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7: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气各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下表示意“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千米以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
体积(%) 78 21 0.93 0.038 极少
质量(%) 75.52 23.15 1.28 0.05 极少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有(  )
①臭氧的大量减少   ②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严重
③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④森林被大肆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逆温是指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相反的现象,能抑制空气对流上升。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地某日逆温层厚度最大时,由空中拍摄的景象照片,照片显示高高的烟囱伸出“云海”(低层浓雾),将工业废气烟雾排放在茫茫“云海”之上。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与该城市出现茫茫“云海”现象无关的是(  )
A.水汽充足  B.阳光灿烂  
C.含尘量高  D.逆温现象
4.下列四幅图,与图示景象发生时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团雾”又名坨坨雾,其本质上也是雾,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我国某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靠近河湖与林草地
6.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出现浓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较差,但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原因是(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反射  D.红绿色光最容易被吸收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在11月至12月期间举行,此时海湾地区的气温仍有可能达到25~30℃。974球场是卡塔尔八座世界杯场馆中唯一没有制冷设施的场馆,由于背靠大海、结构通风,从波斯湾吹来的海风为球场带来凉爽。下面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及海陆间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关于图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B.③处气压高于①处
C.②处比①处增温快,温度高  D.风从①处吹向②处
9.为了给运动员及观众提供舒适的环境,本届世界杯球场适合采取以下哪些举措(  )
①太阳能驱动的冷却系统 
②顶部采用浅色材料 
③降低体育场馆高度
④可伸缩的球场屋顶 
⑤建筑密闭达到隔热效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巢湖与周边地区的湖陆风现象明显。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夜间和白天风向明显不一样。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0.巢湖地区的湖陆风现象尤为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
A.夏季晴天  B.夏季阴天  
C.冬季晴天  D.冬季阴天
11.下列关于湖风对巢湖周边城市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空气湿度  B.增加夜间风速  
C.加重大气污染  D.减小昼夜温差
12.若巢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巢湖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是(  )
A.湖风变弱、陆风变强  B.湖风、陆风都变弱
C.湖风变强、陆风变弱  D.湖风、陆风都变强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图中(  )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14.图中(  )
A.海陆间气压的差异导致气温的差异  
B.③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多雨
C.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D.等压面分布的状况一般出现在夜晚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大气垂直分层、热力环流等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①图中(  )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丙地气流下沉
C.甲地气流流向乙地  D.丙地气压高于丁地
16.②图所在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  (  )
A.顺风飞行  B.风由东侧吹来  
C.逆风飞行  D.风由西侧吹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自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各大气层特点不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
(1)分析对流层容易成云致雨的原因。(4分)
(2)简述平流层的大气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4分)
(3)说明高层大气虽远离地面,但对人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为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景观。
(1)试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温室大棚内气温高的原因。(6分)
(2)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6分)
(3)温室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陆风是一种发生在海岸附近的局地环流,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沿海城市海陆风多发。图2示意晋江市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
(1)依据下图中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近地面等压面,用虚线绘制对应的高空等压面,并用箭头标注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方向。(6分)
(2)指出该日晋江市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最显著的时间,并简述判断理由。(6分)
(3)不考虑背景风的影响,说明相比于陆风该日晋江市海风风速较大的原因。(6分)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D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是人类大肆破坏森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从而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这也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③④正确;臭氧的大量减少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没有关系,①错误;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严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结果,而不是原因,②错误。故选D。
2.D 臭氧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故臭氧总量的减少,会使得到达地球近地面大气的紫外线增多,这会导致人患皮肤癌等疾病的风险增加,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对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带来的影响是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不利于林木生长,③④正确、②错误;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与臭氧总量无关,①错误。故选D。
3.B 由材料可知,该城市出现的茫茫“云海”主要是近地面的低层浓雾,它是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冷却凝结形成的,因此它与“水汽充足”“含尘量高”密切相关,排除A、C;由于该城市上空有逆温现象出现,近地面浓雾很难扩散,故形成茫茫“云海”现象,排除D;阳光灿烂会使得近地面迅速增温,雾滴蒸发,并导致逆温消失,浓雾容易扩散消失,因此阳光灿烂与该城市出现茫茫“云海”现象无关,B符合题意。故选B。
4.D 材料信息表明,高高的烟囱伸出“云海”之上,表明低层浓雾被限制在烟囱口之下,说明该地此时在烟囱口之下出现逆温层。B图和C图中的逆温层均在烟囱口以上,且近地面气温较高,水汽不易在近地面凝结成雾,排除B、C;A图和D图中逆温层在近地面,且近地面气温低,容易出现雾,但A图中逆温层顶部超过烟囱口,D图中逆温层顶部在烟囱口之下,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故选D。
5.C 高速公路路面是水泥沥青地面,由于其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在夜晚,地面不断降温,使得近地面气温不断下降,最终只在局部路面上形成一团雾,C正确;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与团雾形成关系不大,A错误;题干是针对所有高速公路,不是所有高速公路沿线工业污染都严重,B错误;靠近河湖与林草地会促使雾形成,但题干中只说高速公路,并没有指出具体是哪一段高速公路,不是所有高速公路都靠近河湖与林草地,D错误。
6.C 空气湿度大的地区能使团雾浓度更大、能见度更低、发生频率更高,③位于太湖附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其他三个地点更大,因此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点是③。故选C。
7.A 大气的散射作用主要对波长较短的紫色光和蓝色光明显,而红绿灯所发出的红色光和绿色光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其透射能力很强,所以虽然有大雾天气,红绿灯依然可以透过浓雾,显得十分醒目。故选A。
8.A 表解如下:
图中①处气流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形成低压 A正确
③处位于①处的上空,依据所学知识,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③处气压低于①处 B错误
②处在海面上,水的比热容大,而①处位于陆地上,陆地的比热容小,故在白天②处比①处增温慢,温度低 C错误
①处气流上升,气压低,②处气流下沉,气压高;在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风从②处吹向①处 D错误
9.B 卡塔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天气炎热,太阳能驱动的冷却系统可以降低球场的温度,为运动员和观众创造舒适的比赛和观赛环境,①正确;顶部采用浅色材料,可以增强球场顶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球场内的温度,②正确;体育场馆高度过低会减弱体育场馆内的空气流通,增加场馆内的闷热程度,不利于运动员和观众进行比赛和观赛,③错误;可伸缩的球场屋顶在晴天时太阳光可以射入场馆内,雨天时可以关闭顶棚,保持室内干燥,④正确;建筑密闭会减弱空气流通,降低球员和观众的体验,⑤错误。故选B。
10.A 湖陆风是湖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湖陆热力差异越大,湖陆风越强。一般而言,晴朗天气湖陆温差大于阴天,B、D错误。夏季是巢湖地区的多雨季节,湖泊面积较大,湖陆温差更大,风力往往更大;另外,由于该地区位于平原,湖陆风易受背景风(指在更大尺度范围内,由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大气环流所引起的风,如冬季风、夏季风等)的影响,该地区的冬季风往往强于夏季风,所以,在夏季的晴天,湖陆热力差异显著,受背景风影响小,故巢湖地区的湖陆风现象尤为明显的时间可能是夏季晴天,C错误、A正确。
11.D 由所学知识可知,湖风由湖泊吹向周边的陆地,由于湖泊上空大气中的水汽较多,故湖风可以将大量的水汽带到周边地区,为巢湖周边地区的城市带来湿润空气,使得周边城市的空气湿度升高,A错误;湖风通常出现在白天,故对夜间的风速没有影响,B错误;湖区空气质量较好,从湖区吹来的风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C错误;白天湖区气温较低,吹来的湖风可以降低周边城市的气温,使得昼夜温差减小,D正确。
12.C 若巢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会增强,导致陆地白天温度更高,增强了湖陆之间的温差,因此湖风会增强;同时也会提高夜晚的陆地温度,使得夜晚陆地与湖泊之间的温差减小,因此陆风会减弱。故选C。
13—14.D D 图解如下:
15.B 读图分析可知,丁地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压,丙地等压面向下凹陷,为低压,甲地等压面向下凹陷,为低压,乙地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压,由此可知,丙地气压低于丁处,丙地气流下沉,B正确、D错误;甲地为低压,乙地为高压,且都在近地面,可以判断出甲地温度高于乙地,乙地气流流向甲地,A、C错误。
16.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丁地为高压,丙地为低压,结合图中信息,飞机所在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侧指向东侧,加上此处位于北半球的高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右偏90°左右,最终形成的风向为北风,风向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因此飞机是逆风飞行。故选C。
17.答案 (1)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对流旺盛;(2分)近地面的水汽、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2分)
(2)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对流运动弱,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2分)平流层中存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的生存和发展。(2分)
(3)高层大气是部分人造卫星、航天器的运行场所;(2分)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2分)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够阻挡大多数宇宙粒子和射线,保护地球生命安全;(2分)高层大气中的流星、极光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分)
解析 (1)成云致雨的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作为凝结核的杂质和空气上升降温。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对流运动的形成;近地面的水汽、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2)平流层下半部分温度随高度变化很小,而上半部分由于臭氧密度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显著增加,形成了上部热、下部冷的特点,因而不易形成对流,故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再加上该层水汽和杂质很少,无云雨现象,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同时,臭氧可以吸收大量紫外线,也可以防止过量紫外线危害生物安全,保护地球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3)解答本题时,获取图中的有效信息是关键。图中显示,有人造卫星、航天器等运行在高层大气中;同时流星和极光现象也发生在高层大气,形成重要的旅游资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层大气中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同时电离层能够对大多数宇宙粒子和射线起阻挡作用,从而保护地球生命安全。
18.答案 (1)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可以进入温室;(3分)而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地面辐射能量很少能透出温室,使能量保存在温室中,导致大棚内气温高。(3分)
(2)在大棚内洒水,可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3分)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作用(或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3分)因此有助于保温。
(3)温室大棚与自然状态相比,大棚保温作用强,棚内昼夜温差小,(3分)蔬菜的糖分积累少,积累的营养物质少,(3分)故蔬菜质量较差。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以穿过塑料薄膜或玻璃,使得大部分太阳辐射进入温室,使温室内部地面升温;而温室内部地面升温后会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而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其穿透能力差,难以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到达外界大气中,使热量得以保存在温室中,导致大棚内气温高。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降温速度较慢,在大棚内洒水可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大棚内夜间降温减慢;由于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较强,夜间大棚内的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棚内的大气逆辐射作用(或大气的保温作用),从而有助于大棚内部保温。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室大棚与自然状态相比,大棚内的保温作用强,使得棚内昼夜温差小,蔬菜的糖分积累少,积累的营养物质少,故蔬菜质量较差;而自然状态下,昼夜温差较大,蔬菜受昼夜温差的影响可积累较多的养分和糖分,从而使得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质量好于大棚内。
19.答案 (1)绘图如下:(每个箭头1分,等压面2分,共6分)
(2)13时左右。(2分)
理由:此时海洋与陆地的温差最大,(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2分)所以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最显著。
(3)白天的海陆温差比夜间大,形成的海风比陆风风速大;(2分)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与海风叠加,加大了海风风速;(2分)海风来自洋面,洋面摩擦力小,风速较大。(2分)
解析 (1)依据图中信息,近地面海洋上等压面高于陆地,说明海洋为高压,陆地为低压。而高空的等压面凸出方向应与近地面相反,故陆地上空等压面向上凸出,海洋上空等压面向下凹陷。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在近地面,气流由海洋流向陆地,在高空,气流由陆地上空流向海洋上空;海洋上气流下沉,陆地上气流上升。
(2)海陆间温差越大,气压差就越大,风力也就越大,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也就越显著。图中显示,在13时左右,海陆间的温差最大,说明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最显著。
(3)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等。图中显示,白天海陆温差大于夜晚,说明白天海陆间气压差大,且白天吹海风,故海风风力较大;海风来自海洋,洋面摩擦力较小,因此风速较大。另外,由于城市面积不断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与海风叠加,也加大了海风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