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7: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日凌晨,在大洋彼岸南半球上演了一次日环食天象。日环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太阳中心被遮挡、边缘明亮的现象。下图为日环食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图中天体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2.日环食发生时(  )
A.太阳黑子数减少,天气异常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C.太阳耀斑活动增强,产生磁暴  
D.太阳风变得强劲,产生极光
  近地面风力较小或无风条件下,大气中细沙、尘土飘浮在空中,易形成浮尘天气。2024年3月28日,我国天津、山东等地出现浮尘天气,其中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出现。下图示意浮尘天气下地球表面的辐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浮尘天气所发生的大气层(  )
A.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  B.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
C.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D.适合航天飞机平稳飞行
4.在浮尘天气的影响下,该日天津、山东等地(  )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D.大气反射增强
  下图为黑龙江省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近年来出现内涝、地面沉降等水环境问题。下图为该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水循环各环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图中代表地表径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关于该城市水循环运行,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水循环与人工水循环互不影响  
B.整个运行过程中只参与陆上内循环
C.透水地面增多会导致城市内涝严重  
D.过度抽取地下水可能引发地面沉降
9.为缓解该城市水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排水管网建设  B.全面发展节水农业
C.禁止开采地下水源  D.减少天然水域面积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呈现了浙江宁海钱塘江边瑰丽的“潮汐树”景观(下图),“潮汐树”由一条条潮沟组成。江边泥沙质潮滩有明显的坡度,落潮后期潮滩表面很薄的水向低洼处汇集,形成许多汇入主径流的小径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潮汐树”的(  )
A.潮沟是涨潮时侵蚀形成的  B.潮沟是退潮时堆积形成的
C.“树冠”朝向岸边  D.“树冠”朝向江中
11.农历每月初七到十五,“潮汐树”的变化是(  )
A.向陆地方向生长  B.向江海方向生长
C.向陆地方向萎缩  D.向江海方向萎缩
  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时受山地阻挡,且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图甲、图乙分别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某河段的爬升沙丘景观及其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雅鲁藏布江该河段流速缓慢,致使江心沙洲广泛发育。该河段流速缓慢的原因是(  )
A.海拔高  B.河谷宽  
C.沙障多  D.河道直
13.推测图中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
A.丰水期的江心沙洲  B.山坡滚落的砂石  
C.枯水期裸露的河滩  D.植被稀少的山坡
14.一般情况下,爬升沙丘平缓面从底部到顶部,沙粒粒径(  )
A.大小混杂  B.不断变小  
C.不断变大  D.没有变化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我国云南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②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
③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mm以上,且暴雨日数多
④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为有效评估某次泥石流的影响范围及损失,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遥感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该地区年降水量450mm左右,年蒸发量1 700mm左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 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 920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气象站监测到该地雨季(夏季)多夜雨。
材料二 纳木错区域图(图1)和a气象站一年中不同月份降水统计图(图2)。
(1)从大气受热的角度分析纳木错夏季夜雨对当地气温的影响。(3分)
(2)分析纳木错湖区蒸发强烈的原因。(10分)
(3)从城市风角度分析白天当雄西侧湖陆风的强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几内亚湾位于非洲大陆西部海岸之外,与大西洋相连,北有尼日尔河、东有刚果河等大河汇入。如图示意几内亚湾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1)描述几内亚湾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特点。(3分)
(2)分析几内亚湾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
(3)几内亚湾渔业资源丰富,分析该海域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在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丹霞山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谷内山谷风显著。丹霞梧桐为其特有物种,喜光、耐旱、耐贫瘠,一般分布在阳坡的崖壁地带。图甲示意丹霞山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图乙为丹霞山围合的沟谷示意图。
(1)简述河流侵蚀导致丹霞山崖壁后退的变化过程。(4分)
(2)结合丹霞梧桐的生长特性,分析崖壁地带的土壤特征。(8分)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乙中添加箭头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4分)
答案全解全析
1.C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月球、地球、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系又从属于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所以不包含图中天体(太阳、月球)的是河外星系。故选C。
2.B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挡住了大部分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正确;日环食对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没有影响,也不会引起地球上的磁暴现象,A、C、D错误。
3.C 由材料可知,浮尘出现在近地面,应位于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C正确;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并不是平均高度,B错误;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绝大部分的太阳紫外线,A错误;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强烈,不适合航天飞机平稳飞行,D错误。
4.D 当近地面出现浮尘时,对流层大气中的杂质增多,大气反射和大气逆辐射增强,B错误、D正确;浮尘会增强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A、C错误。
5.A 读图可知,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A正确;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B错误;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C错误;山谷冬季日温差约为10℃,夏季日温差约为12℃,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D错误。
6.C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使谷地气温下降幅度大,致使温度更低,C正确;山谷地形闭塞,空气流通慢,升温慢,降温也慢,A错误;山谷夜间吹山风,B错误;谷地多夜雨,夜间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应该较强,降温应该较慢,D错误。
7.C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由水蒸气产生并且指向城市,应为降水;乙由透水地面形成并且能够被人工抽取,应为地下径流;透水路面经过丁形成地下径流,故丁应为下渗;丙由不透水地面形成并且指向河道,且通过蒸发形成水蒸气,应为地表径流。综上所述,选C。
8.D 读图可知,自然水循环与人工水循环叠加,共同影响了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水循环环节,A错误;整个运行过程联系了陆地与海洋,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B错误;透水地面增多,会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可减轻城市内涝,C错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严重的还会导致地面塌陷和沉降,D正确。
9.A 由材料可知,该城市水环境问题表现为内涝、地面沉降等。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可以加快城市排水,有利于缓解内涝,A正确;农业一般分布在农村,故发展节水农业对缓解该城市水环境问题影响小,B错误;禁止开采地下水源可能会导致城市水资源短缺,不利于维持社会稳定,C错误;减少天然水域面积,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会减弱,反而会加剧城市内涝,D错误。
10.C 涨潮时海水将海底泥沙搬运至海边,由于海岸坡度(上坡)的影响,海水流速逐渐下降,促进泥沙淤积,形成潮滩;而落潮时海水向离岸方向流动,落差加大,流速加快,在滩面上进行冲蚀,形成潮沟。由材料“形成许多汇入主径流的小径流”可知,这些小径流汇入主径流,扩大了“潮汐树”的规模和长度,所以“潮汐树”的潮沟是退潮时潮水侵蚀形成的,A、B错误。潮沟类似于河流的坡面冲沟,再结合材料可知,其形状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汊朝向陆地,所以“树冠”朝向岸边,C正确、D错误。
11.A 根据潮汐的变化规律可知,农历初七出现小潮,农历十五出现大潮,农历从初七到十五潮汐现象越来越明显,即涨潮时淹没的陆地面积越来越大。根据上题分析中“潮汐树”的形成过程可知,涨潮时淹没的陆地面积越大,“潮汐树”越向陆地方向生长,A正确。
12.B 读图可知,雅鲁藏布江在该河段的河道较为宽阔,因此水流速度较慢,B正确;海拔高与流速的快慢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沙障多是流速慢的结果,不是原因,C错误;图示河段较为弯曲,D错误。
13.C 江心沙洲丰水期时被河水淹没,不能成为沙丘的沙源,A错误;山坡滚落的砂石颗粒较大,难以被风吹起,不是沙丘的沙源,B错误;枯水期裸露的河滩缺乏植被的保护,会成为沙丘的沙源,C正确;植被稀少的山坡颗粒物也较大,不能为沙丘提供沙源,D错误。
14.B 爬升沙丘是风吹起河漫滩、沙洲等处的沙源物质并向前搬运,在遇到山坡、植被等地物时受阻导致风速下降而沉积下来形成的。读图可知,从底部到顶部,坡度抬升,风力减小,搬运能力减弱,颗粒物粒径不断变小。故选B。
15.D 易发泥石流的条件主要包括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和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我国云南山高坡陡,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云南处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mm以上,且暴雨日数多,加之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易发生泥石流;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破坏了地表植被,也会促进泥石流的发生。故①②③④正确,选D。
16.B 评估泥石流灾害损失需借助遥感技术获取受灾区域范围,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数据处理,大致分析出受灾面积,并评估灾害损失,B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等,A、C、D错误。
17.答案 (1)夏季夜雨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或大气保温作用),使夜间气温较高(或升高)。(3分)
(2)湖泊水量充足;(2分)高原海拔高,光照强,蒸发强烈;(2分)光照强,白天地表温度高,蒸发强烈;(2分)风力大,蒸发强烈;(2分)气候干燥,蒸发强烈。(2分)
(3)白天湖泊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盛行湖风;(2分)城市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2分)当雄西侧城市风与湖风风向一致,使湖风加强。(2分)
解析 (1)夜雨可使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大,可以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从而提升了夜间的气温。
(2)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等,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强,白天气温较高,蒸发强烈;青藏高原地区风力较大,蒸发量大;青藏高原降水少,空气干燥,空气湿度小,有利于地表水的蒸发;另外,纳木错面积大,也是蒸发强烈的原因之一。
(3)图中显示,当雄位于纳木错的东部,受湖陆风和城市风的共同影响。在白天时,湖泊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吹湖风,当雄吹偏西风;当雄城区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在当雄的西侧,其湖风和城市风风向一致,使得湖风加强。
18.答案 (1)以河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3分)
(2)大量径流汇入海洋使该海域盐度降低;(3分)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3分)
(3)纬度低,水温高;(2分)靠近近海大陆架,光合作用强;(2分)河流汇入带来的养分丰富;(2分)沿岸有上升流,大量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以河口为中心,表层海水盐度自近海向外海递增,靠近刚果河、尼日尔河河口海区,盐度较低。
(2)读图可知,靠近刚果河、尼日尔河河口海区盐度较低,这是由于有大量径流汇入海洋使该海域盐度降低,同时距河流入海口越近的海区,受径流影响越大,接纳的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
(3)该海区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水温高,利于鱼类生长;海岸附近靠近近海大陆架,水域深度较浅,光合作用强,利于海洋生物生长;北有尼日尔河、东有刚果河等大河汇入,带来的养分丰富;该地区盛行偏东风,沿岸有上升流,大量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19.答案 (1)河流侵蚀导致丹霞山崖壁底部岩石被侵蚀(形成凹槽);(2分)失去支撑的上部岩石发生崩塌,最终使崖壁整体后退。(2分)
(2)崖壁地带坡度陡,土壤发育困难,土层较薄;(2分)易受侵蚀,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等含量低,土壤贫瘠;(2分)坡度陡,土壤保水能力弱;(2分)位于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土壤水分蒸发快,土壤含水量较低。(2分)
(3)绘图如下:(每个图2分,共4分)
解析 (1)图甲中河流右侧为凹岸,水流速度快,河流的侵蚀作用强,致使丹霞山崖壁底部岩石不断被侵蚀,上部岩石裂隙发育,上部岩石失去支撑后,受重力作用影响发生崩塌,最终使崖壁整体后退。
(2)由材料可知,崖壁地带的丹霞梧桐,具有喜光、耐旱、耐贫瘠等生长习性,说明丹霞梧桐适应该处土壤特点,故由此可以得知,崖壁地带的土壤具有贫瘠和干燥的特点。崖壁地带坡度陡,受流水侵蚀和重力作用,土壤发育困难,土层较薄;有机质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坡度陡且土层薄,保水性能差,再加上阳坡光照强,蒸发量大,土壤干燥。
(3)白天山顶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谷底升温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由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晚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