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四章 水的运动(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四章 水的运动(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7: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水的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Ⅰ是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Ⅱ是湖泊水补给
③Ⅲ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小
④大气降水是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由统计资料可知(  )
A.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B.该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C.该河流有结冰期
D.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2020年,某科考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大漠天池”。队员们爬到沙山高处,看到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上游方向则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深潭,深潭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夹在沙漠和花岗岩岩体之间这一狭长幽深的潭水便是“大漠天池”。“大漠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约1 365米。如图示意“大漠天池”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大漠天池”的最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4.“大漠天池”的水平衡关系是(  )
A.地下水补给+降水补给=蒸发量
B.降水补给=下渗量+蒸发量
C.地下水补给+降水补给=蒸发量+径流排水量
D.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下渗量
  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是呼伦湖的唯一天然外泄通道,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大约每半年变化一次。图1示意海拉尔河流域及水文站位置,图2示意流域内4个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海拉尔河径流量出现“双峰”现象,其形成原因是(  )
A.高山冰雪融水形成春汛        B.湖泊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C.大气降水丰富形成夏汛        D.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夏汛
6.受河流补给类型影响,新开河流向由自西南向东北转为自东北向西南最可能发生在(  )
A.4、5月份        B.7、8月份    
C.10、11月份        D.1、2月份
  海洋热浪是指某海域表层海水异常增温,并持续5天或以上的现象。研究发现,海—气相互作用是海洋热浪形成的机制,海水异常增温与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有关。近年来,海洋热浪发生愈加频繁,升温更强烈,每次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也相对更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海洋热浪易形成于夏季的(  )
A.冷锋过境日        B.低压控制期
C.暖锋过境日        D.高压控制期
8.近年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洋热浪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下列属于该海域海洋热浪形成条件的是(  )
A.海水吸热减少        B.赤道上升流增强
C.东南信风减弱        D.秘鲁沿岸流增强
  龙目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北接爪哇海,南接印度洋。通过印度尼西亚的海峡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洋流被称为印尼贯穿流,其每年输送大量的西太平洋海水到热带印度洋,其中大部分经过龙目海峡。下面图甲示意龙目海峡位置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图乙示意其表层洋流流速的年变化(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印尼贯穿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太平洋海水堆积        B.东印度洋海水堆积
C.终年盛行偏北风        D.地转偏向力持续作用
10.表层洋流对龙目海峡海域增温作用最显著的时段是(  )
A.1—2月        B.4—5月
C.8—9月        D.11—12月
11.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最可能会(  )
A.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
B.减少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
C.阻碍海洋生物沿该海峡洄游
D.使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
  图甲为欧洲伊比利亚半岛水系分布图,图乙为里斯本与穆尔西亚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里斯本与穆尔西亚夏季气温不同,主要是因为里斯本  (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阴雨天气多        D.受寒流降温影响
13.伊比利亚半岛40°N南、北两侧河流显著的差异是(  )
A.南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B.北侧河流结冰期长
C.南侧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北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长白山天池区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对天池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天池为一火山口湖,从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的缺口流出,形成长白瀑布。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区地质结构与地下水流动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4.天池区各种类型的水体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浅层地下水
15.研究水量平衡可知,天池水系统的支出方式主要有(  )
①林地蒸腾    ②瀑布流出    ③水面凝结   ④天池水面蒸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环天池地表分水岭外侧的地下水可以跨越地表分水岭的限制补给天池,主要原因是(  )
A.断裂导水    B.地势高差    C.水汽输送    D.侵入岩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图为设计中的“红旗河”调水工程主体线路图,“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从横断山区处(平均海拔4 000 m)开始调水,沿途分别取道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输水到新疆。设计干线全程6 188千米,落差1 258米,全程可自流。
(1)推测可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并从陆地水体补给类型的角度解释原因。(6分)
(2)与红旗河A点上游河段相比,说出A点下游河段主要的水文特征。(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拉布拉多半岛为300~900 m的低高原,海岸线曲折交错,多峡湾,西临哈得孙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人类活动较少。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拉布拉多半岛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分析拉布拉多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12分)
(3)图中洋流对沿岸河流具有一定的影响。试举例说明。(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索马里是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国家,2023年10月下旬索马里及周边多国出现持续暴雨,引发洪水。专家认为,此次区域性暴雨和洪涝是由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两种海温异常现象综合影响造成的。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在热带印度洋海域,由印度洋东、西部海洋表面温差引起,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可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当印度洋西部的温度高于东部时,为正偶极,反之为负偶极。据监测,2023年10月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同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为正位相,强度偏强。下图为索马里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夏季,索马里东部海域的渔业资源较丰富,试分析原因。(6分)
(2)推测与同期相比,2023年10月澳大利亚降水量的多少,并说明理由。(10分)
答案全解全析
1.D 读图可知,该河流流量较大,且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故推测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根据图中河流流量曲线可知,Ⅰ出现在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错误;Ⅱ出现在夏季,是大气降水补给,②错误;Ⅲ流量小且平稳,为地下水补给,③正确;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大气降水是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④正确。故选D。
2.C 读图可知,与Ⅰ、Ⅱ汛期相比,曲线a表示的河流流量较平稳,说明大坝发挥调蓄作用,所以曲线a是修坝后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有两次汛期,春汛与气温有关,夏汛与降水量有关,B、D错误;我国东北地区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C正确。
3.D 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花岗岩岩体大量裂隙发育,利于地下水出露,地下水补给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所以其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D正确、A错误;该地降水少,冬季积雪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少,B错误;该地山体海拔较低,无冰川融水补给,C错误。
4.C “大漠天池”在沙漠中,蒸发旺盛,水位季节变化小,主要补给方式为地下水补给,沙漠中降水少,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降水补给。堰塞体由黄沙组成,所以湖水还可以通过地下外排,因此地下水补给+降水补给=蒸发量+径流排水量,故选C。
5.C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4—5月气温回升快,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即前峰,A、B错误;海拉尔河上游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增多,形成夏汛(后峰),C正确、D错误。
6.A 图示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冬季积雪量大。每年的4、5月份气温迅速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迅速增多,使得海拉尔河水位迅速上升,导致新开河流向由自西南向东北转为自东北向西南,最后注入呼伦湖,故选A。
7.D 由材料“海洋热浪是指某海域表层海水异常增温,并持续5天或以上的现象”可知,海洋热浪的表现是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冷锋过境时间较短且会出现降温天气,A错误;低压控制期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阴雨天气不利于海水增温,B错误;暖锋过境会形成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减少到达海洋表面的太阳辐射,C错误;高压控制期大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会导致表层海水升温较快,且升温持续时间长,D正确。
8.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正常年份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海水温度较低。而东南信风减弱,会使上升补偿流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从而使海洋热浪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C正确;海水吸热受海水的物理性质影响,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且海水吸热减少不利于水温上升,排除A;赤道上升流增强会增大云雨天气的出现概率,降低表层海水温度,排除B;秘鲁沿岸流属于寒流,其增强会降低表层海水温度,排除D。
9.A 南、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将海水带到西太平洋,受到陆地阻挡,海水在此堆积,使其水位升高并高于热带印度洋,因此形成自西太平洋流向热带印度洋的印尼贯穿流,A正确;印度洋海域赤道暖流以自东向西流为主,海水一般不会在东印度洋堆积,B错误;该区域受季风影响,盛行风向会发生变化,C错误;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弱,D错误。
10.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穿过龙目海峡的海水中,西太平洋堆积的海水来自赤道暖流,水温较高,对该海域有增温作用。读图乙可知,8—9月洋流自北向南流动,负值绝对值达最大,即表层洋流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流速最快,所以8—9月增温作用最显著,C正确。
11.A 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流向主要是自北向南,即从西太平洋流入印度洋,西太平洋堆积的暖水流向印度洋,会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水温,A正确;暖流有利于增加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B错误;若海洋生物自北向南沿该海峡洄游,则可以顺着洋流游动,并不一定会阻碍海洋生物沿该海峡洄游,C错误;该洋流全年大部分时段为自北向南流,不会使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D错误。
12.D 里斯本的夏季气温低于穆尔西亚的夏季气温,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都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所以海拔相差不大,A、B错误;里斯本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C错误;里斯本附近受加那利寒流影响,所以气温相对较低,夏季较凉爽,D正确。
13.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伊比利亚半岛40°N南、北两侧气候不同,北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一般没有结冰期,B错误;南侧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因此南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A正确;两侧河流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D错误。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白山天池区位于我国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较多,各类水体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C正确;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虽也能补给各类水体,但补给水量远小于大气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B、D错误。
15.C 根据材料“天池为一火山口湖,从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的缺口流出,形成长白瀑布”可知,瀑布流出是天池水系统的主要支出方式之一,②正确;天池水面广阔,在太阳辐射影响下,湖水蒸发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中,这也是天池水系统的主要支出方式之一,④正确;林地蒸腾对天池水系统影响较小,且天池海拔较高,林地蒸腾较弱,不是主要支出方式,①错误;水面凝结即水汽在接触到水面时,由于温度降低或压力变化而转化为液态水的现象,能够补给天池水,是收入方式,不是支出方式,③错误。综上,C正确。
16.A 读图可知,天池分水岭处地下断裂发育较多,地表分水岭外侧的地下水在流动时,可沿断裂产生的裂隙渗漏,且图中显示断裂大部分向分水岭内侧倾斜,所以断裂产生的裂隙能够引导地下水跨越分水岭向内侧流动,进而补给天池,A正确。存在地势高差,并不能使地下水跨越地表分水岭,B错误。水汽输送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与地下水的流动无关,C错误。侵入岩岩性致密,透水性差,若侵入岩多,则地下水更不容易透过,D错误。
17.答案 (1)夏季。(2分)
原因:红旗河取水于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河流,这些河流源头位于西南季风控制范围内,夏季降水丰富;(2分)夏季温度高,冰川融水量较大,河流径流量较大,可调入水量较大。(2分)
(2)含沙量较大;水量较小;流速较缓;水能资源较为缺乏;有结冰期。(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从横断山区处(平均海拔4 000 m)开始调水,沿途分别取道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因此红旗河可调入水量取决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的水量,这些河流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其源头位于西南季风控制范围内,夏季西南季风挟带大量水汽,降水较多;同时夏季温度较高,大量冰川融化,补给较多,因此河流径流量较大,可调入水量大。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A点下游河段途经沙漠地区,植被覆盖减少,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大;A点下游河段距离河流发源地较远,且蒸发量较大,下渗较多,水量较少;A点下游河段途经盆地和沙漠地区,地势落差减小,流速较缓,水能资源较为缺乏;A点下游河段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
18.答案 (1)春季。(2分)理由:该地区纬度高,降水以降雪为主;(2分)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入河径流增加。(2分)
(2)年降水量较多,且蒸发量小,径流量较大;(2分)多高原,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2分)纬度高,有结冰期;(2分)部分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2分)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
(3)图中洋流为寒流,(2分)受其影响,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2分)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沿岸地区河流结冰期延长。(2分)
解析 (1)由图可知,拉布拉多半岛主要位于50°N—60°N,其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400 mm以上,并且降水以降雪为主,使其冬季形成了较多积雪;春季,气温升高使得大量积雪融化,融化的积雪大量补给河流,且此时气温并不是太高,蒸发量较小,使得春季该地区河流径流量最大。
(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拉布拉多半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说明该地年降水量较多,且纬度高,蒸发量小,因此径流量较大;拉布拉多半岛为300~900m的低高原,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由于该地区气候相对冷湿,人类活动较少,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纬度高,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存在,春季气温快速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流量季节变化大。
(3)图示洋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应该为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其影响,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寒流具有降温作用,使沿岸地区降温,沿岸河流结冰期延长。
19.答案 (1)索马里东部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易形成上升流;(3分)底层海水营养盐类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可为鱼类提供饵料(3分),因而渔业资源丰富。
(2)降水量偏少。(2分)理由:厄尔尼诺现象会削弱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使澳大利亚东部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4分)印度洋正偶极出现时,澳大利亚西岸海域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4分)导致澳大利亚降水量与同期相比偏少。
解析 (1)索马里东部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在强劲的西南风影响下,索马里沿岸表层洋流沿非洲索马里半岛东岸从西南向东北流动。这种流动使得大量的表层海水迅速流走,引起深层海水迅速上升补偿,形成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底层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吸引鱼群聚集,因而渔业资源丰富。
(2)2023年10月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同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为正位相,强度偏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会削弱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即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降低,使澳大利亚东部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而印度洋正偶极出现时,印度洋东部即澳大利亚西岸海域气温低,也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干旱少雨;两种现象叠加,会加重澳大利亚高温干旱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