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课件 (5)(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课件 (5)(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6:2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 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课程标准
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教材研读学案一、空前的浩劫
1.规模和损失
(1)规模空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直接涉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
(2)损失惨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资损失巨大。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2.法西斯暴行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进行___________的大屠杀。
(2)日本法西斯
①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_______进行大屠杀,遇难者总数达30万人以上。
②使用生化武器,在中国东北成立代号为“_________”的细菌部队。
③在马来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日本也犯下了滔天罪行。种族灭绝性南京731【特别提醒】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唯一条件是保存天皇作为一个独立统治者的一切权力,这为战后日本在战争反省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埋下了祸根。二、正义的审判
1.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________对纳粹德国的首要战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长达十个多月的审判。法庭起诉书指控被告犯有破坏_______罪、战争罪和违反________罪等罪行。1946年10月1日,法庭判处戈林等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4人有期徒刑。纳粹党的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纽伦堡和平人道2.东京审判: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_______正式开庭。经两年多时间的审讯,__________等7人被判处绞刑;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东京东条英机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1.沉痛的教训
(1)二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其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战前,少数国家推行_______政策,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
(3)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陈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的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绥靖2.团结反法西斯
(1)战争中,人类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和平与进步。
(2)建立国际反法西斯__________,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3)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特别提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引发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反思。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统一战线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1.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1)西欧普遍衰落。
(2)战后_______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
(3)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美国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局面。
3.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1)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
(2)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4.科学技术的发展
(1)各交战国在战争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2)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_______________的诞生,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联系在一起。
【特别提醒】 第三次科技革命绝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火箭技术归纳综合(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这次战争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质损失巨大。二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在国内和占领区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统治,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2)二战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分别对德、日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许多战犯受到惩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深刻的教训。(3)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还促进了革命运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探究讲义【探究核心问题】
一、国际军事法庭对战争罪犯进行的惩罚
1.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1946年10月)
(1)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对纳粹德国的首要战犯和犯罪组织进行审判。法庭判决书指控被告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
(2)结果:1946年10月,法庭判处戈林等12人绞刑,纳粹党的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党卫军为犯罪组织。2.远东审判(1946年5月~1948年11月)
(1)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审判,历时两年多。
(2)特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3)结果:东条英机等7人被判处绞刑。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们留下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4.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1945年,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指出:“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这一观点建立在
(  )
A.对法西斯深刻仇恨的基础之上
B.对世界大战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
C.美国是世界主宰的基础之上
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的基础之上【探究热点考向】【解析】 题目中的“不在……解释过去……在于……警戒未来”,表明了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和珍视,这建立在人类对战争灾难的深刻反思基础之上。
【答案】 B 针对训练 “针对法西斯轴心国的猖狂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终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打败法西斯”,由此给人类留下的最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是(  )
A.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C.必须发展高科技武器才能最终战胜法西斯主义
D.法西斯是当前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要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而后逐一比较选项。题干中明显反映出反法西斯国家通过联合打败了法西斯,B项与之最相符。A项过于笼统,与题干不太相符;C项与题干完全不符;D项与当前客观事实不符,A、C、D三项均可排除。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第(1)问应紧扣远东国际法庭建立的“背景”,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作答,第(2)问要注意阅读材料,结合中华民族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说明中国法官抗争原因。【答案】 (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2)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探究史料研习】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材料1: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2: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3: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思考探究】
(1)依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1、2,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3)依据材料3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探究思路】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把握材料1中“英国政府正式……作战”等信息;第(2)问要再认再现中国在二战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开罗会议的内容进行回答;第(3)问要提取材料3中“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协商”等信息。【答案提示】 (1)英国请求中国救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教材P79)
结合本单元内容,请思考: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提示:要认清法西斯的本质;要认清绥靖政策的危害;要与时俱进,跟上历史潮流。同时,更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二、本课测评(教材P79)
1.法西斯的暴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平民和战俘;使用生化武器;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主要影响?
提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科技进步。三、学习延伸(教材P79)
你对日德两国对战争罪行的不同认识有何看法?
提示: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唯一性,可根据自己的判断,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