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9 21: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距今约170万年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时空坐标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半殖半封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交融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时期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面临挑战
大单元:中国古代史
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什么是文明?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四、早期国家指的是哪些朝代?
五、武王伐纣后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
六、早期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国家状态?
一、什么是文明?
什么是文明?(你理解的文明)
“文明首先是空间、‘文化领域’,是文化特征和现象的一个集合体。”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过去解释现时》
“文明是错综复杂又异质纷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一、什么是文明?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
——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
从广义上看,人类由史前社会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既包括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进步,也包括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一般认为当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发展成国家这种形态时,便是进入到文明社会。
——《中国古代史》
2.什么是文明?(社会发展史角度)
文明的概念: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狭义的来说,国家产生即文明产生。
一、什么是文明?
3.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哪里?
一、什么是文明?
4.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文明三要素:
文字、冶金术和城市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1.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文明阶段的?
三千五百年前商代后母戊鼎?
七千年前
仰韶文化陶器?
五千年前
红山文化玉器?
一千年前
宋代钧窑瓷器?
三万年前
山顶洞人
骨器、石器?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2.中华文明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分布特点:
数量多、范围广、
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
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1)旧石器时代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2.中华文明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2)新石器时代
观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地图,思考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呈现出什么特征?
多元起源
满天星斗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2.中华文明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2)新石器时代
猪纹陶钵
稻谷和稻茎叶
鱼纹陶器
房屋复原图
7000-5000年前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
姜寨聚落遗址是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仰韶文化代表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5000年前
龙山文化
2.中华文明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2)新石器时代
思考:对比姜寨遗址从良渚文化考古成果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变迁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神兽人面纹
玉琮
良渚古城的城墙周长7公里。其核心区域是宫殿,宫殿区外围是内城,面积3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故宫。良渚后期又扩建了外城,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
父系氏族社会,
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部落。
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玉钺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思考:远古中华大地上各个文化之间有联系吗?体现了什么?
陕西延安出土
江苏阜宁出土
甘肃静宁出土
山东五莲出土
山西襄汾出土
浙江良渚出土
观察新时期时代晚期全国各地出土的玉琮,你能发现什么?
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具有中华特色的文明特征
历史时期 含义 代表性文化遗存 生产生活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元谋人 采集渔猎、学会用火,群居生活
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 磨制方法制作石器 距今约7000~5 000年 仰韶文化 原始农业、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养蚕缫丝、使用陶器。母系氏族公社,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5 000年 龙山文化 黑陶、玉器、祭坛神庙、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权贵阶层、部落联盟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二、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2.中华文明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1.三皇五帝是什么样的时代?
“禅让制”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1.三皇五帝是什么样的时代?
传说中的帝尧之都,山西襄汾发现陶寺遗址。
距今约4300年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时间:5000年前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
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
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
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特征:
多元一体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多元起源到中原核心
四、早期国家是哪些朝代?
1.夏朝存在吗?
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
禹建立奴隶制国家夏朝
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到家天下
管理机构
聚族而居
四、早期国家是哪些朝代?
2.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字?
西:陕西西部;东:海滨:
北:河北北部;南:湖北湖南之界
从文献记载到考古验证
约前1600年,商汤灭夏。
四、早期国家是哪些朝代?
2.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字?
壬寅卜,(què)贞:“自今至于甲辰,子商翦基方。”
壬寅卜,贞:“自今至于甲辰,子商弗其翦基方。”
这是一版壬寅日由贞人占卜的,卜辞内容是:“从今天到甲辰日,是不是要让子商去剪除基方呢?”子商是武丁时期的一位王子,擅长带兵打仗,商王非常信任他。基方则是商王朝附近的一个小方国,详细的地理位置并不清楚,但是可以知道在商王朝和基方发生战争期间,商王多次派遣子商前去应战。
——董作宾、董敏《甲骨文的故事》2019年第5版第132-133页
甲骨文是一种占卜记录,成熟的文字;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王权与神权结合;
国家是行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国家结构尚且松散
四、早期国家是哪些朝代?
3.“封神大战”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公元前1046年, 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

历史文献
《国语》、《尚书·牧誓》《淮南子·兵略训》、《史记》等。
天文学
天文学家根据文献中记载的星象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逆向推演数千年前的星空,寻找与之匹配的年份。
考古学与碳14测年
对商末周初遗址发掘,建立了清晰的文化
地层序列
文物证实
西周利簋,其铭文有“珷征商,唯甲子朝,
岁鼎克昏夙有商”的记载。
五、武王伐纣后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
读图思考:根据地图分析周初面临的天下形势,如何统治国家?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译文:武王克商后,廷告天下:我准备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在天下的中心建都,并统治这里的民众。
何尊
五、武王伐纣后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
分封制是如何巩固周王朝的?
政治智慧
(1)王室控制镐京至洛邑之间的千里土地,确保王室实力最大,天上下共主。
(2)同姓王室多居于黄河流域。
(3)王室、重臣镇守边疆。
(4)分封先代贵族,天下归心。
(1)分封对象和内容: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燕、鲁、晋、卫、吴)、功臣(齐)、先代贵族(宋、陈、许、楚),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分封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五、武王伐纣后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
分封制是如何巩固周王朝的?
(3)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影响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扩大统治区域,促进民族、文化交融。
五、武王伐纣后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
2. 谁是理想的王位继承人?
诸多儿子,该选谁继承王位呢?
喜欢、贤能、睿智、帅气、品德高尚、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勇敢果断……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产分配、继承上的冲突与矛盾。
(1)内容: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五、武王伐纣后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
观察图示,思考诸侯之于天子有几重身份?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家国同构
3. 家国同构下的天子和诸侯
礼乐制
六、早期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国家状态?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商:占卜、巫术)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部族组织残留、世卿世禄制),形成“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局面。
(3)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未形成中央集权制),有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
(4)等级森严。
(5)夏商周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1. 从政治看早期国家的特征
2. 从经济看早期国家社会发展
六、早期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国家状态?
(1)农业
①农具(生产力):石、木、骨、蚌器为主,青铜农具极少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
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名义上均为周天子占有,不能随意买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3. 从经济看早期国家社会发展
六、早期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国家状态?
(2)手工业 青铜时代
商后母戊鼎
西周晚期毛公鼎
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
四羊方尊
3. 从文化看早期国家社会发展
六、早期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国家状态?
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
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
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元谋人
北京人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万邦时代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长江流域:良渚文化
第一个王朝
世袭制
设官职
聚族而居
内外服制度、
甲骨文
分封制、宗法制、
礼乐制、
井田制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西周
青铜时代
小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