这一地区的实力。
(2)列强的勾结:
①美、英、日: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②东亚问题的关键:_____问题。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紧迫的问题。
(3)倡议国:美国。中国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21年11月12日,________。
(2)国家:美、英、法、日、意、葡、荷、比、中九国。
3.《四国条约》的签订
(1)签订: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____________。
(2)内容:
①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华盛顿《四国条约》②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③条约生效后,________同盟应予终止。
(3)影响:
①对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对英国:虽然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随着英日矛盾的不断激化和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相对下降,英国只能选择对日本的妥协政策。英日③对日本:具有双重影响:日本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到惋惜,但《四国条约》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___________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欧美列强[名词注解]
亚太地区和远东
亚太地区,从地理位置上主要是指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含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中诸岛及大洋洲地区、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欧洲人以欧洲为参照物,将亚洲东部称为远东。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1.《五国条约》的签订
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________
____________》。
2.内容
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3.影响
(1)地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______协议。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裁军(2)对美国:不仅使_______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也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3)对英国:丧失了________优势。
(4)对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
4.评价
(1)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
(2)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英国海上[知识点拨]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没有真正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原因
由于帝国主义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再加上没有限制其他舰种,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就没有真正执行过,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所以它不可能限制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也不可能制止战争。三、中国山东问题
1.山东问题的解决
(1)方式:中日双方在会外“_________”。
(2)解决:中日签约,日本将山东的______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3)影响:
①是对《___________》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②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③日本被迫放弃“__________”中的一些条款。直接谈判主权凡尔赛和约二十一条2.《九国公约》的签订
(1)签约: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2)内容:
①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②实际是奉行“___________”“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
(3)影响:
①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②打破了________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门户开放日本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即所谓的__________体系。
(2)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华盛顿[特别关注]
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侵略山东的行为合法化,其实是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斗争的结果。一、如何理解华盛顿体系的内容、作用及评价?
1.内容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2.作用
(1)《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来说,既维护了英日友谊,又促进了英美关系,使英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了保障;对日本来说,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美、英、法三国的遏制。(2)《五国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
(3)《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总之,华盛顿体系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拉开了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主要体现为海上优势的丧失和对美、日的妥协。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3.评价
(1)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英日矛盾不断激化。
(2)日本的扩张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但其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不会改变,在以后的年代中,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3)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4)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1.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
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③的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C二、如何认识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德占山东
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2.日占山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3.收回山东
(1)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被迫接受《九国公约》,使列强在中国实现“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2.1922年2月,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
《附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这是 ( )
①华盛顿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 ②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成果 ③对《凡尔赛和约》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山东问题是中日两国在华盛顿会议之外达成协议解决的,故①错误;④应指《九国公约》。
答案:B[示例]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请回答:
(1)华盛顿会议为何召开?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最大的赢家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3)概括材料一、二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国的海军地位较一战前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会议的有关内容,以图片和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读图表及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第(1)问与材料没有很大的关系,材料只是提供了一个背景,需要依据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从图表中很容易看出美国是最大的赢家,原因可据图表中的数字及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抓住每一个材料的中心,要简单概括,切忌拖沓冗长;第(4)问注意审题,不仅要阅读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1)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捞到好处,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在一战期间扩充了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②美、英、日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③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成为紧迫的问题。为此,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
(2)美国。因为它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3)华盛顿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而《五国条约》即是为解决此问题而签订的。
(4)英国失去了世界第一海军大国的地位。
原因:一战沉重打击了英国,英国经济地位进一步下降,而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超过英国,英国无力放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探究示例]
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二 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的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问题生成]
(1)材料一中的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请指出矛盾所在。
(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的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3)列宁指的两个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宁所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所考知识点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第(1)问要结合一战后各国力量的消长及各自意图加以分析;矛盾的种类需结合具体国家加以说明。第(2)问“五头怪兽”主要指战胜的大国,“猎物”主要指战败国德国。第(3)问由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可知当时指的是美国和日本,原因主要从两国的矛盾尤其是日本不满这一方面分析。[尝试解答]
(1)四句话依次是美、英、法、德的代表说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法国与德国,两国宿仇,并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英德争夺欧洲霸权。
(2)五头怪兽指的是操纵巴黎和会的英、法、美、意、日五巨头,猎物指的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
(3)国家:美国和日本。判断:正确。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点击下图片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一、本课测评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提示:背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许多政治企图落空,转而关注东亚和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日本在这一区域的扩张威胁美英等国的利益;美、英、日等国海军军备竞赛激烈。美国的成果:通过《四国条约》,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五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九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
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内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矛盾等,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出现,暂时的国际体系必然被打破。二、学习延伸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我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提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置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前后结局如何?
提示: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中国)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和最终拒签和约;华盛顿会议期间解决山东问题,但日本仍保留了一些特权。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
提示:英日同盟关系,维持了近20年。1902年,英日同盟缔结,目的是在亚太地区共同对付俄、德。1911年续订,1921年期满。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的倡导下,以《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