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件 (5)【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件 (5)【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4:0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 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程标准
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争史实。教材研读学案一、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的沦陷
(一)德国入侵波兰
1.时间: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大举进攻。
2.影响: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过程及结果
(1)波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波军部署不当,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
(2)波军的装备十分落后,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质量无法和德国相比。
(3)德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所谓“________”的新战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华沙于9月底沦陷。
(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闪电战(二)法国的沦陷
1.背景:波兰败亡,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
2.进程
(1)确保侧翼:德军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
(2)突入法国:绕过_________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____________撤往英国。马奇诺敦刻尔克(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
(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_________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戴高乐【特别提醒】 “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体现。英法企图以妥协退让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企图祸水东移,使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两败俱伤。苏联用军事行动扩展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二、不列颠之战
1.背景: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________政策的破产;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
2.过程: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___________”。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德军集中约2 400架飞机连续不断地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重点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国军民同仇敌忾,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9月,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绥靖海狮计划3.影响:为英国扭转战局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特别提醒】 德国进犯波兰,灭亡法国,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丧失殆尽,领土安全受到直接威胁。随着丘吉尔上台执政,英国政府拒绝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采取坚决抗德方针,放弃了绥靖政策。为了更有效地抗击德国,英国积极联合美国,抛弃了张伯伦奉行的反苏政策。三、北非战场的激战
1.开辟: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_____________”。
2.东非战事:1940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发动反击,意军接连败北,第二年春天,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光荣复国,东非意军20余万人向英军投降。新罗马帝国3.北非战事:非洲战局的重点是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1941年2月,希特勒派__________率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英军战果几乎丧失殆尽,此后,双方在北非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特别提醒】 在北非战场,意大利的主要目标是夺取苏伊士运河,以切断英帝国在亚、非、澳三洲利益的生命线,所以非洲战局的重点在北非地区。隆美尔归纳综合(1)在欧洲战场上,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7月,希特勒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粉碎希特勒的“空中闪电战”计划,夜袭柏林,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3)在北非战场上,德意军队联合进攻英军,双方在北非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随着法西斯国家无止境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课堂探究讲义【探究核心问题】
一、1940~1941年,北非战局演变的特点
1.在非洲主要是意大利和英国争夺,但是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英军同德意法西斯军队作战。意大利的主要目标是夺取苏伊士运河,以切断英帝国在亚、非、澳三洲利益的生命线,所以非洲战局的重点在北非地区。2.1940年底英军展开反攻,1941年春英军帮助埃塞俄比亚复国,而意军接连失败。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参战后,德意军队发动进攻,英军遭受沉重打击,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二、不列颠之战以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能够屡次得逞的因素 (2011年山西阳朔高三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②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方面落后于德国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探究热点考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德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但在综合国力方面,仍然不如法国。④的叙述不正确,将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答案】 A针对训练 (2011年陕西宝鸡高三检测)1940年9月,法西斯德国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主要是因为(  )
A.德国在“海狮计划”实施之初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B.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同法西斯德国作战
C.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
D.德国在东西两线作战分散了进攻英国的力量解析:选C。1940年,德国主要是集中力量在西线发动进攻,这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还没有建立,因此,B、D两项的叙述不正确。随着法西斯德国向西线发动进攻,英国放弃绥靖政策,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的侵略,顽强抵抗,这是英国能够粉碎德国进攻的主要原因。 观察下图:请回答: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一、图二有何联系?
(2)请分析出现图二事件的原因。
【解析】 第(1)问要认真观察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从中判断出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再回答二者之间的联系。第(2)问要从多角度分析图二事件的原因。【答案】 (1)图一所反映的事件是:德军进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但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坐视波兰灭亡。图二反映的事件是:德军进攻法国,法国迅速沦陷。联系:法国的迅速沦陷是自食绥靖政策的苦果。
(2)原因:长期以来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是主要原因;德军战术的先进,法军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意大利的趁火打劫。【探究史料研习】
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
材料1: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去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材料2: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讲
【思考探究】
(1)概括材料1中张伯伦的主要主张,分析他持这种主张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2中丘吉尔的主要主张,分析他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探究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及比较能力,特别注意审题。第(1)、(2)问对张伯伦和丘吉尔主张的概括都需要结合材料,原因的分析要结合他们发言时的世界战争形势。【答案提示】 (1)主张: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保证英国的利益,如果因小国的利益而卷入战争,只能使英国更大的利益受到损害。
主要原因:当时英国还没有受到德国法西斯的直接进攻。
(2)主张:坚决抵抗侵略以求生存。
主要原因:发表演讲时德国已重创英法军队,并把打击目标直接对准了英法。附:课内答疑站
一、本课测评(教材P61)
1.造成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落后。
(2)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3)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4)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2.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何没有达到作战目的?
提示:英方:空军数量处于劣势,但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政府抵抗决心坚定;军事设施先进。
德方:空军数量处于优势,但在他国领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二、学习延伸(教材P62)
上述材料中,作者是如何分析法国速亡原因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理由。
提示:作者观点: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德国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先进性;法国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个人观点: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唯一性,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