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提升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提升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7:18:15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4七上·新邵月考)从认识地球到探索宇宙,中国航天梦正一步步实现。2022年9月1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和刘洋进行了任务中的首次出舱活动,再一次带领我们欣赏浩瀚宇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3.下列天体系统不包含月球的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1.C
2.D
3.B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太空探索的意义;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解析】【点评】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1970年;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2003;①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是2022年。 即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②③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A不符合题意;
B.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不符合题意;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天体是火星,C不符合题意;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和月亮组成地月系;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属于可观测宇宙。但月球不属于河外星系。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5七上·潮南期末)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读近六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和时间表,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
A.举办城市都位于北半球
B.位于西半球的城市比位于东半球的城市多
C.北京在温哥华的东南方
D.温哥华位于高纬度地区
5.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太阳直射赤道
C.北京白昼逐渐变长 D.北京黑夜逐渐变长
6.北京冬奥会举行了17天,地球自转了17圈,下图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4.A
5.C
6.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点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中高低纬度划分:低纬度地区:指30°N-30°S以内地区;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高纬度是指南北纬60度-90度之间的纬度带。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
4.A.图中六个城市都位于赤道以北,因此都位于北半球,A符合题意;
B. 位于西半球的城市(2个)比位于东半球的城市(4个)少,B不符合题意;
C.北京在温哥华西南部,C不符合题意;
D.温哥华位于30°-60°之间,位于中纬度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题意可知, 北京冬奥会在2月4日至2月20日举办。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此时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京位于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黑夜逐渐变长短。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只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富顺月考)在一节地理实验课上,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7.从小明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B.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8万千米
C.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规则球体
D.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6.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8.下列关于经纬线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所有经线长度不等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9.在地球仪中,符合“南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条件的是(  )
A.丁 B.丙 C.甲 D.乙
【答案】7.A
8.A
9.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2024七上·霞山期中)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巴黎(经度2.5°E,纬度49°N)奥运会成功举办。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巴黎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11.从图中可判断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12.巴黎奥运会期间,地球运转至图中(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13.巴黎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的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答案】10.B
11.A
12.B
13.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北半球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点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10.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巴黎的经度为2.5°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纬度49°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B。
11.根据所给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时,分别为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题意可知, 巴黎奥运会期间,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处在夏至至秋分之间,即地球正好运行在图中乙和丙之间。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题意可知, 巴黎奥运会期间,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此时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一直向南运动。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且昼将越来越短,夜将越来越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4七上·新邵月考)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海员,一天他打电话告诉小明数:“我现在的位置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小明爸爸的位置是(  )
A.0°,0° B.0°,180° C.0°,20°W D.0°,160°E
【答案】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和经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爸爸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因此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上,其纬度是0°; 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 ,应该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线上。即其位置是 0°,160°E。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
(2024七上·江门月考)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经纬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为(  )
A.(37.52°N,112.6°W) B.(37.5°S,112.6°E)
C.(37.5°S,112.6°W) D.(37.5°N,112.6°E)
16.在一天当中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黄昏的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是(  )
A.酒泉西昌 B.文昌太原 C.西昌文昌 D.太原酒泉
17.中国的强大使中华民族上天的梦想终于实现,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A.抢占丰富的宇宙资源 B.不利于国际合作
C.破坏太空环境 D.进行科学探索
【答案】15.D
16.D
17.D
【知识点】太空探索的意义;经线和经度
【解析】【点评】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太空探索可以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人类的思考和创新。 太空探索也可以带来许多美好的体验和记忆,例如,月球登陆、空间行走等历史性事件,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太空探索,人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宇宙,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和力量,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太空探索对人类有着重要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
1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纬度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经度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因此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约为(37.5°N,112.6°E)。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断地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中,太原位于最东边,最先迎来日出;酒泉位于最西边,最晚送走晚霞。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探索,探索生命起源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合作。宇宙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任何国家都不能抢占;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目的是合理开发,而不是破坏太空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威县期中)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校园车棚中太阳照射范围的变化。下图中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同学们发现,一年中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午时,车位上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与②之间
19.关于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天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②一年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③一天中的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直接相关
④一年中的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直接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8.C
19.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因此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18.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照射范围越大。读图分析可知,①②③代表的正午太阳光线中,③代表的太阳高度最小,车位上阳光照射的面积最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一天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与太阳东升西落直接相关;一年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与太阳回归运动直接相关。故C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七上·西山期末)观察“极地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下列关于经纬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点的纬度是45°N B.②点的纬度是23.5°N
C.③点的经度是135°E D.④点的经度是90°E
2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的纬度最高 B.②点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点位于南半球 D.④点位于①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20.D
21.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在经纬网当中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0.由图可知, ④点应当为西经度,选项D错误,选项A、B、C正确,
故答案为:D。
21.A、由图可知,③点更加靠近极点,纬度最高,选项A错误;
B、②点处于0°-30°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选项B正确;
C、根据由北极上空观察,地球逆时针旋转可知,图示为北半球,选项C错误;
D、④点与①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④点位于①点的正西方向,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七上·长春期末)下面为四幅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M地位于H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3.四图中阴影覆盖区域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2.C
23.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比例尺
(2024七上·湘阴期中)读图,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甲、乙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24.若两阴影的图幅面积相同,则(  )
A.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B.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区域 D.甲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25.关于甲、乙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位于东半球 B.乙位于高纬度地区
C.甲位于北半球 D.甲位于低纬度地区
【答案】24.A
25.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二、图文材料题
26.(2024七上·潮南月考)读材料及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地理实验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读图1为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的地球仪模型的制作;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
(1)说出地球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
(2)说出图3中B点属于中低高纬度的范围和所处的半球位置。
(3)说出A点的经纬度位置。
(4)试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并说明理由。
【答案】(1)乒乓球;铁丝/画笔(答对两点即可)
(2)中纬度、北半球、西半球
(3)(30°N,150°W)
(4)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理由: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图3中阴影①的纬度较低,阴影②的纬度高,所以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知识点】地球仪;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解析】【分析】(1)地球仪模型制作,从图 1 能看到,像乒乓球可做球体,铁丝可做地轴,画笔用来标注赤道、经纬线等,所以常用材料有乒乓球、铁丝、画笔等 ,答出两种及以上合理材料即可。
(2)从纬度位置上看,B点位于30°N和60°N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从南北半球上看,B点在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上看,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另一半为西半球,B点位于90°W,属于西半球。
(3)经纬网中,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N),A点纬度30°N;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W),A点经度150°W,所以经纬度是(30°N,150°W)。
(4)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3分析可知,①区域纬度位置低,实际范围大,②区域纬度位置更高,实际范围小,故①②两个阴影区域的实地面积比较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1)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我们选用的材料可以有铁丝、乒乓球、画笔、胶布、橡皮泥等材料。
(2)从纬度位置上看,B点位于30°N和60°N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从南北半球上看,B点在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上看,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另一半为西半球,B点位于90°W,属于西半球。
(3)读图3分析可知,根据“横纬竖经”的判断原则,A点纬线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为30°N,图中经度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A点的经度为150°W,所以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0°N,150°W)
(4)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3分析可知,①区域纬度位置低,实际范围大,②区域纬度位置更高,实际范围小,故①②两个阴影区域的实地面积比较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27.(2024七上·桂林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之后,江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观察物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下表为同学们在冬至日不同时间测量并记录的竹竿影长,下图为同学们在活动期间绘制的竹竿影长示意图。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竹竿影子长度/米 8.6 3.2 2.4 3.2 8.6
活动一:影长的日变化
(1)据表可知,一天中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推测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运动方式)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下列时间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____(单项选择)。
A. 8:00 B. 10:00 C. 12:00 D. 14:00
活动二:影长的年变化
(3)某组同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进行观察并测绘了图1,但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和方向,推测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节气)日;A、B两图中的影子均朝向________方。
活动三:影长的地区差异
(4)冬至日这一天,家住南昌市的小明邀请家住北京市的表弟一起测量高度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长,并绘制出图2。图中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的________(经度/纬度)不同。由此推断,为了更好地采光,与南昌市相比,北京市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___(大/小)一些。
【答案】(1) 先变短、后变长 自转
(2) A
(3) 冬至 北
(4) 纬度 大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早晨影子长,中午影子短,下午影子变长。即一天中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这是因为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一天中太阳高度发生变化,由低-高-低。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影子最长的时候,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四选项时间点中,早晨8点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较长的时候,因此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故A符合题意。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冬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时间,也是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时间。读图分析可知,A图影子最长,因此绘制时间是冬至日前后。根据题意可知,测绘地点位于江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在南面,因此影子始终朝向北方。
(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C北京市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因此影子长;D南昌市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因此影子短。即C、D两地影子长短不同是因为两地纬度不同。由此可以判断,与南昌市相比,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正午相同高度的物体影子长度较长,为了更好地采光,北京市的楼间距应该更大一些。
故答案为: (1) 先变短、后变长;自转;(2) A;(3) 冬至 ;北;(4) 纬度;大。
【点评】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因此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28.(2024七上·历下期末)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1)“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全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2)昼器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及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昼器已云极”是指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长或短),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自今日起开始变长。
(3)图2为夏至这天,济南某中学学生上午10:00在某街道拍摄的照片,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发现影子的长度和朝向均发生了瓷化.
据图判断,该街道为   (南北/东西)走向,造成影子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树影长度和朝向的变化是   。
A.变短,由西北向北 B.变短,由东北向北
C.变长,由西北向北 D.变频,由东北向北
(4)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宋)谢远《点绛唇》
“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节气),天气渐渐风寒水凉。此时节,济南可能看到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秋阴平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教九歌》
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   (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   (最多/最少)。
【答案】(1)赤道;昼夜等长;北
(2)短
(3)南北;地球自转;A
(4)寒露;B
(5)12月22日;最少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春分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最北可到北回归线, 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故答案为:赤道、昼夜等长、北。
(2) 北半球夏至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日影达一年最短值。
故答案为:短。
(3)题干描述的是一天当中的日影长度变化,上午太阳悬挂在东南方,影子影朝向西北,该街道方向与树影不垂直,故街道为南北走向。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一天内树影早上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长度先变短再变长;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中午太阳在正南方,上10:00太阳在东南,12:00太阳在南,太阳与树影相反,因此树影朝向的变化是由西北向北,A确,BCD错误。故选A。
故答案为:南北、地球自转、A。
(4)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寒露是秋分过后的第一个节气,天气渐渐风寒水凉。此时节,济南可能看到秋天的景象:秋阴平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故B正确。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述的是冬天的景象,故A错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观,故C错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象,故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寒露、B。
(5)北半球冬至一般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故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少
故答案为:12月22日、最少。
【点评】一年中有24个节气,每隔15天一个节气。这道题目的关键是牢记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等。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间是: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日影达一年最短值、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正午日影达一年最长值。
1 / 1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4七上·新邵月考)从认识地球到探索宇宙,中国航天梦正一步步实现。2022年9月1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和刘洋进行了任务中的首次出舱活动,再一次带领我们欣赏浩瀚宇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3.下列天体系统不包含月球的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2025七上·潮南期末)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读近六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和时间表,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
A.举办城市都位于北半球
B.位于西半球的城市比位于东半球的城市多
C.北京在温哥华的东南方
D.温哥华位于高纬度地区
5.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太阳直射赤道
C.北京白昼逐渐变长 D.北京黑夜逐渐变长
6.北京冬奥会举行了17天,地球自转了17圈,下图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2024七上·富顺月考)在一节地理实验课上,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7.从小明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B.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8万千米
C.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规则球体
D.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6.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8.下列关于经纬线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所有经线长度不等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9.在地球仪中,符合“南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条件的是(  )
A.丁 B.丙 C.甲 D.乙
(2024七上·霞山期中)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巴黎(经度2.5°E,纬度49°N)奥运会成功举办。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巴黎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11.从图中可判断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12.巴黎奥运会期间,地球运转至图中(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13.巴黎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的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14.(2024七上·新邵月考)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海员,一天他打电话告诉小明数:“我现在的位置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小明爸爸的位置是(  )
A.0°,0° B.0°,180° C.0°,20°W D.0°,160°E
(2024七上·江门月考)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经纬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为(  )
A.(37.52°N,112.6°W) B.(37.5°S,112.6°E)
C.(37.5°S,112.6°W) D.(37.5°N,112.6°E)
16.在一天当中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黄昏的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是(  )
A.酒泉西昌 B.文昌太原 C.西昌文昌 D.太原酒泉
17.中国的强大使中华民族上天的梦想终于实现,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A.抢占丰富的宇宙资源 B.不利于国际合作
C.破坏太空环境 D.进行科学探索
(2024七上·威县期中)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校园车棚中太阳照射范围的变化。下图中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同学们发现,一年中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午时,车位上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与②之间
19.关于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天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②一年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③一天中的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直接相关
④一年中的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直接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七上·西山期末)观察“极地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下列关于经纬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点的纬度是45°N B.②点的纬度是23.5°N
C.③点的经度是135°E D.④点的经度是90°E
2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的纬度最高 B.②点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点位于南半球 D.④点位于①点的东北方向
(2024七上·长春期末)下面为四幅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M地位于H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3.四图中阴影覆盖区域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七上·湘阴期中)读图,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甲、乙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24.若两阴影的图幅面积相同,则(  )
A.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B.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区域 D.甲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25.关于甲、乙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位于东半球 B.乙位于高纬度地区
C.甲位于北半球 D.甲位于低纬度地区
二、图文材料题
26.(2024七上·潮南月考)读材料及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地理实验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读图1为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的地球仪模型的制作;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
(1)说出地球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
(2)说出图3中B点属于中低高纬度的范围和所处的半球位置。
(3)说出A点的经纬度位置。
(4)试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并说明理由。
27.(2024七上·桂林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之后,江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观察物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下表为同学们在冬至日不同时间测量并记录的竹竿影长,下图为同学们在活动期间绘制的竹竿影长示意图。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竹竿影子长度/米 8.6 3.2 2.4 3.2 8.6
活动一:影长的日变化
(1)据表可知,一天中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推测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运动方式)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下列时间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____(单项选择)。
A. 8:00 B. 10:00 C. 12:00 D. 14:00
活动二:影长的年变化
(3)某组同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进行观察并测绘了图1,但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和方向,推测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节气)日;A、B两图中的影子均朝向________方。
活动三:影长的地区差异
(4)冬至日这一天,家住南昌市的小明邀请家住北京市的表弟一起测量高度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长,并绘制出图2。图中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的________(经度/纬度)不同。由此推断,为了更好地采光,与南昌市相比,北京市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___(大/小)一些。
28.(2024七上·历下期末)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1)“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全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2)昼器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及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昼器已云极”是指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长或短),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自今日起开始变长。
(3)图2为夏至这天,济南某中学学生上午10:00在某街道拍摄的照片,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发现影子的长度和朝向均发生了瓷化.
据图判断,该街道为   (南北/东西)走向,造成影子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树影长度和朝向的变化是   。
A.变短,由西北向北 B.变短,由东北向北
C.变长,由西北向北 D.变频,由东北向北
(4)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宋)谢远《点绛唇》
“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节气),天气渐渐风寒水凉。此时节,济南可能看到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秋阴平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教九歌》
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   (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   (最多/最少)。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3.B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太空探索的意义;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解析】【点评】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1970年;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2003;①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是2022年。 即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②③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A不符合题意;
B.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不符合题意;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天体是火星,C不符合题意;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和月亮组成地月系;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属于可观测宇宙。但月球不属于河外星系。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4.A
5.C
6.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点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中高低纬度划分:低纬度地区:指30°N-30°S以内地区;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高纬度是指南北纬60度-90度之间的纬度带。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
4.A.图中六个城市都位于赤道以北,因此都位于北半球,A符合题意;
B. 位于西半球的城市(2个)比位于东半球的城市(4个)少,B不符合题意;
C.北京在温哥华西南部,C不符合题意;
D.温哥华位于30°-60°之间,位于中纬度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题意可知, 北京冬奥会在2月4日至2月20日举办。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此时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京位于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黑夜逐渐变长短。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只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7.A
8.A
9.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答案】10.B
11.A
12.B
13.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北半球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点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10.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巴黎的经度为2.5°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纬度49°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B。
11.根据所给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时,分别为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题意可知, 巴黎奥运会期间,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处在夏至至秋分之间,即地球正好运行在图中乙和丙之间。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题意可知, 巴黎奥运会期间,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此时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一直向南运动。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且昼将越来越短,夜将越来越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和经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爸爸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因此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上,其纬度是0°; 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 ,应该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线上。即其位置是 0°,160°E。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
【答案】15.D
16.D
17.D
【知识点】太空探索的意义;经线和经度
【解析】【点评】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太空探索可以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人类的思考和创新。 太空探索也可以带来许多美好的体验和记忆,例如,月球登陆、空间行走等历史性事件,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太空探索,人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宇宙,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和力量,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太空探索对人类有着重要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
1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纬度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经度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因此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约为(37.5°N,112.6°E)。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断地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中,太原位于最东边,最先迎来日出;酒泉位于最西边,最晚送走晚霞。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探索,探索生命起源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合作。宇宙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任何国家都不能抢占;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目的是合理开发,而不是破坏太空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8.C
19.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因此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18.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照射范围越大。读图分析可知,①②③代表的正午太阳光线中,③代表的太阳高度最小,车位上阳光照射的面积最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一天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与太阳东升西落直接相关;一年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与太阳回归运动直接相关。故C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20.D
21.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在经纬网当中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0.由图可知, ④点应当为西经度,选项D错误,选项A、B、C正确,
故答案为:D。
21.A、由图可知,③点更加靠近极点,纬度最高,选项A错误;
B、②点处于0°-30°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选项B正确;
C、根据由北极上空观察,地球逆时针旋转可知,图示为北半球,选项C错误;
D、④点与①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④点位于①点的正西方向,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2.C
23.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比例尺
【答案】24.A
25.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26.【答案】(1)乒乓球;铁丝/画笔(答对两点即可)
(2)中纬度、北半球、西半球
(3)(30°N,150°W)
(4)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理由: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图3中阴影①的纬度较低,阴影②的纬度高,所以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知识点】地球仪;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解析】【分析】(1)地球仪模型制作,从图 1 能看到,像乒乓球可做球体,铁丝可做地轴,画笔用来标注赤道、经纬线等,所以常用材料有乒乓球、铁丝、画笔等 ,答出两种及以上合理材料即可。
(2)从纬度位置上看,B点位于30°N和60°N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从南北半球上看,B点在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上看,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另一半为西半球,B点位于90°W,属于西半球。
(3)经纬网中,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N),A点纬度30°N;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W),A点经度150°W,所以经纬度是(30°N,150°W)。
(4)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3分析可知,①区域纬度位置低,实际范围大,②区域纬度位置更高,实际范围小,故①②两个阴影区域的实地面积比较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1)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我们选用的材料可以有铁丝、乒乓球、画笔、胶布、橡皮泥等材料。
(2)从纬度位置上看,B点位于30°N和60°N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从南北半球上看,B点在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上看,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另一半为西半球,B点位于90°W,属于西半球。
(3)读图3分析可知,根据“横纬竖经”的判断原则,A点纬线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为30°N,图中经度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A点的经度为150°W,所以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0°N,150°W)
(4)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3分析可知,①区域纬度位置低,实际范围大,②区域纬度位置更高,实际范围小,故①②两个阴影区域的实地面积比较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27.【答案】(1) 先变短、后变长 自转
(2) A
(3) 冬至 北
(4) 纬度 大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早晨影子长,中午影子短,下午影子变长。即一天中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这是因为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一天中太阳高度发生变化,由低-高-低。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影子最长的时候,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四选项时间点中,早晨8点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较长的时候,因此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故A符合题意。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冬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时间,也是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时间。读图分析可知,A图影子最长,因此绘制时间是冬至日前后。根据题意可知,测绘地点位于江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在南面,因此影子始终朝向北方。
(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C北京市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因此影子长;D南昌市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因此影子短。即C、D两地影子长短不同是因为两地纬度不同。由此可以判断,与南昌市相比,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正午相同高度的物体影子长度较长,为了更好地采光,北京市的楼间距应该更大一些。
故答案为: (1) 先变短、后变长;自转;(2) A;(3) 冬至 ;北;(4) 纬度;大。
【点评】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因此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28.【答案】(1)赤道;昼夜等长;北
(2)短
(3)南北;地球自转;A
(4)寒露;B
(5)12月22日;最少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春分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最北可到北回归线, 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故答案为:赤道、昼夜等长、北。
(2) 北半球夏至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日影达一年最短值。
故答案为:短。
(3)题干描述的是一天当中的日影长度变化,上午太阳悬挂在东南方,影子影朝向西北,该街道方向与树影不垂直,故街道为南北走向。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一天内树影早上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长度先变短再变长;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中午太阳在正南方,上10:00太阳在东南,12:00太阳在南,太阳与树影相反,因此树影朝向的变化是由西北向北,A确,BCD错误。故选A。
故答案为:南北、地球自转、A。
(4)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寒露是秋分过后的第一个节气,天气渐渐风寒水凉。此时节,济南可能看到秋天的景象:秋阴平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故B正确。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述的是冬天的景象,故A错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观,故C错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象,故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寒露、B。
(5)北半球冬至一般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故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少
故答案为:12月22日、最少。
【点评】一年中有24个节气,每隔15天一个节气。这道题目的关键是牢记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等。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间是: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日影达一年最短值、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正午日影达一年最长值。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