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第一部分(17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1分)
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各种花讯接 zhǒng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 a (报告宣示)春的讯息。踏着春天的节拍,人们脱去冬天的妆束,感觉精神一下 b (提高提振)了许多。置身梨园,暗香袭人。这千姿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绽放,① ;有的半开半合,② ;有的刚刚破蕾,③。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蜜蜂闻香而来,围绕着花蕊忙碌。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按捺不住()接 zhǒng 而至()驰骋()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语段横线上。(2分)
a. b.
(3)在语段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灿烂而热情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③似含羞少女
B.①似含羞少女②灿烂而热情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C.①似含羞少女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③灿烂而热情
D.①灿烂而热情②似含羞少女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4)语段画波浪线语句有语病,请你修改。(3分)
2.综合性学习。(6分)
请参加“弘扬节约传统,反对铺张浪费”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你觉得目前大家的反浪费意识怎么样
材料二: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传统美德。节俭,于个人而言,涉及修身、养性的传统美德;于社会来说,关乎国家、民族的盛衰兴亡。因此,我们务必要在全社会弘扬节俭文化、反对铺张浪费,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一个浪费盛行的国家,不可能垒砌起真正的富强;一个挥霍无度的社会,不可能孕育出真正的现代文明。唯有在全社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才能在全社会养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国风、民风、家风。因此,越是走向现代化进程,就越需要加快社会文明进程,就越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节俭之风。
(1)根据材料一,说说反浪费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2分)
(2)我们国家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崇尚节俭反对浪费有什么现实意义 (2分)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根据活动主题发出两条倡议。(2分)
第二部分(53分)
一.文言文阅读
(一)诗词文言文填空
3.班级制作古诗文主题墙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8分)
类型 诗文
自然风光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情思哲理 ②人生贵“知”,有清醒的“知”,才有“知”后的进步,正如《礼记》中所言,“知不足,;知困,”。 ③韩愈曾说“,”,所以新时代的有志之士不能静等难有的伯乐,要主动展示,勇于自荐。(《马说》)
理想追求 ④杜甫有强烈的共情心,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之后,他想到了天下寒士,“ ”希望能有千万间广厦来庇护他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青少年要有鲲鹏之志,要像迁徙于南冥的鹏一样,“,”,有强大的力量,昂扬的精神。(《北冥有鱼》)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6分)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下面对《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的“致词”,其中诗的前四句写了“致词”的由来,同时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下面的诉说渲染出悲愤的气氛。
C.“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中的“急”表明战事紧急,突出了老妇积极应征,主动为战争出力的爱国之情。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场景暗示老妇已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5.这首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问题。(13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①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②,犹自带铜声③。
【注】①房星:原指天上的星宿,古时象征天马,这里指马。②瘦骨:指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也指清瘦的骨头。③铜声:敲击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 (2)才美不外见 见: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 (4)犹自带铜声 犹:
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8.《马说》中,千里马是的象征;《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中,马有的特征。(2分)
9.《马说》《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均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概括。(3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
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几乎涵盖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还包括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湿地一定是绿色的吗?
其实不一定,湿地还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甚至是彩色的。位于渤海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的盘锦红海滩湿地,就以“红”为特色。这里生长着盐地碱蓬。每年4月,它们钻出地面,在阳光和潮水的“洗礼”中不断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直至9-10月全盛期时,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让这片湿地宛如一颗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
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树林湿地,虽然叫红树林,但却是一片翠绿。
湿地仿佛一个调色盘,大自然用它的丹青妙笔,绘就了一幅幅斑斓的湿地长卷,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湿地景观。
材料二: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湿地为城市提供旅游、度假等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享受,为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材料三:
海口——一座与水结缘的湿地城市,自古有“水城”之称。海口现有湿地面积29093.09公顷,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及11个湿地型,湿地率达12.7%。海口整个湿地资源空间格局可归纳为:一轴(南渡江流域)、一带(近海与海岸带)、两区(东寨港红树林、羊山地区湿地资源价值核心区)、多点(凤潭水库、铁炉水库等散点分布的重要湿地斑块)。
近年来,海口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六水共治”的热潮。在乡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村民的治水意识;在机关和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推动“六水共治”理念深入人心;在景区,通过设置宣传栏、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市民游客传递治水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治水,形成了全民治水的强大合力。
海口市创新建立了“湿地+”保护修复模式,以湿地+水体治理模式建设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水利工程+海岸带保护模式建设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土地整治模式拯救性保护海口潭丰洋万亩湿地;以湿地+红树林保护模式推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湿地入城+生态修复模式系统整治东西湖、鸭尾溪、红城湖等;以湿地+退塘还林(湿)模式建设海口迈雅河区域生态修复项目,着力打造退塘还林(湿)样板工程,营造红林秘境和鸟类天堂,高质量建成江东新区首个滨海生态休闲区。
材料四:
为了改善东屿岛内原有景观,打造“低碳可循环”生态环境,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参建团队对红树林湿地进行了系统修复,通过连接管涵养,运用自然潮汐实现乐美湖与万泉河水体的生态连通,提升内湖水质,并且还适当保留了裸露泥滩,形成林、滩、沟、湖动态变化的湿地格局,为鸟类、鱼类、蟹类等多样性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构建完整的红树林“生物链”。
乐美湖旁,“椰林聚落”驿站应用高性能、环保的竹钢等自然材料作为骨架,以传统建筑结构被动节能,实现空气流通,减少人为设备降温能耗。建筑顶部覆盖1518块光伏板,收集转化太阳能供给园林照明,降低使用能耗与碳排放。
其中循环花园在建设中优先使用乡土材料和再生材料,将废弃混凝土、废旧木桩、本地石块、建筑渣土等材料循环利用于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石笼座椅、地形塑造等内容,并建设雨水花园,布设太阳能庭院灯和科普标识,倡导低碳生活。
10.下列诗句,没有写到湿地的一项是( )。(3分)
A.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
B.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11.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2.根据材料二,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3分)
湿地的功能 城市湿地对城市发展的独特作用
提供水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13.在湿地保护利用方面,海口和琼海有哪些特色创新,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加以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面问题。(10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14.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5.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6.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B.文章第①、②自然段分别选用了古人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C.母亲捡月饼屑子吃是因为她并不喜欢吃沙甜的,月饼皮又脆又酥。
D.三十五年后,我看到女儿对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心里是愤怒的。
E.母亲对我偷吃月饼的行为没有责怪。这正体现了她的宽容。
17.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3分)
(三)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回答问题。
18.下面是保尔百炼成钢的成长过程,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两个阶段,写出里面的某个情节。 (2分)
苦难少年→2.初识革命者→3.战场搏杀→4.工地上磨炼→5.病榻上斗争
示例:阶段1,情节:在学校因为问关于地球的科学问题,得罪神父,遭到毒打。
阶段__________,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__________,情节:
19.保尔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都是生活中的奋斗者,他们的结局为何不同?(2分)
第三部分(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2025年春晚,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予我的》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歌曲中,世界的馈赠丰富多样,有美好,也有挑战。
在你的生活里,世界又赠予了你什么 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让你领略到山川湖海的壮美;还是一次挫折后的成长,让你明白了坚持的意义;亦或是一份珍贵的友谊,温暖了漫长岁月……
请以“世界赠予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17 分)
1.(1) nà;踵;chěng
(2) a. 报告;b. 提振
(3) D
(4) 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或:一树树梨花,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2.(1) 成绩:71.2% 的人认为目前大家的反浪费意识比以前有提高,说明反浪费意识整体有显著提升。问题:仍有 26.1% 的人认为反浪费意识没什么变化,2.7% 的人认为比以前更差,表明反浪费意识的普及仍有不足,部分人群意识未提升甚至退步。
(2)①于个人,能培养修身养性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②于社会,能减少资源浪费,维护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③于国家民族,能传承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助力国家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
(3)①餐饮消费时,按需点餐,践行 “光盘行动”,不剩饭剩菜;②日常生活中,节约水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如自带购物袋、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第二部分(53 分)
一、文言文阅读
(一)诗词文言文填空
3. ①影布石上;②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③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二)诗歌阅读
4. C
5. 揭露了战乱年代官府横暴掠夺、肆意抓丁,导致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黑暗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饱受战争苦难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残暴官吏的不满。
(三)文言文与诗歌对比阅读
6. (1) 只,仅;(2) 同 “现”,表现,显现;(3) 通晓,理解;(4) 还,仍然
7. (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 用马鞭驱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才能。
8. 人才(或 “有才能却被埋没的人”);非凡(或 “骨坚劲、有力量”)
9. 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或 “象征”)的表现手法。相似情感:都表达了对人才(或 “优秀事物”)的赞美,以及对人才被埋没(或 “优秀事物不被赏识”)的惋惜与不平。
二、现代文阅读
(一)材料阅读
10. B
11. 举例子、打比方。举盘锦红海滩湿地的例子,具体说明湿地颜色不一定是绿色,还可以是红色;将红海滩湿地比作 “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盘锦红海滩湿地在 9-10 月全盛期时火红的色泽,体现了湿地景观的多姿多彩。
12. ①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②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③维持生物多样性
13. ①海口:掀起全民参与 “六水共治” 热潮,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民众治水意识,形成全民治水合力;创新建立 “湿地 +” 保护修复模式,如湿地 + 水体治理、湿地 + 水利工程 + 海岸带保护等,多模式保护修复湿地。②琼海(博鳌):对红树林湿地进行系统修复,通过生态连通提升水质,保留裸露泥滩构建多样湿地格局,营造完整生物链;驿站建设运用环保材料,利用光伏板收集太阳能,倡导低碳;循环花园优先使用乡土材料和再生材料,建设雨水花园,倡导低碳生活。
(二)记叙文阅读
14. ①小时候,母亲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 “我” 和兄弟,“我” 把月饼切成小块慢慢吃并藏起来;②三十五年前,“我” 九岁时偷吃母亲藏的月饼,母亲发现后没有责怪,反而让 “我” 吃,并捡起月饼屑吃掉;③现在,女儿对月饼挑三拣四,“我” 会捡起女儿剩下的月饼,品味岁月记忆中的母爱。
15.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饼拟人化,赋予月饼 “躺”“深情地望着” 的人的动作与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饼对 “我” 的吸引力,以及 “我” 看到月饼时的渴望与欣喜之情。
16. C、D
17. 相同点:都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与思念之情,都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父母的关爱。不同点:本文作者通过思念月饼,重点表达对母亲无私宽容的爱的感激与怀念;《背影》中朱自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重点表达对父亲艰难处境下的爱子之情的理解与愧疚,以及对父亲衰老的感伤。
(三)名著阅读
18. 示例:阶段 3,情节:保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被子弹击中腿部,仍坚持战斗,后又因炸弹爆炸头部受伤;阶段 4,情节:保尔在筑路工地上,克服严寒、饥饿、疾病等困难,坚持参与铁路建设,即使双脚冻伤、浑身疲惫也不退缩。
19. 保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面对苦难与挫折(如战场受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始终保持顽强的意志,不断战胜自我,最终以文学创作继续为理想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祥子最初有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的目标,但在经历三次买车失车、虎妞去世、小福子自杀等打击后,逐渐丧失斗志,被社会的黑暗与残酷消磨掉理想,最终沦为行尸走肉,二者结局不同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坚定的精神支柱与永不放弃的信念。
第三部分(50 分)
20.示例:
世界赠予我的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 王菲在春晚舞台上的歌声,像一缕清风,拂过我心底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细数过往,世界于我,何尝不是一位慷慨的馈赠者?它既赠予我温暖的美好,也赠予我成长的考验,每一份馈赠,都成了我生命里珍贵的印记。
去年夏天,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最初,我满心欢喜,以为这会是一次展现自我的好机会 —— 这是世界赠予我的 “晚星”,闪烁着希望的光。我熬夜写稿,反复修改,对着镜子练习语气、手势,连走路时都在默念台词。可临近比赛,紧张却像潮水般将我淹没。彩排时,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目光,大脑突然一片空白,原本烂熟于心的稿子忘得一干二净,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直到老师示意我下台。
那是我第一次尝到如此强烈的挫败感 —— 这大概就是世界赠予我的 “雷霆” 吧。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桌上的演讲稿,眼泪忍不住掉下来。我甚至想过放弃,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站在舞台上。妈妈看出了我的沮丧,坐在我身边,轻轻说:“一次失误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勇气面对它。世界不会只给你甜,偶尔的苦,是为了让你更懂甜的滋味啊。”
妈妈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心情。我重新拿起演讲稿,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不是稿子不好,而是我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害怕失败。接下来的几天,我不再只对着镜子练习,而是拉着家人当 “观众”,让他们指出我的不足;我还特意去公园的小广场,对着陌生的路人演讲,一点点克服紧张。
比赛那天,当我再次站在台上,看着台下期待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这一次,我没有想输赢,只是专注地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知道,我做到了。虽然最终只拿到了三等奖,但那一刻的喜悦,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如今回想起来,那次演讲比赛的经历,是世界赠予我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它让我明白,美好与挑战从来都是相伴而行的:“晚星” 让我们看到希望,“雷霆” 则让我们学会成长。正是这些或甜或苦的馈赠,拼凑成了我独一无二的人生,也让我在未来的路上,更有勇气去迎接每一份未知的惊喜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