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课件 (5)(共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课件 (5)(共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4: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危机,面对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哪两种解决危机的典型方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德、日法西斯对内、对外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对内:恐怖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一、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2、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联系与回顾】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⑴原因战略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⑵过程1935 意大利不宣而战,埃军民粉碎意速胜企图西方大国的纵容政策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暂时失利 1936年⑶失利原因3、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941年,在盟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分析材料一: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总人口近一千万,分属于五十多个不同的部落,部落酋长统治着部落,自成一个小王国,实行地方割据。居民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农民遭受残酷的剥削,生活极其贫困。同时,奴隶制仍然存在,每个大封建主都拥有大量奴隶,有的多达数千。只有一些家庭手工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工业。海尔·塞拉西国王改革遭到严重的阻力,成效不大。1935年,当意军发动侵略时,全国的35万军队中只有不到1万人受过新式训练,全部武器装备只有200门野战炮,500挺机枪和不能用于实际作战的13架老掉牙的飞机,很多战士手中连老式步枪都没有,不得不用大刀、长矛去同武装到牙齿的意大利侵略军作战。材料二:
毛泽东:阿比西尼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阿比西尼亚因此灭亡了。
                ——《论持久战》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分析1.内战的爆发1936年 人民阵线组建共和国政府,佛朗哥叛乱2.德、意的武装干涉⑴原因⑵表现⑶西班牙内战性质的变化3.国际反应英、法、美“不干涉”政策苏联、国际纵队的援助4.失败1939年3月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二、西班牙内战【阅读与思考】不干涉政策实质是一种什么政策?绥靖政策【想一想】德意对西班牙的侵略已经严重损害了
英法的利益,它们为何仍然一退再退?为了自身安全,企图祸水东引列举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事件中推行过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慕尼黑阴谋”等1.原因:【思考】共同的利益指什么?指: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2.过程1936年 德意协定 “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 意加入 三国轴心形成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3.影响 何谓“轴心国”?
二战前德、意、日结成的侵略集团。它们自称是“改造世界的轴心”,故名。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结成双边军事同盟,被称为“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德国又同日本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打出反共旗号,结成侵略性的国际同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三国军事政治集团正式形成。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对于法西斯势力互相支持,扩充经济军事实力,挑起并扩大二战规模起了一定作用。三国轴心集团是法西斯国家勾结反对共产主义、反对世界和平的法西斯军事侵略集团。【学思之窗】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1、全面发动战争的时机不成熟,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2、是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3、是为了蒙蔽英法等西方国家,以扩张势力  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埃塞俄比亚 1935~1936年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30年代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埃塞俄比亚地中海红
海印度洋原因:
1.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
2.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3.把西班牙变为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非 洲地 中 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 洋表现: 西班牙内战头两年德意向叛军提供的武器装备 据有关统计,在整个内战期间,德意派往西班牙的军队分别达到5万和15万人,提供的援助总额分别为5亿马克和15亿里拉。 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与思考】
什么是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是谁?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直接影响是什么?实质是什么?含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保住既得利益,自身安全,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试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向苏联的政策主要推行者:英国、法国表现:英法控制下的国联没有把重要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不禁止向交战国输出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直接影响:有利于意大利,不利于埃塞俄比亚,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绥靖政策有什么危害?1.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
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
3.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
绥靖政策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者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问题探究]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有哪些特点?
1、对法西斯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2、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都受到英法美绥靖政策的抑制,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3、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国小力弱且各自为战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未能遏制二战的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