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华盛顿会议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3: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学案
【学习目标】
课标: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1.知识与能力:华盛顿会议背景、内容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
【重难点】
1.重点:华盛顿体系。
2.难点:华盛顿体系评价。
【学法指导】
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2.A层全部完成;B层完成1-5、10题和8-9之一;C层完成1-5、10题。
3.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1-5、10题,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预习案】
1.简要列举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2.列举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三个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1】
2】
3】
3.列举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
4.列举华盛顿体系评价要点。
5.阅读地图册《华盛顿会议》,划出华盛顿会议9国,太平洋领地属地冲突4国。
【知识链接】
6.
7.
【探究案】
材料一 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的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
材料二 1917年2月14日,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日本:“对于在和会之际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省的诸权利和德国在赤道以北诸岛屿的要求时希望得到支持和保证,英国政府在此表示欣然应诺之意。”同时“英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在和会召开时,也以同样的精神欢迎英国对德国在赤道以南诸岛屿的要求”。
8.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英参加一战的目的。
1】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
2】说明。日本要求瓜分德国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山东和赤道以北德国岛屿;英国要求瓜分赤道以南德国岛屿。
9.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英参加一战的性质。
1】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说明。参战目的是夺取德国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参战中互相勾结谋取殖民利益;战后主宰巴黎和会通过《凡尔赛和约》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德国在太平洋上占领的岛屿。
【我的疑问】示例:美英为什么巴黎和会不支持中国而华盛顿会议支持?
1】巴黎和会是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美英和日本在一战中有互相支持侵略的秘密协定。
2】华盛顿会议是解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本的急剧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
【本课测评】
10.如何评价华盛顿体系?
1】性质。帝国主义协调亚太利益的国际新秩序。
2】作用。缓和了战胜国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具有进步意义;遏制了日本扩张势头;美国开始夺取英国霸权,美英矛盾开始成为世界主要矛盾;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3】消极。体系对日本的限制比较明显,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之一。
【总结提升】示例:历史材料可以自己再次设问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