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创新永无止境 导学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
法治观念:通过了解我国AI研发中采取的措施,能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做到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健全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通过分析创新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责任意识: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理解万众创新、创新精神
三、预习导学:
(一)自主预习
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用铅笔画出来重点句子。
1.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2.我们应该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3.国家为什么重视教育发展 (教育的重要性)
4.我国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
5.创新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
6.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二)知识梳理
1.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3)启示: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我们应该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国家为什么重视教育发展 (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
4.我国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
(1)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关键核心技术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5.创新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
(1)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
(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
(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6.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四:合作探究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开源模型,在全球引起热烈讨论。有外媒评价,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座里程碑”。DeepSeek通过独特的算法架构,打破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堆算力”的路径依赖……目前,DeepSeek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金融服务、自动驾驶等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果。创始人梁文锋曾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不可能永远处在跟随的位置。“我们选人的标准,一直都是热爱和好奇心……”在DeepSeek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不断尝试新的算法和模型,反复调整参数,优化性能,只为让DeepSeek更加出色。
然而,随着DeepSeek的爆火,网上出现了大量仿冒DeepSeek的域名,主要用于钓鱼欺诈、域名抢注这些非法用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2)远方不远,未来已来。请你从教育、医疗卫生、交通中任选两个领域,畅想10年后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五、课堂达标
(一)达标测评
1.九年级(2)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图片,据此推断这期黑板报的主题可能是( )
A.展现科技强国建设的卓越成就 B.彰显文化强国梦想的坚定自信
C.凸显国际舞台之上的主导地位 D.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发展
2.下列所拟标题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标题:----------- 。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的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且当天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A.航天事业新征程,科技创新靠人才
B.自主创新攀高峰,世界科技我第一
C.航天成就显实力,自主创新是关键
D.航天兴国成果显,创新强国已建成
3.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该《纲要》的印发( )
①说明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表明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有助于推动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④能够助力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 )
A.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B.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嫦娥六号成功采样返回、光子芯片可规模制造……这一系列科技成就令人振奋。对此,下列推导过程合理的是( )
A.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把教育视为第一生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掌握核心技术
C.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D.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6.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教育是( )
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8月15日,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来自汕头的徐煜翔同学模索设计了多个创新发明作品,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用坚持不懈诠释对科学的热爱。国家鼓励专利发明,助力青少年把创新想法变成现实,因为( )
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②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③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公民积极行使文化权利,参与科学文化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提升训练
8.材料一 在当下的山东省菏泽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蹄疾步稳的蝶变之力。这座“四省交界中心城”的崛起故事,已翻开新的篇章。
“政府奖励了50万元,我们再拿出来50万元,成立中杰科技创新基金,或作为人才奖励,建立起长期性的人才激励政策。”前段时间的全市科技大会上,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雨成为“市重大科技贡献奖”获奖者,他准备把奖金继续用在创新和人才上。
上半年,文旅领域创新,助推菏泽跻身“马蜂窝旅游”全国“五一”热度涨势最快小众城市第4位;教体赛事带动经济效益超10亿元;新增154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建成12家省级电商云仓;跨境电商出口18.3亿元。曹县汉服销量继续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并以汉服文化引领消费新需求。多领域融合发力,共同托举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运用所学知识,提炼上述材料中菏泽市扎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做法。
材料二 人才是第一驱动力。我市深入开展“一县区一高校”校地融合发展集中行动,上半年,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10家,新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中扬集团国家级新材料研发基地加快建设,达驰电气、中杰特装等4个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给新质人才画像,说说你眼中的新质人才,并就菏泽市如何培育和牵手更多的新质人才提建议。
9. 无人驾驶新质领航
2024年5月1日,《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无人驾驶车辆在杭州上路通行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向阿里达摩院、华为、海康智联等16家企业发放测试与应用牌照424张,持续推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和应用。此外,杭州的高校研究机构也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请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永无止境”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市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做出的努力。
六、课后反思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后我一定做到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七、教师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国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自信;也知道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增强了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紧迫感。为此,同学们要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宣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做一名创新型人才,为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而努力奋斗。
八、课后作业:
1.背诵本节重点知识。
2.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中学生在AI时代如何提高自身数字素养和技能?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科技自立自强 卡点瓶颈 2.第一生产力 教兴国战略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3.基石 美好生活的期盼 4.奋斗基点 国之重器 人类福祉 5.勇气和自信 团队精神 6.他人 法律
合作探究 :
(1)①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打破了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且应用领域广泛。②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引发关注,但也面临着知识产权被侵犯等问题。③创新团队成员的热爱、好奇心以及相互协作等精神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2)教育领域:10年后,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风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能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24小时在线辅导;还可以模拟各种实验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
医疗卫生领域:人工智能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通过分析大量病例数据,快速准确地给出诊断建议;能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风险并发出预警;还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课堂达标
1A 2C 3D 4D 5A 6C 7A
8.(1)做法:①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⑤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 我眼中的新质人才:①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②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③有团队协作意识。④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建议: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②加大教育投入。③激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④优化人才政策,吸引优质人才来盐城。
9.①《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无人驾驶车辆在杭州上路通行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体现了杭州市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②杭州市向多家企业发放测试与应用牌照,持续推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和应用,体现了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杭州市坚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③杭州的高校研究机构也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体现了杭州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