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6: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知道德、日法西斯所犯下的主要暴行;简述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痛恨法西斯主义的暴行,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感悟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空前的浩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德、日法西斯的战争暴行
法西斯注意反人类的本质
运用本单元内容,综合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胜利的原因、影响
情景再现史料研习问题探究
法西斯国家跳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义的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讲述过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法西斯主义就是;绥靖政策;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敌人的有利武器
分析归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国际格局的变化;社会主义运动好民主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和科技发展的影响
对比法分析概括
重点难点
1、重点:法西斯的暴行;二战的经验教训。
2、难点:多角度思考二战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它给我们留下的灾难和思考,将深深留在人们几代人的心中难以抹去。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切历史重演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空前的浩劫
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两例。
(一)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之一,在1940年至1945年间,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为使后人永世不忘这一段血腥的历史,并使其永不再现,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平民和解除了武装的军人惨遭杀害。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
通过老师介绍或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关于奥斯威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及有关文字资料,了解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加深对侵略战争血腥性的认识。
二、正义的审判
(一)纽伦堡审判
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美、苏、英、法四大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的规定进行的。首先,是处置战争罪犯的问题。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在伦敦签订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上述四国组成的法庭负责纽伦堡审判。这是四大国在被占德国进行的一次最重要的合作,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战争罪犯的第一次法律制裁,因此也是国际法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纽伦堡审判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这次审判比较全面,纳粹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还宣判了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审判起到了警世作用,有利于防止出现新的战争狂人再度重演历史悲剧。
(二)远东审判
东京审判是由中、苏、美、英等11国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主持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法庭庭长和检察长都是由他指定和任命的。东京审判从整体来讲,仍然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使日本战争罪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由于在美国的庇护下使一些侵华战犯得以逃脱,所以也留下了缺憾。
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战争,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战争历时6年多,遍及世界各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德意日法西斯为了实现自己的扩张野心,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侵略战争,把世界推入战争的火海,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大肆屠杀无辜平民,毁坏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
但是历史不可逆转,人民不可战胜,中、苏、美、英、法等同盟国和世界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使侵略者的美梦化为泡影,不可一世的德意日法西斯最终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各同盟国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和苏联作为东方和西方的主战场,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学思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思探究】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想一想这两次人类浩劫给我们什么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2)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3)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4)所有的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学思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垮;英、法虽打赢了战争,却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地位。战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新的霸主。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如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特别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许多为了战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战后被用于和平事业,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1944年德军开始使用V—2火箭轰炸英国,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出于军事指挥和控制高速飞行武器的需要,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火箭促进了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指挥和控制高速飞行武器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和小型化等等。正是随着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才出现后来的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人类进入了核时代。这些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探究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半个多世纪了,我们学习这段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和目的?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我们学习这段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在当今世界和平环境中,努力学习本领,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课堂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但是历史不可逆转,人民不可战胜,在这场战争中,各同盟国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中国和苏联作为东方和西方的主战场,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这场战争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难点突破】日德两国对二战历史态度不同的原因
1、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不同: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使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许多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2、受害国对法西斯的态度不同:欧洲受纳粹侵略和奴役的国家从未放弃对战争的索赔和追捕。亚洲受害国对日本过于宽大,不仅宽恕日本,而且基本放弃对日战争索赔。
3、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德国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徒不但不把“认罪”视为可耻,而且要求认罪者必须真诚“谢罪”,用行动“赎罪”。日本人主要信仰神道教,视“认罪”、“谢罪”为可耻。
4、两国的文化思想底蕴不同:德意志民族富于思想,善于思辨,能对法西斯思想及其引发的侵略战争进行理性的思考。日本在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影响下,对二战的认识十分短视,缺乏应有的政治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