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3: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到1932年最严重,国内市场萎缩,所以为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向中国大量销售商品;B项从1931年开始、C项是从1927年到1937年、D项是在1946年,时间都不符合要求,选A。
【答案】 A
2.美国总统胡佛不愿意采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是因为他认为(  )
①政府干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措施
②美国的繁荣是永恒的,危机是暂时的
③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改变
④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胡佛不愿意采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主要还是源于对市场经济万能的迷信。
【答案】 A
3.罗斯福“新政”初期,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  )
①失业严重 ②物价高涨 ③股市低迷 ④美元贬值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1929年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美国大批银行倒闭,股市崩溃,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本题四个选项中符合当时现状的是①③两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4.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应该是有利于发展外贸,A项、C项和D项是针对国内调整生产关系和民生,只有B项是对外贸易,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B
5.20世纪30年代,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www.21-cn-jy.com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C.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案】 B
6.1934年6月通过的美国《贸易法》规定: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可根据总统的决定,双方互相降低税率50%。这种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依法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
B.降低税率开放国内市场
C.刺激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D.以最惠国待遇吸引外资
【解析】 关税降低意味着更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 C
7.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为摆脱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缓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故选B。
【答案】 B
8.以下是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的第四点:“只有本民族的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纳粹党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民族主义倾向 B.沙文主义倾向
C.资本主义倾向 D.社会主义倾向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联系希特勒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知识点,可知答案为A。
【答案】 A
9.1940年10月日本军事检阅时,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向裕仁天皇行鞠躬礼(如图)。有人认为,真正的权力天平却正好相反。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21cnjy.com
A.当时日本的外交重点是对外进行战争
B.当时日本的政局已为军部所左右
C.当时东条英机已在国内享有较高威望
D.当时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军事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基础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是“1940年”。其实早在1936年日本就已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因此在1940年时,日本政局早已为军部法西斯势力所左右。21教育网
【答案】 B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比较问题的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德国不同于日本的地方。用排除法把相同的排除,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C为德国所特有的,故选C。21·cn·jy·com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批失业和半失业工人,饥寒交迫,被抛上街头,各城市“贫民窟”迅速扩展,以破铁皮和木板搭成的胡佛小屋鳞次栉比。胡佛被称为“饥饿总统”,胡佛声称救济失业是政府的耻辱,不过他却拨出巨款给垄断公司以支持他们免于破产。2-1-c-n-j-y
材料二 美国法西斯的威胁也一度增长,新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老牌的恐怖组织“三K”和“美国军团”迅速扩大。1930年5月,众议院通过成立“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集中破坏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势力,使法西斯势力一时甚为猖獗。【来源:21cnj*y.co*m】
——以上选自彭树智《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国采取什么措施抑制了它?
(3)面对同样的灾难,德、日两国又是如何应对的?
【答案】 (1)材料一描述的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2)材料二说明了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来抑制。
(3)德、日两国建立独裁政府,实行法西斯统治,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十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这是欧洲和世界第一流的军队,德意志已经真正复兴了,万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仅二十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汉子!(全体欢呼,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  21*cnjy*com
——希特勒演说词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已规定,德国不得在莱茵河左岸、也不得在右岸50千米地带拥有防御工事或军队。希特勒违背这一规定的做法是一次最具战略意义的行动:法国联盟体系以法国军队易进入中欧为基础;随着莱茵兰的被重新占领和立即动工的齐格菲防线防御工事的建立,法国不再易进入中欧。法国被切断了与其盟国的联系,而德国的力量却大大增长,因为它的命脉不再因非军事化的莱茵兰而处于易受伤害的境地。总之,希特勒对莱茵兰的突然行动意味着彻底打破了欧洲军事和外交上的势力均衡。【版权所有:21教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为什么利用《凡尔赛和约》向德国人进行宣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特勒在欧洲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其影响怎样。
【答案】 (1)因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以此进行宣传,比较容易引起德国人们的共鸣。www-2-1-cnjy-com
(2)军事行动: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影响:打破了凡尔赛体系后欧洲的暂时均势局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出处:21教育名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1)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根据上文概括指出它的主要目的。
(2)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右图是1944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注:图中文字意思为不要投Roosevelt的票,或不要选择Roosevelt。)2·1·c·n·j·y
(3)图中两人分别代表哪两个国家?请说明理由。
(4)他们为何提出“DON'T VOTE FOR ROOSEVELT!!!”这种要求?
(5)与Roosevelt所执行的政策相比,图中人物推行政策的最鲜明特点是什么?
【解析】 本题由漫画切入,培养观察图片、获取关键信息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内容实际上是面对危机打击资本主义国家所选择的不同方式和道路。第(1)问,从出自“罗斯福”的“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中可知,“战争”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其“特点”与“目的”。第(2)问,是在承接解答第(1)问的基础上,考查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影响。解答第(3)(4)(5)问时,必须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整合答案。
【答案】 (1)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德国、日本。根据纳粹标志(希特勒形象、十字标志)和太阳标志(追随希特勒、军帽)。
(4)他们为法西斯统治的代表,而罗斯福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坚定维护者。
(5)对内独裁,对外扩张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