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18. 古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18. 古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8. 古诗二首
(第1课时)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第一章节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文化自信:借由学习课文,了解各民族文化特色,感受民族融合,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激发爱国与热爱民族文化之情,树立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准确认读、书写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并背诵段落,积累优美语句,学会用修辞描写事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阅读时梳理写作顺序,培养逻辑思维;鼓励质疑、思考,对场景想象分析,锻炼创新与批判性思维。
审美创造:欣赏文中校园美景与民族文化,感受文字之美,通过朗读、想象体会作者情感,提升审美鉴赏力,培育积极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课时目标
能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境。
1.认识“似、庐”等6个生字,会写“似、野、苍、茫”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读准字音,随古诗理解生字的意思,学习正确地书写。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第二章节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学习任务一
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读懂课题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敕勒”是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诗”“歌”同源,很多今天认为是“诗”的经典一开始都是传唱的民歌。这也是我们今天常说“诗歌”的原因。
所以,这是一首少数民族民歌。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学习任务二
初读古诗 随文识字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自主学习
3.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说说古诗大意。
1.自由朗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朗读要求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自主朗读
圈出本课生字。



敕勒歌
chì


北 朝 民歌
běi
cháo
mín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 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这里“见”是“出现”的意思,所以读“xiàn”。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生字认读





lǒng

gài

cāng

máng
“似”是平舌音。
“苍”“茫”都是后鼻音,多读几遍体会这两个字字音所传达的意境。
大声读给同学和老师听,你都读对了吗?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生字展现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放灯笼






生字展现

yīn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说说下列生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指导书写
笔画数:6
部 首:亻
结 构:左右
音 序:S

组 词:相似 似乎 类似

当“似”用于“似的”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时念“shì”。
形近字辨析:
拟( )( )
以( )( )
从( )( )
虚拟 拟定
以后 以为
从前 从容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指导书写
笔画数:11
部 首:里
结 构:左右
音 序:Y

mán
组 词:野外 田野 野蛮

我喜欢去郊外野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学习任务三
再读课文 理解诗意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字字究义
敕勒川,阴山下,

甲骨文的“川”字。
山脉的名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而河流的冲积,会形成低矮的平地,所以“川”也有“平地”的意思。故而“敕勒川”就是指敕勒族人所聚居的平地。
“川”的本义是“河流”。
这句话交代了作者所处的位置。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图文理解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找一找阴山在哪里?
阴山
“阴山”是什么山?
阴山山脉是我国北部一条重要的山脉。也就是说,敕勒族人聚居在阴山下的平地上。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字字究义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庐”是房屋的意思。(比如“三顾茅庐”)
“穹”是“高起”的意思,故而也指天空。(如“苍穹”)
你知道“蒙古包”是什么样的吗?北方游牧民族的房舍通常就是这样的。
“穹庐”的字面意思就是“中间高起的房子”即蒙古包。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字字究义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空像蒙古包一样笼罩着原野。
“四野”即“四方的原野”。
“笼盖”指像笼子一样罩住。
释义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助牧民最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写出了牧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对比理解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
白发苍苍
松柏苍苍
这些“苍苍”是一个意思吗?


绿
“苍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对比理解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野茫茫
大海茫茫
云海茫茫
这些“茫茫”是一个意思吗?
原野没有边际
大海没有边际
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茫茫”主要表达一种无边无际、难以把握的感觉。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逐字理解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上的草很高,把牛羊都盖住了,风吹开草时,牛羊就露出来了。
这里的“见”同“现”,表示显露、出现。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朗读背诵
敕勒歌
chì


北 朝 民歌
běi
cháo
mín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我感受到草原辽阔、壮丽富饶的景象,体会到牧民的自豪之情。
说说你读这首诗的体会。
试着背诵全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学习任务四
随堂练习 自我检测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随堂练习
一、加偏旁,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 )
__
__

+
=
( )
__
__

+
=
( )
__
__

+
=
( )
__
__

+
=


阴天


似乎


苍茫


惊吓
随堂练习
( )川,阴山下,
天似( ),笼盖四野。
天( ),野( ),
风( )草( )见牛羊。
敕勒
穹庐
苍苍
茫茫


二、将诗句补充完整。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随堂练习
三、我会连。
天苍苍
白发苍苍
松柏苍苍


绿
野茫茫
大海茫茫
云海茫茫
没有边际
看不清楚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第三章节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结合图片,发挥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
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第四章节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课后作业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1.背诵课文。
2.内蒙古草原上有哪些风俗和特产?
查资料了解一下,跟大家分享。
谢谢欣赏,再见
第七单元《古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