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 左图为漫画《荒唐的伴侣》:打扮成
新郎模样的是希特勒,而花枝招展的新娘
则由斯大林装扮,图片下方文字为“蜜月
还能维持多久?”。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复杂的国际背景: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意图通过牺牲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利益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苏联同英、法寻求保障欧洲和平的努力没有任何成果,而希特勒则希望得到苏联不背后插刀的保证,于是苏德签订了密约,世界再次走向大战的边缘。请思考:
1.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表现有哪些方面?
2.集体安全的落空与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什么关系?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概念: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
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_________,不惜
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_______国家的要求,同时企图把法西
斯祸水引向苏联的政策。姑息纵容法西斯2.表现:
(1)日本侵略中国:英法操纵下的_________迁就日本,李顿
调查团偏袒日本。
(2)意大利侵略___________: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听任
意大利运送部队和物资。
(3)西班牙内战:英、法等国采取_________政策,美国实
行“_____”政策。而一些英、美的公司暗中支持西班牙法西
斯势力。国际联盟埃塞俄比亚“不干涉”中立【知识点拨】
1.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英法受战争影响,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下降,这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2)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使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4)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
(5)希特勒打着反共产国际、反苏联的旗号,迷惑了英、法统治集团。结合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相关史实,并结合下列材料:
材料 美国政府所拥有的商船在未接到新的通知前,即日起不准向中国或日本运输任何弹药或1937年5月1日总统公告中所列举的战争工具。
其他任何飘挂美国国旗的商船若在接到新通知前企图向中国或日本运输任何公告所列举的物品,一切后果自负。
实施中立法问题维持现状。上述政府政策24小时后生效。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声明探究分析:
(1)国际联盟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持何种态度?
提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了英法操纵下的国际联盟的迁就,国际联盟偏袒和纵容日本的侵略行为。
(2)国际联盟的态度对日本的侵华行为有何影响?
提示: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本法西斯在侵略过程中灭绝人性、无所不用其极,进行大屠杀,实行“三光政策”,进行细菌战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民族灾难。(3)美国总统的声明说明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持何态度?为什么?
提示: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美国要集中精力摆脱经济危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
(4)“不干涉”政策、“中立”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为一己私利,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二、慕尼黑阴谋
1.背景:
(1)德国加紧侵略扩张,1938年3月吞并_______后又把矛头
指向_____________。
(2)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2.内容: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没有捷克斯
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把_____________割给德国的
《___________》。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等地区慕尼黑协议3.影响:
(1)_________达到顶峰。
(2)助长了法西斯_____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全面爆发。绥靖政策德国【知识点拨】
2.慕尼黑阴谋的严重后果。
(1)慕尼黑阴谋实际上为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准备了条件。苏台德区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内交通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防卫屏障,地势易守难攻,筑有被称为“小马奇诺防线”的防御工事,失去了该区,捷克斯洛伐克削弱了抵抗力量。
(2)《慕尼黑协议》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3)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希特勒看透了张伯伦等人害怕战争的心理,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便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4)慕尼黑阴谋还加深了苏联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欧洲小国看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悲惨结局,增强了同英法两国的离心倾向,有些在法西斯威胁面前投靠了侵略者,参加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有些成了1939年英、法、苏重组抗德阵线谈判中的障碍。三、集体安全的落空
1.背景:
(1)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
(2)苏联:1939年4月,构筑集体安全体系努力的谈判失败,
寻求避战自保。
(3)德国:提议苏、德和解,以避免_________。
2.标志:1939年8月,苏、德签订《_________________》。两线作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影响:
(1)对苏联:
①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②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③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划分势力范围,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2)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对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失败,绥靖政策初步破产。
(4)对世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一再受到纵容,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知识点拨】
3.美、英、法、苏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2)1935
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3)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
(4)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5)1936年3月放
任希特勒武装进军莱茵非军事区。(6)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
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7)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
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
协。(8)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吞并奥地利。(9)最典型的体现
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支持它们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10)1939年8月,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根据“慕尼黑阴谋”的相关史实并结合下列材料:
材料 1938年9月30日,四国便签订了《慕尼黑协议》,根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交给德国。捷克的两名代表只能在会议室外的隔壁房间里等待着四大国的判决。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说,占领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张伯伦对此毫不怀疑,回到伦敦下飞机的时候,还兴高采烈地声称,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去吧!” 探究分析:
(1)面对德国法西斯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过程?
提示:最初,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准备武力抵抗侵略。但英法与法西斯勾结,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压力,迫于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无奈接受了《慕尼黑协议》。(2)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提示:割占苏台德区,削弱捷克斯洛伐克的抵抗力,以便进一步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3)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为什么迫使法国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接受德国的要求?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英法两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一方面要考虑英法两国害怕德国复仇的惧战心理,又要考虑由于德国反共产国际的手法给予英法等大国“引德反苏”的幻想。提示:英法等国惧怕战争,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来一时的和平;同时希望德国能够去侵略苏联,实现他们祸水东引的想法。(4)《慕尼黑协议》能换来“一代人的和平”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慕尼黑协议》的签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无疑是一种鼓励,同时也让德国看到了英法的惧战和虚弱,这只会使得德国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2.结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相关史实。
探究分析:
(1)双方为什么要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这一条约有何恶果?
提示:苏联方面: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为了避战自保,赢得备战时间。德国:为避免以后出现两线作战局面,需要稳住苏联,让其保持中立。
恶果:条约的签订使德国解除了对东方苏联的后顾之忧,使其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2)你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何看法?
提示:苏德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牺牲他国利益的前提下划定了双方的势力范围,是利己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