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课件 (2)【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课件 (2)【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5: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请思考:
1.中途岛战役日本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说中途岛战役使日本输掉了整个战争?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过程:1941年9月底,德军大举进攻_______。
(2)结果:12月初,苏军在_______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歼敌
50余万人。
(3)意义:
①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
德军“_______”的破产。
②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但仍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莫斯科朱可夫闪电战2.斯大林格勒战役:
(1)背景:
①德军虽无力发动全面进攻,但仍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②德军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高加索。
③斯大林格勒是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重要。
(2)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3)战况:
①苏军战略防御阶段: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②苏军战略反攻阶段:从南北对德军形成钳形攻势,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4)意义:不仅使_____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刻的影响。苏德【合作探究】
1.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巷战特点使德国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法发挥。
(2)苏联严寒的气候使德军无法适应。
(3)苏军的顽强抵抗,最高统帅部做出了周密的安排。
(4)苏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二、中途岛战役日军密码中途岛战略主动权转折三、阿拉曼战役
1.背景:1942年德意军队进攻阿拉曼,开罗告急。
2.时间:1942年10月。
3.结局:德意军队折损过半,全线西撤。
4.影响: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合作探究】
2.北非战场出现转折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1)德意军队战线拉得太长,给养出现困难。
(2)英军通过紧急补充,集中了优势兵力。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鼓舞。
(4)北非战场盟军力量相对占优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提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伐,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 一、正确认识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1.对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德军在会战中损失惨重,是德国自战争以来所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
2.对法西斯集团: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打击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其仆从国从此对希特勒的信心发生动摇,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裂痕。 3.对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这次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4.对世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名师指津】法西斯国家以希特勒德国为中心,它的生命是建立在闪击进攻之上的,一旦停止进攻,它的生命就完结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全局,德国集中主力争夺胜利,后遭到全歼惨败,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不久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二、分析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1.从美方看:(1)事先破译了日军的密码。(2)集中有限的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
2.从日方看:(1)兵力分散,战术陈旧。(2)航母特混舰队任务复杂,矛盾百出。【名师指津】决定一场战役成败的关键是实力的较量,但同时也离不开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战机、战略战术等。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转折性战役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虽然我丝毫不想贬低英军的功绩,然而我仍不得不给他说明:阿拉曼战役只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而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却有好几个方面军。它们进行的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其结果是在伏尔加河、顿河地域,并随后在北高加索地域消灭了人数众多的德军及其盟军的集团。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一战役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开端……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下册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转化的表现及原因。
(2)依据材料,如何理解“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解题分析】第(1)题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及前面几课所学的内容,从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对比及战争准备等方面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战争优势在法西斯势力一方,而1942年由于苏联、美国等大国的参战以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等原因,使得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都发生了转折性战役,从而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第(2)题需要结合材料的含义认识战役的地位是由它对战争的总体进程和对全局的影响来衡量的。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原因:英法长期以来对法西斯采取纵容的绥靖政策,德意日法西斯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发动突然袭击。1942年,战争优势转化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原因:苏联和美国参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
(2)衡量一场战役的历史意义,不能单纯强调其规模和伤亡数字,而必须考虑它对战争的总体进程和全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