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课件 (4)(共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课件 (4)(共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4: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民族全面抗战;
了解埃塞俄比亚军民对意大利侵略的抵抗;
简述西班牙内战的经过;
了解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感受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等国人民为抵抗法西斯侵略所作的不懈努力和英勇斗争精神。一、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特点: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特点:①以___________为旗帜,__________为基础
②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③持久抗战,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会战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争;百团大战等④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
成部分 ……一、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中国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抗战初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特点和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 ②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同时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A⑴原因战略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⑵过程⑶失利原因2、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935年一1936年)【试一试】归纳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利的原因1、埃国力弱小,武器装备陈旧及领导者在战争指导方面的失误
2、意军武器先进,施放毒气
3、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内战的爆发1936年 人民阵线组建共和国政府进行改革打击保守势力,佛朗哥叛乱2.德、意的武装干涉
(重点)(1)原因(2)西班牙内战性质的变化(重点)3.国际反应
(重点)
英、法、美“不干涉”政策苏联、国际纵队的援助4.结果1939年3月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三、西班牙内战5、特点
( 重点):A各种政治力量斗争 B由内战演变为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战争20世纪30年代各国局部反西斯战争相继失败的原因A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B 力量相对弱小
C 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统一力量
D 法西斯势力较早实现了联合
1.原因:2.过程1936年 德意协定 “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 意加入 三国轴心形成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A 在军部影响下建立法西斯专政
B 建立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
C 对内进行独裁统治
D 公开的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A20世纪30年代,下列哪一国家的国内斗争最能反映出当时国际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A.中国???? B.埃塞俄比亚
  C.西班牙? D.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说:从德国方面看,佛朗哥的百分之百的胜利并非令人称心如意。我们对继续战争和保持中立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更感兴趣。 说明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佛朗哥建立法西斯专政 B为发动世界大战作准备
C 用战争威吓英法 D保持德国在地中海的优势B二战前夕,英法美对德日意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德日意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德日意三国都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
  C.英法美三国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困扰
  D.英法美和德意日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
A希特勒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义”,其实质是
A 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 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
C 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大国
D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C3、有人说:西班牙民族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西班牙是二战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C.西班牙战争充分体现了当时各主要国际政治势力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
 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的矛盾D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
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把苏联作为首要敌人
D三国都退出国联B非 洲地 中 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 洋埃塞俄比亚地中海红
海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