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4: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原因
(1)危机的爆发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美国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购买力降低。
(2)______的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概况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__________证券交易所出现了抛售股票的狂潮,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美国经济陷入绝境,经济危机爆发。
(2)危机来势迅猛,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
(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工人大批失业,各国普遍出现了群众运动,________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人民生活困苦;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________战、市场战愈演愈烈。
(3)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________”,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________,并使美国摆脱了危机,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
①德国在一战后丧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国内市场狭小,再加上严重依赖________资本,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政府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倾向建立独裁政府。
②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借助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大肆活动,利用德国社会对《____________》存在的普遍不满情绪,煽动极端__________情绪,使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军方大受鼓舞。
(2)建立
①1932年,纳粹党在__________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②1933年,总统____________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扩张
①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____________》,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________________。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
①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__________狭小,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社会严重动荡。
②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法西斯势力,一些军官利用日本社会对__________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极力鼓吹对外扩张。
(2)建立:1936年,____________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统治措施
①对内:禁止工人________,限制人民自由。
②对外:积极对外扩张,将“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_________发展”,定为日本的基本国策;1937年,____________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1.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的虚假繁荣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知识点二 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知识点三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4.TIF"
\
MERGEFORMAT
5.在希特勒出任总理后,德国政府要求所有犹太人必须佩戴显著的标志(见右图),这种做法(  )
A.提高了犹太人的社会地位
B.缓和了德国的民族矛盾
C.稳定了德国的社会秩序
D.是对犹太人的公开歧视
6.德国法西斯上台前,宣扬“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这说明(  )
A.法西斯势力打出社会主义旗号以拉拢工人
B.法西斯势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法西斯势力打出民族主义旗号以蛊惑人心
D.法西斯势力与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一致
知识点四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7.二战时期,同日本作战的美军在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日本军部首脑将为挑起的这场战争负责。”当时日本的军部(  )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5.TIF"
\
MERGEFORMAT
①左右着日本的政局 
②是指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 
③全面对政府负责 
④是日本法西斯政策的推动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
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③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④信奉专制统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对此极为不满,越来越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
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大肆活动,他们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的不满情绪,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希特勒宣称: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有权统治全世界;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种族,应该被消灭,使日耳曼人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宣称要向法国报复,再消灭苏联,在欧洲建立起一个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23.TIF"
\
MERGEFORMAT
希特勒在进行战争宣传
材料三 亚洲的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工人失业、农民破产、职员减薪,造成严重社会动荡。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在日本的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其中的一些军官利用日本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二,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2)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方式。
(3)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阅读下列表格:
党派名称
政治态度
大选后在议会中所占席位
1928.5
1930.9
1932.1
1932.7
1933.3
德国社会党
反法西斯
54
77
100
89
81
德国共产党
反法西斯
153
143
121
133
120
德国中央党
中间派
62
68
70
75
74
德国民主党
中间派
25
20
2
4
5
德国人民党
中间派
43
30
11
7
2
德国民族人民党
亲法西斯
73
41
52
37
52
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法西斯党
12
107
196
230
288
总席位
491
585
608
608
648
——据日本《新世界》1981年改订版提供的数字
回答:
(1)根据1928年5月大选后议会中各党派力量对比,概括当时德国政治力量对比的特点。
(2)分析1930年9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3)1928年至1933年间,德国频繁的大选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纳粹党势力猛增的原因。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1)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 (2)投机
2.(1)华尔街 (2)资本主义世界
3.(1)法西斯 (2)关税 (3)新政 干预
二、1.(1)①美国 垄断资产阶级 ②凡尔赛和约 民族主义 (2)①国会 ②兴登堡 (3)①凡尔赛和约 ②莱茵非军事区
2.(1)①国内市场 ②军部 政党政治 (2)广田弘毅 (3)①罢工 ②南方海洋 近卫文麿
对点训练
1.D [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出①的内容是错误的,将带①的选项排除,答案一目了然。]
2.B [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为解决危机,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同时带来的就是企业倒闭,失业剧增。因而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历史事实,故正确答案为B。]
3.B [美国立法提高进口税,这实质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在当时的情况下,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4.B [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西方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以图转嫁危机。]
5.D [希特勒宣扬种族优劣论,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而犹太族是劣等民族,应该被消灭。让犹太人佩戴专门的标识,就是对犹太人的公开侮辱和歧视。]
6.C [民族优越论是法西斯势力蛊惑人心的手段,通过欺骗宣传,法西斯势力获得了德意志民族各阶层的广泛信任,从而赢得了大选,取得了统治地位。]
7.D [日本的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它根本不对政府负责。因此,③的叙述是错误的。]
8.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德、日法西斯化的概况。军部是日本独有的法西斯机构,因此凡是带②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这样就可以将A、D两项排除。比较B、C两个选项,只需确定①是否正确即可。两国都是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所以军事工业一直是它们发展的重点。]
综合运用
9.(1)经济危机的打击;垄断资产阶级倾向建立独裁政权;纳粹党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2)原因: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军部法西斯势力的要求。方式: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及对外扩张等形式建立。
(3)分别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
解析 第(1)、(2)问主要考查了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学生回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第(3)问比较容易回答。
10.(1)法西斯势力较小,反法西斯力量占绝对优势。
(2)共产党席位下降快和纳粹党席位增长快;反映了德国阶级矛盾尖锐,政治危机严重。
(3)政治危机严重,政局不稳。原因在于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原因:打出民族主义招牌,进行欺骗宣传;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解析 回答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材料中各个时间段数字的变化;二是把其变化与当时德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结合起来,这样就不难找到变化的根源。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新政的途径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则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你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较稳固。在危机面前,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以逐步克服危机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摆脱危机。
(2)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稳固。由于在国家统一时采取了王朝战争的方式,封建势力在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遇到大危机,在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了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的方式,以摆脱危机。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要点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的激化;股票投机制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的崩溃成为大危机来临的信号。
(2)影响: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将危机转嫁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关税战等经济战;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2.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何异同?
答案要点 (1)相同点:①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②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③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2)不同点:从过程看,德国先建立法西斯专政,然后发动世界大战;日本则先发动侵略战争,然后建立法西斯专政。
从核心看,德国的法西斯势力是以希特勒为领袖的纳粹党;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则集中体现为军部势力。
从方式看,德国纳粹党欺骗群众,讨好军队,勾结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是民主之路;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则通过政变、恐吓等手段逐步迫使政府让步,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
从特点看,德国法西斯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短;日本法西斯势力则派系斗争激烈,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长。
二、学习延伸
在以上材料中,作者从哪些方面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为侵略行径辩护的荒谬之处。
答案要点 (1)作者认为,由于美国、苏联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侵占中国东北等地区。九一八事变发生有许多具体原因,因此,不能认为这一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2)按照作者的逻辑,似乎日本侵略中国十分有理。这是一种强盗逻辑,也是一种十分荒谬的逻辑。日本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别国利益的基础上,不能通过侵略扩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本过去这样做是错误的,今后如果还这样做仍然是错误的。坚持这一强盗逻辑的人,在今天的日本还有市场,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这也是造成在历史观问题上,日本某些人与亚洲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公认的观点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