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31 13: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标要求:通过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史记》与《汉书》
班固
司马迁
《史记》
《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汉大一统之基
——西汉的建立
汉大一统之基
在历史脉络中寻找背景
秦发动
统一战争
前230年
前221年
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2年
秦统一
六国
大泽乡
起义
秦朝灭亡
西汉建立
经济凋敝
社会破败
恢复经济
稳定社会
基于现实的应对
短短28年间
战争不断
汉大一统之基
注:圆点实线为中国人口数字,菱形点虚线为西欧人口数字。 制图:胡列箭
史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东汉]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四上》
汉大一统之基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2.诸侯问题
1.民生凋敝
百废待兴
史料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东汉]班固《汉书》卷5《景帝纪第五》
思考:面对这样的困境,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汉大一统之基——经济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与民休息
措施:尊奉“黄老无为”“与民休息”
背景:经济凋敝、社会破败
不妄为, 百姓自然而然地发展
1.民生凋敝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
汉大一统之基
图表来源: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
《文物》,1974 年第 7 期,第 32 页
户数 口数 成丁男女数 耕地总数 每户最多或最少亩数
25户 105户 69口 617亩 54亩、8亩
土地税
“什五税一”“三十税一”
人头税
口赋、算赋、献赋、户赋
景帝二年 南郡江陵县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簿
史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汉大一统之基——政治
郡国并行制: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异姓王
(拥兵自重)
同姓王
(势力强大)
七国之乱
(终被平定)
吸取秦朝
孤立之败
剪 除
隐 患
平 定
削藩
2.诸侯问题

汉大一统之策
——西汉的强盛
汉大一统之策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梳理刘彻在“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以及经济生活有哪些措施?
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高祖践祚(皇位),四海乂(治)安。世宗(刘彻)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冠于百王矣。
——[东汉末]应劭《风俗通义》
观看微视频结合教材,试描述漠北之战
汉大一统之策——攘夷辟境
视频主要来源:哔哩哔哩“地图里的故事”,
史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东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汉大一统之策——崇演礼学
思想混乱
史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东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思考:面对思想混乱的局面,董仲舒的建议是?
尊崇儒术
汉大一统之策——崇演礼学
第二组
学校
教材
人才
太学
儒生
五经
材料:“大”是疆域大,“一”是政令一、制度一、文化一, “统”是兼容并包。
——李零《细说中国“大一统”》
材料:汉武帝的尊儒术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密切关系。董仲舒重建了天的权威吸收阴阳五行家邹衍的学说,给儒学、也给皇权披上了神光圣彩。这正符合了汉武帝大治天下的需要,因此在汉武帝尊儒的活动中董仲舒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儒学被尊,也和儒学本身所具备的条件有关。如儒学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派《易》《尚书》《春秋》《诗》《礼》《乐》都是统治阶级离不开的有用的学问……又是统治阶级巩固统治长治久安的需要。再如,儒家学说包容性大,不走极端,其他学说很容易融会到儒家学说中去。
——杨生民《汉武帝传》2015 年版,第 42 页
汉大一统之策——崇演礼学
史料三:(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不满说)“君除(任命)吏尽未 吾亦欲除吏!”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史料二: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
——[东汉]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四上》
史料一: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从以逆京师。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家塾刊本,局部
思考:史料分别反映了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权统治上面临的什么问题?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1.王国问题
2.豪强骄奢
3.丞相势大
汉大一统之策——制度文章
史料:武帝施主父之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分开)。
——[东汉]班固《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
黜陟 [chù zhì] :官吏的升降
析:分开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1.推恩令
思考:针对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大一统之策——制度文章
第三组
1.推恩令
汉大一统之策——制度文章
第三组
王国
王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王国
独立的大王国
王国变小
侯国归郡
郡属中央
削弱诸侯权力
加强中央集权
史料一:(宁成)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于郡守。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2《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补充:《史记》卷122《酷吏列传第六十二》中记录的酷吏有十几名,其中汉武帝时代的酷吏有十名,宁成即为其中之一。
2.任酷吏、设刺史
《史记》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家塾刊本,局部
汉大一统之策——制度文章
第三组
史料二:(酷吏)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汉纪十七》
3.设置中外朝
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汉朝中外朝制示意图
削弱丞相权力
皇权得到加强
汉大一统之策——制度文章
第三组
史料二: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东汉]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四上》
史料一: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淮书第八》
《史记》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家塾刊本,局部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1.富商大贾掌握盐铁经营权
2.富商大贾抬高物价
汉大一统之策——经济生活
史料二:诸贾人……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算一。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算一……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
——[东汉]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四下》
畀[bì]:给予
史料一: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
——[东汉]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四下》
思考:面对财政上的困境,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汉书》南宋庆元时期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局部
1.五铢钱
2.算缗告缗
汉大一统之策——经济生活
第四组
据教材整理汉武帝还采取哪些经济措施,完善学案相应内容
措施 内容
改革币制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盐铁官营 政府垄断盐铁生产和销售
均输平准 国家经营商业,平抑物价
抑制工商 征收财产税
知识小卡片:
均输:
(when)时间:西汉
(where)区域:汉各郡
(who)相关人物:均输官
(how)主要内容: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到缺乏该类货物的地方出售,在适当地区购入京师需求的物资。
平准:
(when)时间:西汉
(where)区域:长安和主要城市
(who)相关人物:平准官
(how)主要内容: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增加财政收入
平抑物价
与民争利
增加人民负担

汉大一统之思
——两汉衰亡的原因
汉大一统之思
阅读课本第三子目“东汉的兴衰”,梳理西汉灭亡到东汉的重大史事
社会矛盾激化
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
王莽政权被推翻
王莽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黄巾军起义
东汉灭亡
AD 9年
AD 23年
AD 25年
AD 184年
AD 220年
光武中兴
企图解决问题的王莽,
成为被问题解决的王莽。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东汉建立
汉大一统之思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199年)
图片来源:https://b0.bdstatic.com/ugc/nStIkSgdtaEX-oxxF9VtJg3fc3d1b7652232f2873dc194503353b6.jpg@h_1280
汉大一统之思——外戚宦官专政
汉大一统之思——土地兼并
土地私有制决定了土地兼并无法解决
鼓励农耕恢复生产
揭开古代社会治乱兴衰的规律,向经济因素探源
经济繁荣
王朝初期
人少地多
土地兼并
自耕农
土地减少
农民起义
社会动荡
王朝覆灭
重新分配

汉大一统之蕴
——两汉的文化
汉大一统之蕴
类别 成就
史学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东汉班固的《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赋、乐府诗
科技 《九章算术》(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撰写天文学专著《灵宪》
医学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农学 《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二、西汉的强盛
三、两汉的衰亡
经济 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对外 思想 政治 经济
四、两汉文化璀璨夺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