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17. 刘胡兰(第2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17. 刘胡兰(第2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7. 刘 胡 兰
(第2课时)




第六单元《刘胡兰》
第一章节
第六单元《刘胡兰》
(文化自信 )课文讲述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宁死不屈的事迹,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彰显先辈无畏精神,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信。
(语言运用 )文章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刘胡兰与敌人的斗争,语言质朴有力。学生在朗读、复述中积累叙事表达,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 围绕刘胡兰坚守革命立场、应对敌人威胁的情节,学生分析其抉择背后的动机,锻炼逻辑思维,理解革命精神的价值。
(审美能力 )文本刻画的刘胡兰形象,定格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瞬间,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英雄为正义献身的崇高之美,提升审美观念。
核心素养
第六单元《刘胡兰》
课时目标
学会感恩和珍惜革命先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通过课文重点段落的学习,理解刘胡兰是如何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宁死不屈的。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胡兰的不屈精神。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第六单元《刘胡兰》
第二章节
第六单元《刘胡兰》
学习任务一
温故知新 复习回顾
第六单元《刘胡兰》
巩固生字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第六单元《刘胡兰》
刘胡兰
反动派
四周
由于
出卖
收买
似的
亲笔
踏着
烈士
liè
qīn
shì
mǎi
róng
liú
lán
mài
pài
yuán
zhōu
党员
光荣
岁数
yóu yú

suì
回顾词语
年轻
还有
乡亲
消息
广场
第六单元《刘胡兰》
复述内容
十五岁的女共产党员( )由于叛徒的出卖而( ),敌人为了从她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她坚决与之斗争,最后光荣地牺牲了。
刘胡兰
被捕
第六单元《刘胡兰》
学习任务二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第六单元《刘胡兰》
读通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
3
小组合作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第六单元《刘胡兰》
句段品析
阅读该段想想为什么要写“天阴沉沉的”?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事情的起因
一方面交代当时的天气情况,另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烘托出了人们悲凉的心情,预示着将有不幸的事发生。
环境描写
第六单元《刘胡兰》
阅读思考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
敌人用金钱诱惑刘胡兰说出其他共产党员。
第一次斗争
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诱惑,刘胡兰坚定地选择保护战友。
敌人的手段
阅读第二段找一找刘胡兰被捕后第一次敌人是用什么手段对付她的?刘胡兰又是如何回应的?
第六单元《刘胡兰》
思考交流
敌人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
敌人见金钱收买没有作用,便露出凶狠的真面目用死亡威逼刘胡兰。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刘胡兰第二次的回答更加坚定,同时也激怒了敌人。
第二次斗争
敌人的手段
收买不成功,敌人又用什么手段对付刘胡兰?刘胡兰又是如何回应的?
第六单元《刘胡兰》
思考交流
敌人从刘胡兰的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第三次斗争
敌人严刑拷打,用尽办法毒打、折磨刘胡兰。
敌人的手段
威胁还是没有成功,敌人又是怎么做的?刘胡兰又是如何斗争的?
由于恼恨、羞愧而发怒。
钢铁般的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支撑着她,使她坚强面对敌人凶残的折磨。
第六单元《刘胡兰》
词句探究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刘胡兰的血肉之躯比作钢铁,体现了她的英勇无畏,坚贞不屈。
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着用“像……似的”造句。
第六单元《刘胡兰》
阅读思考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六个被捕的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第四种手段
阅读第三段想想敌人对待刘胡兰的第四种手段是什么?体现了敌人什么形象?
突出了敌人的凶狠与残忍
第六单元《刘胡兰》
思考交流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语言描写:对党忠诚,不怕牺牲。
动作体现出刘胡兰面对死亡时,从容不迫、大义凛然、毫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
第四次斗争
面对死亡,刘胡兰的表现是什么?
第六单元《刘胡兰》
词句赏析
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既写年纪小,又表达对她的惋惜,这个年龄让人肃然起敬。
刘胡兰为了保护村子里的共产党员,
为了革命的胜利失去了生命。
第六单元《刘胡兰》
阅读归纳
阅读课文二、三段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1
敌人用金钱收买刘胡兰时,刘胡兰大声说不知道。
2
敌人用枪毙威胁刘胡兰时,刘胡兰愤怒地说不知道。
3
敌人恼羞成怒毒打刘胡兰时,刘胡兰一点儿也不动摇。
4
用铡刀铡死刘胡兰时,刘胡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第六单元《刘胡兰》
思考交流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写下挽词。
联系全文想想毛主席为什么要为刘胡兰亲笔写下挽词?
指哀悼死者的词章。
刘胡兰的事迹传到了毛主席那里,他被刘胡兰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挽词体现了毛主席对她的哀悼、敬佩和赞颂。
第六单元《刘胡兰》
补充资料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1994年2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第六单元《刘胡兰》
学习任务三
随堂练习 自我检测
第六单元《刘胡兰》
随堂练习
A.恼羞成怒:由于恼恨、羞愧而发怒。
B.收买:用钱财或其他好处笼络人,使受利用。
C.威胁:用武力逼、恐吓使人屈服。
D.牺牲:失去宝贵的生命。
1.
下面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D
第六单元《刘胡兰》
随堂练习
A.课文表现了刘胡兰坚定信仰、宁死不屈的精神。
B.课文开头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气氛。
C.课文中敌人对刘胡兰采取了威胁——利诱——拷打
——铡杀的手段。
2.
下面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C
第六单元《刘胡兰》
随堂练习
A.感动
B.感谢
C.感恩
A
刘胡兰的事迹深深地( )了我。
3.
选词填空。(2分)
第六单元《刘胡兰》
随堂练习
A.安静
B.宁静
C.平静
C
读完这篇爱国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
4.
选词填空。(2分)
第六单元《刘胡兰》
随堂练习
课文在刻画刘胡兰的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 )
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分)

第六单元《刘胡兰》
第三章节
第六单元《刘胡兰》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第六单元《刘胡兰》
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刘胡兰》
刘胡兰
起因:
叛徒的出卖,被捕
光荣牺牲,毛主席题词
坚守信仰
宁死不屈
经过:
敌人:收买、威胁、拷打、铡死
刘胡兰:不知道、愤怒、不动摇、不怕死
结果:
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第六单元《刘胡兰》
第四章节
第六单元《刘胡兰》
课后作业
第六单元《刘胡兰》
1.和家长谈一谈你对这篇课文的体会。
2.查找其他革命英雄的故事。
谢谢欣赏,再见
第六单元《刘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