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学案
【学习目标】
课标: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1.知识与能力。德意日结成军事同盟;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重难点】
1.重点:苏德、太平洋战争爆发;反法西斯同盟。
2.难点: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学法指导】
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2.A层全部完成;B层完成1-6、10题和7-9之一;C层完成1-6、10题。
3.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1-6、10题,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预习案】
1.写出法西斯结盟的大事。
2.列举苏军在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
1】内因。
2】外因。
3.列举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5件大事。
4.列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5件大事。
6.阅读教材地图《巴巴罗萨计划》,找到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列宁格勒,标明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阅读教材地图《二次大战中的亚洲太平洋战场》,找到印度支那,标明日军进驻时间;找到珍珠港,标明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时间。
【知识链接】
7.必修一:回顾第16课,联系二战知识概述日本破坏华盛顿体系的过程。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华盛顿体系开始遭到破坏。
2】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1933年发动热河事变、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破坏华盛顿体系。
3】1936年开始与德国结盟,1940年与德国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严重威胁华盛顿体系。
4】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严重破坏华盛顿体系。
5】1940年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企图取代华盛顿体系。
6】1941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彻底瓦解华盛顿体系。
【探究案】
材料一
参众两院遂在1939年10月和11月废除了《中立法》中的军火禁运条款,把“现款自运”原则扩大到军火贸易,同时还规定禁止美国船只与交战国进行任何贸易,禁止美国人乘交战国船只旅行。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材料二
美国迅速作出反应。继丘吉尔之后,罗斯福在6月23日宣布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次日,他撤销了对价值3,
900万美元苏联资产的冻结。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8.从几个角度简要评价美国1939年《中立法》。
1】美国角度。更有利于发战争财;避免美国卷入二战;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
2】反法西斯角度。英国掌握制海权,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9.英美为何要援助苏联?
1】英国角度。苏联坚持下来,就能够减轻英国反法西斯压力。
2】美国角度。苏联坚持下来,就能暂缓德国进攻美国,避免美国过早卷入二战。
3】英美角度。苏德两败俱伤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利益。
【本课测评】
10.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法西斯侵略、结盟激化与全人类的矛盾;分散的反法西斯斗争纷纷失败,要求结盟;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面对侵略都要求联合抗击侵略、捍卫独立;美、英、苏、中等大国的推动。
2】影响。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盟国家在反法西斯中互相配合,赢得了最后胜利;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结盟的先例,推动了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