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列强关系
(1)美日矛盾: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美日争夺激烈。
(2)列强妥协
①美、英、日三国均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②东亚问题的关键是中国问题,急需平息中国人民的反抗,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2.华盛顿会议
(1)召开:1921年11月12日;在华盛顿召开。
(2)与会国: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
3.《四国条约》
(1)内容
①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
(2)影响
①对美国: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对英国: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选择了对日本的妥协政策。
③对日本:英日同盟被废除;但日本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正式承认。
[误区警示]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在美国主导下,限制了日本、英国的势力,对中国进行重新瓜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盛顿体系。同巴黎和会一样,体现了分赃性和大国强权政治。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1.《五国条约》的签订: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
2.《五国条约》的内容: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但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
3.《五国条约》的影响
(1)《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2)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3)《五国条约》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在竞赛上的争夺,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
[知识点拨]
美国通过《五国条约》取得了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但总体实力仍无法与欧洲强国相抗衡。
三、中国山东问题
1.山东问题的解决
(1)方式:中日双方在会外“直接谈判”。
(2)解决:中日签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3)影响
①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②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③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2.《九国公约》的签订
(1)签约: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2)内容
①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②实际是奉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
(3)影响
①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②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华盛顿体系。
(2)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
[误区警示]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会议协调了凡尔赛体系没有涵盖的亚太地区的矛盾,一起构成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同样具有不稳定性,内部矛盾重重。
主题一 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1.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世界霸权,美、日、英三国采取了什么对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1)对策: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影响:①美、英、日三国矛盾日益尖锐。②促使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紧张。③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④促成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为什么说美国在《四国条约》中是胜利者?
(1)拆散英日同盟,使日本今后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大受影响。
(2)把英国从日本盟友的位置推到了对手的位置,美国的势力大增。
(3)条约保证了各自的既得利益,也平衡了英国与日、美的关系,使得美国扫除了它在亚太地区扩张的主要障碍。
3.《五国条约》签订的影响。
(1)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2)英国丧失了海上优势。
(3)日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在海军基地方面实际上占有相对优势。
材料 巴黎和会后亚太局势: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激烈,日美矛盾最为突出,中国则是它们争夺的关键。
材料中“日美矛盾最为突出”这种局面是怎样出现的?为抑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首先做出了什么举措?
答案 出现: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太多利益,便把注意力集中于亚太地区,而日本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扩张了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并且还要继续扩大,造成美日矛盾尖锐。
举措:签订《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争霸亚太地区的一大障碍。
图示法理解“一战”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
矛盾
主题二 华盛顿会议对山东问题的处理
1.《九国公约》的实质
(1)条约规定“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中国之门户开放”的“原则”。
(2)此条约扼制了日本在大战时对中国的垄断权,而代之以美国为首和英、日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侵略局势。此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毛泽东说,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中国已经形成独占地位,才放弃“门户开放”政策。
(4)《九国公约》实质上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
2.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的三大胜利?
(1)《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清除了美国争霸亚太地区的一大障碍。
(2)《五国条约》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且抑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3)《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美国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
(1)支配世界的力量仍然是以欧洲尤其是以英法两国为主。
(2)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
(3)体系具有反动性。
(4)体系具有不全面性。
(5)体系还具有一定进步性。
材料 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部分收回山东主权。
——山东省情网《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会部分收回山东主权。
答案 中国人民不懈斗争,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的矛盾和干预,中国外交努力等。
图示法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斗争最突出的国家是( )
A.美、日
B.英、日
C.美、英
D.英、法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曾是英、俄、法、德、美、日等国争夺的焦点;战后,德国战败,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英、法遭到削弱,放缓了竞争的步伐;美、日两国实力上升,都力图在该地区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成为在该地区争霸斗争中最突出的国家。
答案 A
2.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 )
①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 ②控制国际联盟 ③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 ④海军军备竞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争夺和海军军备竞赛上。而①②主要是在巴黎和会上冲突的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没有资格争夺国联的控制权。
答案 B
3.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某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十分不满,日本人挖苦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这一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日本十分不满”“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可知原有的英日同盟被拆散,这正是《四国条约》的作用。
答案 A
4.古罗马哲学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解析 美国在《五国条约》中获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答案 C
5.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解析 依据题意与对华“门户开放”相关的条约只有《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都与中国无关。《凡尔赛和约》虽有对华和约内容,但与“门户开放”无关。所以选C。
答案 C
基础巩固
1.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
( )
A.一战后退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
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
C.一战结束后英日矛盾居次要地位
D.英国势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
解析 英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日本抗衡德国和俄国,从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一战后,日本的大肆扩张,影响了英国在亚太地区的权益,因此华盛顿会议以四国同盟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
答案 B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华盛顿会议上,把他的这种愿望化为泡影的是( )
A.《四国条约》的签订
B.《五国条约》的签订
C.《九国公约》的签订
D.《中日协定》的签订
解析 《五国条约》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答案 B
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结合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可知,日本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权益受到压制,但并不是剥夺,因此③错误,运用排除法,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C
4.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认为:“如果把我们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基础上,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政策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维持英日同盟
B.主张同美国结盟
C.对英日同盟持反对态度
D.主张英、美、日三国结盟
解析 从材料中的“同日本联合”是“糟糕的政策”等信息可以判断丘吉尔反对与日本联合。
答案 C
5.下列条约涉及中国主权的是( )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 《凡尔赛和约》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而《九国公约》则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规定了列强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等原则。因此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6.山东问题,产生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是腐败的晚清政府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之痛”。这一问题初步解决是通过( )
A.国联会议
B.巴黎和会
C.海军军备会议
D.华盛顿会议
解析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中国山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答案 D
能力提升
7.《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
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
B.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势力
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解析 A项指《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的影响;D项指《九国公约》;C项不符合史实。归纳三个条约内容和影响可知B项是共同点。
答案 B
8.《九国公约》中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的本质意图(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D.给予中国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解析 《九国公约》主要协调列强在华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在中国问题上列强达成了妥协,形成一致思想,故使得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列强实现了“利益均沾”的目的,C符合题意。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
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两位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乙同学说:战争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悄悄拉开帷幕!
请以一战后至20世纪20年代的史实回答: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假设乙同学说的有道理,你能为他取证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以史实来佐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能力。第(1)问应围绕战后帝国主义构建和平体系回答。第(2)问应围绕构建的和平体系蕴含的主要矛盾和危机回答。
答案 (1)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中东、非洲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联盟,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为德、日两国埋下了发动战争的祸根;战胜国的宰割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抗斗争。一战后不久,德、日、意等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日趋升温,急于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思之窗】(教材第37页)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这些条款是否能够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其中的哪些条款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侵略中国而安排的?
提示 这些条款不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也不能维护中国的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主权的行为比比皆是。严重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租界依然存在,外国在中国领土上的驻军一个也没有减少,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等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特权一项也没有废除。所以,“尊重”也好,“给予”也好,都是虚伪的说教。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第3、4两款。帝国主义想在前两款对中国欺骗的基础上,诱使中国接受帝国主义共同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38页)
一、本课测评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提示 (1)背景:巴黎和会仅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等地区的矛盾,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随着欧洲等地区矛盾的缓和显得尖锐起来。此外,帝国主义战胜国在一战后开始的海军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使帝国主义国家觉得有必要再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加以协调和解决。而美国由于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决心在亚太地区寻求外交突破,所以,倡议召开了这次会议。
(2)成果:①在《四国条约》方面,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重大障碍。②在《五国条约》方面,美国一方面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制约了自己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日本海军。③在中国问题方面,成功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实现了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政策使它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优势,争得更多的利益。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
提示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而它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也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在新的情况下重新开始。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会被颠覆,和平将不复存在。
二、学习延伸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我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提示 日本企图将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据为己有,为了达到此目的,日本正在寻求英国的外交支持。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置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前后结局如何?
提示 当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对中国山东的要求之后,英法等给予了明确的支持,美国基本上默认了日本的要求。它们共同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结果,日本占有山东的目标得以实现。
华盛顿会议上,在英、法、美的压力下,日本被迫将山东主权交还给中国。
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
提示 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日两国是同盟关系。但是,随着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主宰的美国,极力反对这个同盟,英国也不愿意再让日本借这个同盟谋取私利,而自己却获利不多,甚至于有牺牲自己利益的危险。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个维持了近20年之久的同盟,被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