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课件 (4)(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课件 (4)(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3:3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诺贝尔和平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创立的五个奖项中的一个。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1926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因对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请思考:
1.他们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欧洲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做的?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1.活动:
(1)成立初:
①1924年缔结《_____________》。
②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处理国际难民等机构或组织,为促
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对日本、意大利、_____的侵略扩张姑息、纵
容,最终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日内瓦议定书德国2.评价:
(1)历史地位: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
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极作用:
①盟约体现的_________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_________、裁军和促进国
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消极方面: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国联盟约规定
的“_________”原则,使国联失去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
能性。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基本宗旨国际争端全体一致【特别提醒】
国联的建立,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历史潮流,是近代以来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伟大变革;不过它是英法等少数大国控制和维护霸权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知识点拨】
1.国际联盟的客观进步性。
(1)《国际联盟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如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国联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劳工、交通运输、处理国际难民等机构或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4)为以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提供了经验教训。二、 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
(2)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的外交政
策。
2.外交活动:
(1)1922年4月,苏俄代表团出席在意大利_______举行的国
际经济会议,初步打破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
(2)1922年苏德签订《___________》。
3.历史作用: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和平共处热那亚拉巴洛条约【知识点拨】
2.苏俄在20世纪20年代开展和平外交的原因。
(1)战争给苏俄带来巨大危害。
(2)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反苏联盟,苏俄需要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3.《拉巴洛条约》的地位和影响。
(1)《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肯定下来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在完全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与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
(2)《拉巴洛条约》的缔结,在帝国主义列强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苏俄的阴谋,使苏俄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3)它也改变了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国际地位。这一条约为两国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特别提醒】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或约定仅仅以暂时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短期的相互妥协实现的,不可能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和资产阶级逐利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必然是充满战争与掠夺的。1.根据国际联盟成立后的主要活动并结合下列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甲)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乙)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丙)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被统治的殖民地称为委任统治地,受委任进行统治的国家称为受委任国。探究分析:
(1)材料体现了什么内容?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对“委任统治”的规定。其实质是对战败国殖民地的瓜分,对殖民地继续实行殖民统治。
(2)由此可见国际联盟“维护和平”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在维护战胜国既得利益的基础上维护世界和平。
(3)国际联盟的性质是什么?
提示: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4)这种和平能持久吗?为什么?
提示:这种和平不能持久。①这一组织建立在对战败国的瓜分和掠夺的基础上,这一联盟表面的和平难以掩盖战败国对战胜国的仇恨;②“全体一致” 的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③30年代国联对法西斯侵略的纵容,最终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根据苏俄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史实。
探究分析:
(1)苏德两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何重大影响?
提示:《拉巴洛条约》。对德国来说,提高了国际地位;对苏俄来说,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对世界来说,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2)分析图片和图片下面的文字之间关系如何。
提示:文字体现了苏俄的外交政策,图片是苏俄的外交实践,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识点拨】
1.《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各大国的影响。
德国: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英国: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达到了在欧洲势力均衡的外交目标。
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
(1)1923年1月,_____和_______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
造成德国经济的崩溃,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2)1925年白里安出任法国外长,主张改善_________。
(3)1925年10月,德、法、比、英、意、波、捷等在_______
开会。法国比利时法德关系洛迦诺2.构成:
(1)德、法、比、英、意缔结《_____________》。
(2)德国分别同法、比签订了《_________》。
3.评价:
(1)积极:改善了德、法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
势。
(2)消极: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1)法国地位削弱,希望争取_____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2)美国为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决定缔
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2.签订: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
等15国在巴黎签订《_________》。
3.内容: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美国非战公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4.作用:
(1)积极:
①有利于巩固_____的和平秩序。
②是第一个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际条约,
其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_________
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2)消极:
①对列强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②列强借助自己的“_________”,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
了伏笔。 欧洲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尊重和平互不侵犯保留条件摒弃武力【知识点拨】
2.各国签订《非战公约》的原因。
(1)世界裁军运动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与斗争仍然非常激烈。
(2)列强在海军军备裁减问题上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军备竞赛仍然非常激烈。
(3)法国需要订立新的联盟体系,制约在政治、经济上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德国,恢复其在欧洲政治与安全事务中的影响。 根据《非战公约》签订的相关史实
探究分析:
(1)最迫切希望缔结《非战公约》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
提示:法国。《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得不到英国支持的法国,感受到了欧洲大陆可能爆发战争的威胁。(2)《非战公约》规定国与国之间解决冲突与争端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规定了放弃战争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原则。(3)《非战公约》能否维持欧洲持久和平?为什么?
【思路分析】本探究活动主要是强化对《非战公约》的评价的理解和把握。既要认识到“放弃战争手段”作为一种共识的进步意义和作为一种国际法规的一定程度的约束性,又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会为自己保留种种所谓的维护自己利益的“自卫手段”,而这种“自卫手段”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所以,《非战公约》仅能暂时性地调节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必然会爆发新的冲突甚至新的世界大战。提示:不能。原因:①在公约创立之初,英国、法国等国就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以种种借口摆脱公约的制约。
②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涉及裁军问题,未制定实施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③30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签署《非战公约》的弱国、小国没有受到公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