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特别提示:请把答案写在题号前面):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2.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灭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大量消耗英国实力
D.波兰保持独立会影响欧洲大陆均势
3.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波兰很快灭亡的原因是
①武器装备陈旧
②战术指挥落后
③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④隆美尔率领的德军装甲部队及时增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二战开始后.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失败是:
A.敦刻尔克大撤退
B.大不列颠之战
C.对波兰的进攻
D.被马奇诺防线所阻
5.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警惕
C.敦刻尔克撤退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
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
6.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丘吉尔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
B.中立自保
C.对德作战
D.冷战政策
7.希特勒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主要是因为:
A.西线的英法是德国的主要威胁
B.德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侵略计划
C.苏联强大,需要认真对付
D.希特勒极力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8.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
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9.“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
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毫无二致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10.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
C.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11.1940年12月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12.对敦刻尔克撤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次成功的撤退
②为反击法西斯保存了实力
③是英法两军的联合行动
④从比利时撤到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
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的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过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丘吉尔的一生》
请回答:
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
(2)要上述三则材料中,丘吉尔对德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A
2.A
3.B
4.B
5.A
6.C
7.D
8.A
9.C
10.D
11.B
12.A
13..(1)不同,理由:材料一是一战前夕,“圣彼得堡”是沙俄时的地名;一战前出现了法国被德国吃掉的危险;材料二是帝国主义干涉苏俄时期,因为有“前俄罗斯帝国”的称呼和“军事上的远征”等信息。材料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明确提到“1941年6月”这个时间。
(2)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决定了不同时期维护国家利益方式的不同。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为战胜德国,英国必须协调与法、俄的利害冲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帝国主义国家只有勾结起来才能较有力地干涉苏俄。二战爆发后,英国遭到德国打击,丘吉尔认为只有联合苏联,才能战胜法西斯德国。
(3)原因: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是因为沙俄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英国的竞争对手;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4)外交原则: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英国的利益来调整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