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1课时)
第
一
单
元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章节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
1
花的学校
2
不懂就要问
3*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语文要素: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体会习作的乐趣
美丽的校园,
成长的摇篮,
梦想起航的地方。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语言运用:运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儿,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
思维能力:体会大青树小学里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体现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审美创造:找到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儿,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初步把握课文表达的情感。
1.识记本课“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积累“早晨、穿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章节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学习任务一
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这节课我们要去我国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去看一看。
观察下列学校与你的学校有何不同?
冰雪下的北方小学
梧桐树下的南京小学
贵州苗寨的山区小学
新奇探究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 )的小学
大青树下
一所边疆的小学
大青树又名高山榕,高25-30米
理解题目
体裁:散文
①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②学校里的学生是怎样的?
③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故事?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知识链接
这里的一种竹子形同凤尾,叫做凤尾竹。
这里的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
在山与山之间的大片土地叫做坪坝。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主要作品
《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
《小鸟在歌唱》《走月亮》等。
走近作者
吴 然
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个人简介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 识字学词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
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试着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朗读提示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认读词语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áng
德昂族
凤尾竹
昂
fèng
凤
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词,并读一读。
yáng
飘扬
扬
qiáng
墙
墙上
绒球花
róng
绒
huàng
摇晃
晃
理解词语
坪坝
平坦的场地。
坪
坝
堤
坝
水
坝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理解词语
凤尾竹
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的植物。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识记生字
球
招
呼
飘
扬
热
闹
粗
壮
坡
读
洁
◆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pō
坡
结 构:左右结构
部 首:土
笔 画:8
音 序:P
组 词:
山坡 斜坡
“土”横画稍短,竖画正直,提与横大致平行。“皮”横钩长短适中,竖撇舒展,竖画正直,捺画稍长。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qiú
球
结 构:左右结构
部 首:王
笔 画:11
音 序:Q
组 词:
打球 足球
左短右长,左窄右宽。“王”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画正直居中。“求”横稍短,竖钩正,捺舒展,各点位置恰当。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zhāo
招
结 构:左右结构
部 首:扌
笔 画:8
音 序:Z
组 词:
招手 招呼
左窄右宽。“扌”横画稍短,竖画端正。“召”上部取左斜势,横折钩与撇斜度一致,“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hū
呼
结 构:左右结构
部 首:口
笔 画:8
音 序:H
组 词:
招呼 呼叫
左小右大。“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乎”上撇短小;点撇左右对应;横画稍长,竖钩正中直下,端正。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yáng
扬
结 构:左右结构
部 首:扌
笔 画:6
音 序:Y
组 词:
飘扬 表扬
“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右部整体取左斜势,横折钩与撇画同斜,三个斜向笔画均匀排布。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rè
热
结 构:上下结构
部 首:灬
笔 画:10
音 序:R
组 词:
热闹 热烈
上部紧凑,左右横画大致平齐,“扌”要正。四点底排布均匀,稍宽于上部。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nào
闹
结 构:半包围结构
部 首:门
笔 画:8
音 序:N
组 词:
热闹 闹市
“门”框形端正,宽窄一致,左短右长。“市”居中,竖画正对上点,从“门”中间直下。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重点指导
jié
洁
结 构:左右结构
部 首:氵
笔 画:9
音 序:J
组 词:
清洁 洁白
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士”横画平行,上长下短,竖画居中。“口”上宽下窄,与“士”中心对齐。
书写技巧: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学习任务三
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再读课文
通读课文,划分段落,说说每个画面都写了什么?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来上学。
01
画面一
( 1 )
上课学习和下课后玩耍。
02
画面二
(2—3)
景物描写,结尾点题。
03
画面三
( 4 )
线索:时间
片段赏析
你觉得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边读边想象画面。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画面一:
上学路上
上课、下课
校园环境
绚丽多彩
小动物陪伴
铜钟、凤尾竹……
画面三:
画面二:
片段赏析
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学校的特别之处。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学生
小路上——
想象:置身这样的环境会有什么感受?
高高低低
平整而空旷
开满鲜花
山坡——
平坝——
交流展示
“绒球花、太阳花”,我对这些描写边疆风貌时提到的植物很好奇。
绒球花
绒球花呈大红色或粉红色,着生在半圆形的头状花序或总状花序上,远处望去如同红色的小灯。
太阳花
色彩丰富、好养护。
当地多种植的切花
品种观赏性高。
文中有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交流展示
有新鲜感的“民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交流展示
文中还出现了新鲜的句式,你找到了吗?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来自各个民族、穿着各异的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往同一所小学,一起学习、嬉戏。
通过同学们一系列的表现写出了他们来到校园的情景。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交流展示
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对比有什么不同?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的学校
1.穿戴不同,绚丽多彩。
2.听着铜钟声上课。
3.山里的“朋友”好奇地听我们 上课。
4.下课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招来许多小动物。
第三章节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四章节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后作业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1.熟读课文并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
2.给家人说说文中的学校生活与你的学校
生活有什么不同。
谢谢欣赏,再见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