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04 16: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丽泽中学
张海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极其之间的关系
(2)了解燃烧的概念
(3)通过实例分析,掌握灭火原理和简单的消防常识
过程与方法:
(1)能依据对比实验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是否是缺一不可。
(2)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燃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控制不当也会带来灾难。使学生学会运用事物不断发展,事物两面性的辩证观点去认识事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小组间的竞争,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与竞争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魔术表演
“烧不坏的手绢”
观看,惊奇
演示
激发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过渡】
燃烧这个久远而又亲切的话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来给魔术揭秘。
倾听
展示图片展示燃烧的历史和近代的应用。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板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提问过渡】
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证明这些条件的影响?怎么设计对比实验
思考
回答
提问
引领学生完成活动探究一
第一部分
【探究活动一】1、燃烧的条件
请同学用桌上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对比验证刚才的猜想(详见下表)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水、蜡烛、小木块、棉花、大理石、酒精灯、火柴、烧杯、坩埚钳。实验小组猜想与假设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组猜想1B组猜想2C组猜想3
1、对比实验,应该如何控制实验条件2、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3、实验操作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第一步:完成猜想第二步:完成实验条件控制第三步:完成实验设计第四部:动手实验
引导,适时点拨。
,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的层层深入,可以更深刻的领会对比实验的精髓。
【过渡】
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思想,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上的实验,看看它是如何设计的。
【探究活动一】2:课本实验分析
分析课本实验7-1
资料: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烧杯内盛放的是80℃的热水。白磷,红磷燃烧后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人体吸入会导致中毒。图7-5(Ⅰ)烧杯上是铜片。


1)
比较对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控制了哪些条件是改变的,哪些条件是不变的?铜片上的红磷与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2)图一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3)请推测图7-5Ⅱ热水中的白磷是否可以燃烧,水火能否相容?
运用对比实验的原则,深入分析课本实验
小组交流,讨论,回答。
辅助,指导,适时点拨
对比实验的运用
【归纳总结】
【板书】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汇报,回答
板书
点评
【魔术揭秘】
手绢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唯一不会燃烧的原因就是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根据燃烧的条件,魔术揭秘。
回答
提问
点拨
知识运用
【燃烧定义】
燃烧是

发生的,
(现象)的
反应。
思考回答
提问,根据燃烧条件和现象,给燃烧下一个定义
【过渡】
燃烧能为人类造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能引发灾难,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用所学的原理来灭火呢?
【探究活动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1、根据燃烧条件来推理灭火原理2、阅读教材12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回答1、2、3分别应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提问:根据燃烧的条件,你能推测出灭火的方法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学生学会了燃烧的条件是三个缺一不可,那么很容得出,灭火条件就是燃烧条件缺一即可。
【自学指南】
课本第131页表7-2,知道三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阅读
了解,常见灭火器和适用范围
【视频播放】
火灾逃生方法
观看
防患未然,所以避免火灾的最好方式,是防止火灾的发生。
学会自救常识,珍爱生命
【课堂小结】
知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火灾自救常识能力:对比实验的分析,设计能力
【作业】【板书】
1、知识巩固:熟记本节课重点知识自学课本128页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认识课本129页
图7-12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2、学以致用:练习册对应习题3、知识拓展:在社区观察,看是否存在火灾隐患。1)可燃物摆放
2)发生火宅逃生路径。。。
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灭火原理:缺一即可!
【课后反思】
可燃物
氧气(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温度达到着火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