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6:2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的氧化物
课题2
第1课时
鬼吹灯之揭秘
将CO2倒入点燃的阶梯式蜡烛中
鬼吹灯之揭秘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CO2密度大于空气
CO2不可燃,一般情况下也不助燃
实验6—2
实验6—3
现 象
结 论
思考讨论
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44,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看作29,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倾倒CO2的小纸袋下沉
充满CO2的气球在空中下落
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密度大小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6—4
塑料瓶变瘪了
CO2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瓶会变瘪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6—4
现 象
分 析
结 论
CO2物理性质
·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________
· 溶解性:______于水

能溶
CO2气体
无色液体
固态CO2
加压
降温
加压
降温
升华
色\态\味
密 度
溶解性
三态变化
干冰
易升华吸热
固态二氧化碳
舞台云雾
人工增雨
作制冷剂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汽水、可乐等饮料为什么称为“碳酸饮料”?“碳酸”是什么呢?CO2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姹紫嫣红
气吞小花
石蕊是一种色素,溶于水后可形成紫色的溶液。
紫色石蕊试剂遇酸性物质会有紫色变成红色。
资 料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姹紫嫣红
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
实验6—5
清水浇花
向第一朵纸花喷水
气吞小花
将第二朵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水气润花
将第三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小花不变色
小花不变色
小花变成红色
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即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结论:
CO2+H2O=H2CO3
红色的纸花又变成了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热风吹花
现 象
分 析
H2CO3= CO2+H2O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在与水还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思考交流
H2O + CO2 C6H12O6 + O2

叶绿体
葡萄糖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
CO2用途
用作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昏天暗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可用这个原理来检验二氧化碳
现 象
分 析
CO2用途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用于制造云雾
制作饮料
光合作用
灭火
化工原料
气体肥料
干冰用于冷藏保鲜
CO2用途
人造淀粉合成代谢途径
人工淀粉
近期,我国科学工作者马延和团队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这也意味着,我们所需要的淀粉,今后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酿造啤酒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
马延和团队
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问题】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空气中CO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使人呼吸急促
使人丧失知觉、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3%
10%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吸收地面散发的热量,起到了使地球升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CO2
O3
CH4
N2O
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动植物尸体——微生物分解作用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大气中的CO2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工业生产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沿海城市被淹没
极地冰川熔化
植树造林
开发新能源
……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温室效应增强
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不断减少,结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温室效应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土地沙漠化
农业减产
引起暴雨
洪灾
病虫害增加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将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压缩后,作为工业原料利用,或输送到选定地点长期封存,而不是释放到大气中。这一过程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 装修房子时使用了石灰浆[Ca(OH)2],为了使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刚开始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其中的原因是( )
石灰浆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水
A
石灰浆受热分解生成了水
木炭燃烧生成了水
石灰浆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B
C
D
A
练习与应用
2. 图1、图2是某同学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请回答:
练习与应用
(1)图1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2实验中,甲装置中“X”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试管乙中石蕊试纸 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红)
不会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 将一只盛有CO2的试管倒立在一个水槽中
若水槽中盛放的是水,则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A
若水槽中盛放的是紫色石蕊溶液,则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若水槽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则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B
C
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液面上升,
紫色石蕊变红色
试管内液面上升,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