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教案+课件(20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教案+课件(20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4 14:28:4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说明文专题教学设计
课题:《差不多先生传》
初一(上)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授课人:张静
年级:初一
课型:
新课
时间:
11月
18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生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一般方法。2.学生能根据学习笔记,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从事件结果,详略安排,词语感情等角度分析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写作目的。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启发式教学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差不多”的做人做事态度对自身的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学习笔记,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学会从事件结果,详略安排,词语感情等角度分析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漫画(骷髅对差不多先生说,咱俩五官差不多)课前检测
选词填空
思考漫画的寓意选词填空
知道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引发学生兴趣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词语的掌握情况
实施新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差不多先生档案1
姓名,籍贯,相貌,地位2生平事迹学生概括:(
)的一生
个性特点细读课文,深入思考文中的人们对待差不多先生的态度如何?(请摘出相关的语句)(文中11,12自然段除去最后一句)作者对差不多先生的态度是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可以从事件的结果,详略的安排,词语的感情,作者的性格等角度进行分析)(1)事件的结果小时候买糖
红白糖不分===他妈妈骂他上学后回答问题山西陕西不分===先生说他错了工作当伙计算账十和千不分===掌柜生气骂他搭火车时8:30和8:32差不多====火车开走了生病看病医生和兽医差不多=====一命呜呼(不成功的一生,不值得学习)(2)详略的安排买糖(略)
回答问题(略)
算账(略)搭火车(较祥)
看病(祥)(从与中心的关系判断,危害逐步升级)(3)词语的感情圆通大师
德行
榜样
从从容容
。。。(反语的修辞,加强讽刺效果)(4)作者的性格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主题探究拓展延伸学完这篇文章,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和收获布置作业作业二选一1
为差不多先生补写一例,注意各种描写方法的运用2
《我不行先生传》或《随便先生传》任选一篇,注意详略安排,描写手法的运用,思想的提升。
课前独立完成课上讨论交流补充完善自己的档案画书思考并回答问题探求得出答案的过程认真听老师的分析明确方法的使用重要的内容记笔记从危害的程度理解找到更多的反语修辞并进行分析学生总结教师明确畅所欲言
用档案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差不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评价让学生关注文本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方法,再用方法分析判断过程教给学生具体实施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理解养成学生记笔记,圈点批注的好习惯在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及时为学生铺设台阶在学生学会分析反语的作用后,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理解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差不多先生传》教学反思
《差不多先生传》不是一篇真正的人物传记,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人。作者只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达到讽刺国人的目的,引人深思,增强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前我采取检测导入,检测学生对上节课的精细,细密,精明等掌握情况如何。然后利用一张漫画图面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21教育网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我设计了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格,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填表格,表格是给差不多先生建档案,让大家对差不多先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读的很认真,边读边找,自己写完后还很周围的同学进行探讨得出答案,很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的第一个任务,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课文精讲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设置有梯度,由浅入深。第一个小问题为第二个小问题铺设台阶。先让大家在文中找出人们对差不多先生的态度,学生很快聚焦文本中的语句,进行了准确的回答。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的感情倾向,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有一部分学生面露难色,我及时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一次,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回答问题十分踊跃,有的抓住了一些词,都是反语,很好的理解了作者的讽刺意味。有一个女生用事件的结果进行解释,但语言表达并不十分清楚。还有一个同学从作者的人品角度进行了分析。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预设,给出学生四种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了笔记。21cnjy.com
根据这两道题,我给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的写作目的)。
拓展延伸题,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学完这篇文章的启示。学生们踊跃发言,说了自己的感受。
这节课的不足点:
1、课堂上的最大问题就是文章分析过于浅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于表面。差不多先生身上体现的“国民劣根性”没有深入体现,第一、二和最后一段品读不够,差不多先生问题的根源和严重后果赏析不深,可以跳出马虎毛病对“差不多先生”本人的影响,扩大学生视野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引向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2、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不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夸张和反语都是修辞手法,共同构成了讽刺这种写作手法,在教学时没有讲清楚,造成学生理解不清晰。对待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要表述准确。
3、要引导学生圈划积累记忆性的内容,用好学习建议里的问题,解决学习要点。将胡适的重要资料做成简明的幻灯片。21·cn·jy·com
4、最后一道题,应训练学生的审题意识。
5、对于文章的主旨,不能看轻学生的能力,应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过程性体验。www.21-cn-jy.com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胡适
课前检测
选词填空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____;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____;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____。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____,他的思想也不很____。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____。
(精细
精明
分明
清楚
讲究
细密)
差不多先生
档案
姓名
籍贯


眼睛,耳朵
鼻子,嘴
脑子
地位
口头禅
童年
买糖
红糖白糖不分


的一生
学生时代


个性特点:
这样一个差不多先生死后,
文中的人们表现如何?
作者对差不多先生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请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事件的结果
作者的性格
详略的安排
词语的感情
方法:
小时候买糖
红白糖不分===他妈妈骂他
上学后回答问题山西陕西不分===先生说他错了
工作当伙计算账十和千不分===掌柜生气骂他
搭火车时8:30和8:32差不多====火车开走了
生病看病医生和兽医差不多=====一命呜呼
从事件的结果看,差不多先生值得学习吗?
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个人但求差不多,性命不保。
国家但求差不多,难以生存。
担忧:
买糖
(略)
千和十(略)
山西陕西不分
(略)
看病
(详)
搭火车
(较详)
中心
小时候买糖
红白糖不分======影响妈妈家务活质量
上学后回答问题山西陕西不分======影响自己学习
工作当伙计算账十和千不分======影响老板生意
搭火车时8:30和8:32差不多======耽误要紧事危害社会
生病看病医生和兽医差不多========生死大事
从详略安排看,危害程度有什么变化?
小事差不多,小危害
大事差不多,大危害
词语的感彩:
从从容容
格言
德行
圆通大师
榜样
。。。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千万别认同差不多先生,
千万别事事做得差不多。
警示:
借差不多先生一生凡事敷衍塞责,不肯认真,最后以悲剧收场的故事,指出这种行事态度正是中国积弱的病根,期望国人警惕觉悟,革除陋习。
写作目的:
全球华人首富,亿万富翁,企业家,慈善家李嘉诚。
汕头大学毕业典礼演讲:
要积极进取,远离差不多先生,差不多是一种折损人灵魂的病,而活着是一种参与,要勇于思考,尊重科学,能感受,有追求,能关心......
《打倒差不多先生》
1.完善学习笔记,第五题认真修改,重新写在作业本上。
2.修改自己创作的《我不行先生传》和《随便先生传》。
布置作业: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