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7: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诗人通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能代表“长江东逝水”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  B.③  C.⑤  D.⑧
2.我国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4年5月26日下午至27日,合肥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在27日的一场暴雨中,合肥市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水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侵袭。下面图1为合肥市区被淹没的景观图,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图2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环节增强  B.②环节增强  
C.④环节增强  D.⑦环节减弱
4.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
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波斯湾海域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水潮差(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相邻高潮位与低潮位间的差值)为1.5~3.5米。下图示意某年8月份波斯湾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波斯湾西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
A.海域较封闭  B.降水稀少
C.地表径流稀释  D.蒸发旺盛
6.下列关于波斯湾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潮时有利于船舶进港  B.一天中存在四次海水的涨落
C.潮差越小其发电量越大  D.其形成与月球引力密切相关
  2024年10月,海南省举办冲浪锦标赛,吸引了众多队伍参赛。下图为当天比赛现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参赛者冲浪比赛时主要利用的海洋资源与海水运动形式分别是(  )
A.海洋空间资源、波浪  B.海洋空间资源、潮汐
C.海洋生物资源、波浪  D.海洋生物资源、潮汐
8.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波浪具有周期性涨落特征  B.洋流可以减慢海水净化速度
C.潮汐具有稳定流速和流向  D.洋流对沿岸气候有一定影响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下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该月最可能为(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10.影响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势起伏  C.海陆分布  D.气候差异
11.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M群岛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由(  )
A.近海向外海递增  B.西南向东北递增
C.东南向西北递减  D.赤道向南北递减
13.M群岛气候凉爽干燥,是因为(  )
A.海拔较高  B.寒流经过
C.纬度低   D.远离大陆
14.下面四幅图中,符合该海域海水盐度垂向变化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千米,增加海岸线720千米,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主题公园等。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空间资源
16.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  ②改变海流运动
③破坏沿海红树林生长  ④改变海岸地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0年7月初,安徽歙县遭遇一轮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积水严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 477 mm。歙县水系发达,新安江穿城而过,曲折东南流,流入千岛湖,最终注入东海。下图为歙县水系示意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此次歙县积水难以下渗的原因。(6分)
(2)从新安江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角度,列举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4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植被覆盖率高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潮差是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相邻高潮位与低潮位间的差值。潮差大小受引潮力、地形、海湾轮廓等条件的影响,随时间及地点而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杭州湾与长江口平均最低潮位差别不大。下面分别为杭州湾平均高、低潮位等值线图和长江口某时段潮差分布图。
(1)分析长江口潮差远小于杭州湾的主要原因。(6分)
(2)比较长江口与杭州湾潮差分布的东西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3)说明杭州湾潮差大的有利影响。(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每到冬季,小黄鱼会从甲海域大渔场前往乙海域越冬。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部分海域。
(1)比较甲、丙两海域盐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6分)
(2)分析乙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4分)
(3)从河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甲海域大渔场的形成原因。(4分)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答案全解全析
1.C 2.B 3.C 4.B 5.C 6.D 7.A 8.D
9.C 10.A 11.C 12.A 13.B 14.B 15.D 16.B
1.C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水汽输送,③为海水蒸发,⑤为地表径流,⑧为地下径流。“长江东逝水”描述了长江干流整体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海洋,属于地表径流,故选C。
2.B 水循环的活跃程度主要取决于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过程。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由于气温高,蒸发旺盛,同时夏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导致全国范围内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夏季的高温和频繁降水使得蒸发量与降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加之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增多,进一步加速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此外,夏季的径流量大,河流水位上涨,这也反映了夏季水循环的活跃程度较大。相比之下,春秋季降水较少且蒸发量较低,河流径流量小,冬季则因低温蒸发较弱,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均较小。因此综合分析,我国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
3.C 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说明地表积水较多,会导致⑦陆地蒸发环节和④地表径流环节增强,C正确、D错误;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①环节和②环节影响较小,A、B错误。
4.B 有些地球水体更新速度较慢,例如冰川等,而且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水体总储量的很小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水体被污染之后很难净化,所以需要节约用水,①错误;水循环过程发生了热量交换,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正确;由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等环节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堆积等作用,因此水循环会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③正确;水循环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是唯一纽带,④错误。故选B。
5.C 结合图示可知,波斯湾西北部有河流汇入,河水对海水有稀释作用,导致波斯湾西北部表层海水盐度自河口处向外海呈递增趋势,C正确。
6.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因此潮汐的形成与月球引力密切相关,D正确;高潮时,水深较深,利于船舶进港,A错误;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因此一天中共有两次海水涨落,B错误;潮差越大,海水流量越大,发电功率越大,发电量越大,C错误。
7.A 海上冲浪主要借助的是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海浪的能量,在海面上滑行,并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利用的是海洋空间资源,其海水运动形式为波浪,A正确。
8.D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A、C错误;洋流可以扩大海洋污染范围、加快海水净化速度,B错误;洋流对沿岸气候有一定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D正确。
9.C 读图可知,图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洋表层水温高于南半球中高纬度,据此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故选C。
10.A 读图可知,图中海水等温线大致平行,呈东西走向,受太阳辐射影响,低纬地区水温高,高纬地区水温低,A正确。
11.C 读图可知,甲洋流位于北美洲西海岸附近海域,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故选C。
12.A 据图可知,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从近海处的15℃增加到外海处的25℃,说明表层海水温度由近海向外海递增,A正确;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C错误;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并未自赤道向南北递减,D错误。
13.B 图示M群岛处洋流从水温低的区域流向水温高的区域,即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因此M群岛气候凉爽干燥,B正确;图中并未显示M群岛的海拔信息,且一般面积小的群岛海拔比较低,A错误;纬度越低,气温应越高,C错误;远离大陆一般不会气候干燥,D错误。
14.B 结合图中纬度可知,该海区位于中低纬度,其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到一定深度处变化不大,②图符合题意,B正确。
15.D 海上人工岛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陆的一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故D正确。
16.B 根据如下分析可知,B正确。
调用知识 分析 结论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 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建在水域较浅的区域,此区域海洋生物较多 人工岛会挤占海洋生物栖息地,不利于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①错误
海流受陆地阻挡,方向会发生变化 人工岛会改变海流运动,②正确
红树林一般沿海岸线分布 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增加了海岸线,对沿海红树林影响较小,③错误
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增加了海岸线 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会改变海岸地貌,④正确
17.答案 (1)持续多日降水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渗;(2分)城市路面硬化面积大,下渗难度大;(2分)此次暴雨降水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2分)
(2)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增加蒸发)、增加降水、减少地表径流。(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降水强度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大,流速快,下渗少;城市路面硬化面积大,下渗难度大;此外,此次持续性的降水导致土壤过湿,地下径流已达饱和状态,积水难以下渗。
(2)根据材料可知,歙县位于新安江水库的上游地区,该地的众多河流最终注入新安江水库,所以新安江水库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输入;与库区周边比较,新安江水库地势较低,雨季时库区周边的降水下渗,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汇入水库;此外,水库上方的降水能直接进入水库。
(3)植被覆盖率提高以后,降水时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植被覆盖率提高,蒸发、蒸腾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湿度增大,有利于降水增加。
18.答案 (1)长江口开口及水道远小于杭州湾,导致其高潮位较低;(2分)长江口岛屿占长江口宽度的比例远远大于杭州湾,长江口岛屿对潮汐的阻挡作用较强,导致其高潮位较低;(2分)杭州湾与长江口平均最低潮位差别不大。(2分)
(2)差异:长江口潮差由东向西逐渐减小;(2分)杭州湾潮差由东向西逐渐增大。(2分)
原因:长江口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2分)杭州湾潮水上溯过程受喇叭状海湾影响,潮位不断抬高。(2分)
(3)(西部)高潮时气势壮观,利于发展旅游业;(2分)高潮时潮位高利于船泊入港;(2分)潮差大利于潮间带采集和养殖;(2分)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2分)
解析 (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潮差大小受引潮力、地形、海湾轮廓等条件的影响,随时间及地点而存在明显差异。长江口开口以及水道远小于杭州湾,导致其高潮位较低;同时,长江口岛屿占长江口宽度的比例远远大于杭州湾,因此,长江口岛屿对潮汐的阻挡作用较强,导致其高潮位较低;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杭州湾与长江口平均最低潮位差别不大。因此,长江口潮差远小于杭州湾。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长江口潮差由东向西逐渐减小,而杭州湾潮差则由东向西逐渐增大。主要原因在于长江口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受岛屿阻挡,导致能量消耗较大,从而由东向西潮差逐渐减小;而杭州湾潮水在上溯过程中受当地特殊的喇叭状海湾的影响,潮位不断抬高,潮差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杭州湾潮差较大,在高潮时气势壮观,吸引游客观赏,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高潮时潮位高,有利于船舶入港;潮差较大,使得潮间带范围较广,有利于采集和养殖;潮差越大则潮水落差越大,有利于进行潮汐发电。
19.答案 (1)甲海域盐度高于丙海域。(2分)原因:丙海域位于长江入海口,河流径流量大,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2分)甲海域距河流入海口较远,盐度较高。(2分)
(2)乙海域受陆地影响小,(2分)暖流经过,(2分)水温较高,适合越冬。
(3)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2分)寒暖流在此交汇,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丙位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受入海径流的稀释作用影响明显,盐度较低;而甲海域西侧为钱塘江入海口,钱塘江水量较长江小,对海水盐度的稀释作用较弱,同时甲距离钱塘江入海口较远,受河流影响较小,盐度较高。因此甲海域盐度高于丙海域。
(2)冬季陆地降温快,乙海域距离陆地较远,受陆地温度影响较小,水温较高;读图可知,沿岸有南下的寒流流经,且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沿岸寒流势力较强。而乙海域有暖流经过,水温较高,适合越冬。
(3)读图可知,甲海域靠近长江和钱塘江的入海口,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寒暖流在此交汇,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因此,甲海域形成大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