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精挑细选(每题3分,共24分)
1.(2025六下·定西期中)恐龙已经灭绝,通过研究( ),我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
A.恐龙化石 B.活化石 C.历史资料
2.(2025六下·定西期中)父母因用眼不当,造成了眼睛近视,他们的孩子( )。
A.会遗传父母的近视眼
B.不会遗传父母的近视眼
C.近视眼的机率不确定
3.(2025六下·定西期中)遗传学家孟德尔选择( )做的遗传实验。
A.水仙花 B.辣椒 C.豌豆
4.(2025六下·定西期中)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建立植物种子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5.(2025六下·定西期中)比较小狗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不用比较的是( )。
A.皮毛的颜色 B.叫声的高低 C.外形
6.(2025六下·定西期中)下列区域中,( )的生物种类最多。
A.教室 B.草地 C.办公楼
7.(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对于不认识的动物,我们要( )。
A.只观察不记录
B.离开,找认识的动物进行记录
C.画图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8.(2025六下·定西期中)建造大桥时使用钢筋混凝土,主要原因是( )。
A.承重性能好 B.容易制作 C.价格便宜
二、小小审判官(每题3分,共24分)
9.(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搜索校园里的生物时,不要随意破坏动植物的家。( )
10.(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底端重量轻更有利于抗震。( )
11.(2025六下·定西期中)世界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更加珍爱自己。 ( )
12.(2025六下·定西期中)青蛙的前肢比后肢长而粗,前肢比后肢更有力。( )
13.(2025六下·定西期中)四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增加斜杆变为三角形就会较为稳固。( )
14.(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没必要用编号进行标注。
15.(2025六下·定西期中)猛犸象是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没有任何关系。 ( )
16.(2025六下·定西期中)我们可以从耳垂、舌头、额头、手指等方面寻找自己和家人的差异。( )
三、连线我能行(每线2分,共20分)
17.(2025六下·定西期中)牵线搭桥。
麻雀 鱼类
蝴蝶 昆虫
金鱼 哺乳动物
小狗 鸟类
狮子
18.(2025六下·定西期中)将下列植物与其对应的分类用线连起来。
法国梧桐
狗尾草 草质茎
毛白杨
蒲公英 木质茎
油松
四、生活与解释(共12分)
19.(2025六下·定西期中)人除了相貌特征,还有哪些遗传现象?
五、探究我最棒(每空2分,共20分)
(2025六下·定西期中)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于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云南某小学生物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对当地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外来物种占10%;偷猎占30%;栖息地被破坏占50%;其他原因占10%。
20.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来自( )。
A.外来物种 B.偷猎 C.栖息地被破坏
21.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当地( )的多样性。
A.生态系统 B.生物种类 C.生物遗传
22.下列人类行为中,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是( )。
A.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B.植树造林 C.杜绝滥捕乱猎
2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更多的动物园和植物园供人观赏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生物领养制度,从制度和法律上对生物做出保护
24.(2025六下·定西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遗传还是变异呢?(填字母)
A.遗传 B.变异 C.既不是遗传也不是变异
现象 你的判断
(1)爸爸个子高,儿子个子也高
(2)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
(3)头脑中的知识由少变多
(4)小猫和猫爸爸都有灵敏的嗅觉
(5)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
(6)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恐龙在约 6600 万年前灭绝,没有留下活体或直接的历史文字记录。恐龙化石是它们遗体或遗迹(如骨骼、脚印等)经地质作用形成的,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能还原恐龙的体型、结构、生活习性等。而 “活化石” 指现存与古代物种形态相似的生物(如银杏),与恐龙无关;人类文明史远晚于恐龙时代,不存在恐龙的 “历史资料”。因此,化石是研究恐龙的关键证据。
2.【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主要由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起,遗传因素影响较小;高度近视(度数>600 度)多与遗传相关,若父母均为高度近视,孩子近视风险较高。此外,环境因素(如光照、用眼强度)也会显著影响近视发生。因此,父母近视时,孩子近视的概率受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无法简单判定 “会” 或 “不会” 遗传。
3.【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其具有明显且稳定的相对性状(如高茎 / 矮茎、圆粒 / 皱粒),且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能保证纯种,便于人工杂交实验。此外,豌豆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遗传规律。这些特性使孟德尔成功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需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而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易过度繁殖,可能破坏本地生态链、挤压本土物种生存空间(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排挤本地植物)。建立植物种子库可保存遗传资源,自然保护区能为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均是合理措施。大量引进外来物种风险高,需严格评估,不可盲目进行。
5.【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小狗后代与亲代的皮毛颜色、外形属于可见的形态特征,受遗传因素影响,可通过观察比较异同。而叫声的高低更多与声带结构、后天环境(如情绪、训练)相关,并非由基因直接决定的稳定遗传性状,且 “高低” 属于主观感受,缺乏明确的遗传比较标准。因此,相比之下,叫声的高低不属于必需的遗传异同比较项。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教室和办公楼属于人工环境,生物种类主要为人类、少量家养植物(如盆栽)或昆虫(如蚊子),种类单一。而草地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除草本植物外,还可能有灌木、真菌、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形成更复杂的食物网。其光照、水分等条件适合多种生物生存,生态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建筑环境,故生物种类最多。
7.【答案】C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校园生物搜索的目的是全面记录物种信息,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时,只观察不记录或刻意回避会导致数据缺失。而通过画图(标注外形特征)或文字描述(如颜色、体型、行为),能为后续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提供依据,符合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记录未知物种有助于完善生物清单,即使暂时无法识别,留存信息也具有研究价值。
8.【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钢筋混凝土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钢筋抗拉强度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二者结合后兼具抗拉与抗压性能,能承受桥梁自重、车辆荷载等复杂应力。相比之下,“容易制作” 并非核心优势(其施工需模板、养护等流程),“价格便宜” 也不准确(钢筋成本较高)。大桥作为重载结构,承重能力是设计的首要考量,因此选择钢筋混凝土的主要原因是其优异的力学性能。
9.【答案】正确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搜索校园生物时,动植物的栖息地(如树洞、草丛、池塘)是其生存的基础。随意破坏(如挖掘土壤、折断树枝)会直接影响生物的栖息、繁殖,甚至导致物种迁移或死亡,违背生物保护的原则。科学观察需保持环境原貌,这既是对生态的尊重,也能确保生物行为的自然性,便于获取真实的观察数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的抗震能力与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整体重量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轻质材料可以减少塔台的整体重量,从而提高其便携性,但在抗震方面,过轻的底座可能会导致塔台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稳定性不足,从而影响抗震性能。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个体的差异由遗传(如基因组合、染色体排列)和环境(如生长条件、生活经历)共同决定。即使同卵双胞胎,也会因表观遗传或后天因素产生差异。“独一无二”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接纳个体独特性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而珍爱自己是尊重生命多样性的体现,这种认知符合科学规律与生命伦理。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
【解析】【分析】青蛙的后肢比前肢更长且更粗壮,这是其适应跳跃和游泳的典型特征。后肢肌肉发达,通过强有力的蹬伸动作推动身体前进,而前肢主要用于支撑身体和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从结构上看,前肢的骨骼和肌肉配置均不如后肢适合发力,因此 “前肢比后肢长而粗、更有力” 的描述与实际生理构造不符。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四边形框架属于不稳定结构,因其边长确定后形状仍可改变(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四边形中增加斜杆后,会被分割成若干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时,内角和结构形状唯一确定,能有效抵抗外力变形,这种特性在建筑、机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如桥梁桁架、脚手架的斜撑设计。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用编号标注十分必要。校园内生物种类可能较多,部分区域生物密集,直接标注名称易导致图面杂乱、信息重叠。编号可对应图例中的生物名称,既保持图的清晰,又能准确关联生物与位置。同时,编号便于后续查阅、补充信息,也让他人快速理解图中内容,是规范呈现生物分布的有效方式,因此不能省略。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进化论;化石
【解析】【分析】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通过岩石的成因和各种岩石的特征可判断岩石中是否可能出现化石。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分析选项可知,霸王龙、猛犸象已经灭绝,属于古生物。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耳垂(是否有耳垂)、舌头(能否卷舌)、额头(宽窄、发际线形状)、手指(指纹、指节长度)等均属于表型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这些特征在家庭成员间可能存在差异:如父母无耳垂而子女有耳垂(基因重组),或指纹因胚胎发育时的细微差异而独特。通过对比这些特征,能直观体现生物的变异现象和个体独特性。
17.【答案】
【知识点】鱼的特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麻雀:属于鸟纲,具有羽毛、喙、翅膀等典型鸟类特征,通过产卵繁殖,体温恒定。
蝴蝶:属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发育过程经历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鲤科鱼类,用鳃呼吸,靠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卵生,生活在水中。
小狗与狮子:均属哺乳纲,特征为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具备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其中狮子是大型猫科动物,小狗是犬科家养动物,二者同属哺乳动物但科属不同。
18.【答案】
【知识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草质茎植物(狗尾草、蒲公英):茎秆柔软,木质化细胞少,支持力较弱,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蒲公英植株低矮,茎秆折断后可见较疏松的草质结构;狗尾草茎秆纤细,成熟后易倒伏。
木质茎植物(法国梧桐、毛白杨、油松):茎秆坚硬,木质化程度高,由木质部发达的树干和枝条组成,多为乔木或灌木。例如法国梧桐(悬铃木)和毛白杨是高大落叶乔木,树干粗壮;油松为常绿乔木,茎秆木质坚硬,能支撑高大树冠。
19.【答案】答:人除了相貌特征外,还有很多遗传现象。人的外形特征,比如身材,父母都胖,孩子肥胖的儿率也会比较大;人的血型、血压等生理特征也表现了遗传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人的行为方式,比如左利手还是右利手,都是跟遗传有关的。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人除相貌外,还有多种遗传现象:生理特征:如有无耳垂、卷舌能力、眼皮单双、血型(A/B/AB/O 型由基因决定)。疾病易感性:部分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通过基因遗传,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家族聚集倾向。行为特征:少数行为如左利手(左撇子)可能与遗传相关,但也受环境影响。这些现象由基因组合决定,体现遗传多样性。
【答案】20.C
21.B
22.A
23.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用生物资源,但不合理的利用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所以,造成地球上生物种类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破坏。
20.根据调查数据,栖息地被破坏占鸟类资源减少原因的 50%,比例远高于外来物种(10%)和偷猎(30%)。栖息地破坏如森林砍伐、湿地开垦等,会直接摧毁鸟类生存环境,导致食物短缺、繁殖地丧失,是威胁鸟类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
21.偷猎直接导致鸟类个体数量减少甚至物种消失,影响的是当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它表现为生物种类的丰富度下降,而生态系统多样性侧重环境与生物的综合体,遗传多样性强调基因层面差异。题干中 “品种和数量减少” 直接对应物种层次的损失。
22.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因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挤压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破坏食物链,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会导致本地草本植物灭绝,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而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杜绝滥捕乱猎可保护物种,均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23.建立自然保护区可直接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虎等物种的保护。动物园和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效果有限;法律保护需结合实地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最根本的手段。
24.【答案】A;B;C;A;B;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身高受基因调控,父亲的高个子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儿子,体现了 “亲代 - 子代” 的性状传递,符合遗传的定义。
(2)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品种水稻杂交,使基因重新组合后产生的新性状(更粗壮),与亲代性状存在差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表现。
(3)知识的积累是后天学习和经验获得的,与遗传物质无关,不属于遗传;也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环境引起的可遗传 / 不可遗传变异,而是纯粹的后天行为,因此两者均不属于。
(4)嗅觉灵敏度由基因控制,属于生物的性状。小猫与猫爸爸在该性状上的相似性,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的结果,符合遗传的特征。
(5)三叶草通常为三片叶子,个别植株出现四片叶子,是群体中发生的性状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引起(若为遗传物质改变则可遗传),属于变异现象,体现了群体内的个体差异。
(6)同一亲本产生的子代之间、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性状差异,属于变异。这种现象主要由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的重新组合(如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引起,导致个体间性状不同,是生物变异的典型表现。
1 / 1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精挑细选(每题3分,共24分)
1.(2025六下·定西期中)恐龙已经灭绝,通过研究( ),我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
A.恐龙化石 B.活化石 C.历史资料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恐龙在约 6600 万年前灭绝,没有留下活体或直接的历史文字记录。恐龙化石是它们遗体或遗迹(如骨骼、脚印等)经地质作用形成的,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能还原恐龙的体型、结构、生活习性等。而 “活化石” 指现存与古代物种形态相似的生物(如银杏),与恐龙无关;人类文明史远晚于恐龙时代,不存在恐龙的 “历史资料”。因此,化石是研究恐龙的关键证据。
2.(2025六下·定西期中)父母因用眼不当,造成了眼睛近视,他们的孩子( )。
A.会遗传父母的近视眼
B.不会遗传父母的近视眼
C.近视眼的机率不确定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主要由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起,遗传因素影响较小;高度近视(度数>600 度)多与遗传相关,若父母均为高度近视,孩子近视风险较高。此外,环境因素(如光照、用眼强度)也会显著影响近视发生。因此,父母近视时,孩子近视的概率受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无法简单判定 “会” 或 “不会” 遗传。
3.(2025六下·定西期中)遗传学家孟德尔选择( )做的遗传实验。
A.水仙花 B.辣椒 C.豌豆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其具有明显且稳定的相对性状(如高茎 / 矮茎、圆粒 / 皱粒),且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能保证纯种,便于人工杂交实验。此外,豌豆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遗传规律。这些特性使孟德尔成功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4.(2025六下·定西期中)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建立植物种子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需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而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易过度繁殖,可能破坏本地生态链、挤压本土物种生存空间(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排挤本地植物)。建立植物种子库可保存遗传资源,自然保护区能为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均是合理措施。大量引进外来物种风险高,需严格评估,不可盲目进行。
5.(2025六下·定西期中)比较小狗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不用比较的是( )。
A.皮毛的颜色 B.叫声的高低 C.外形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小狗后代与亲代的皮毛颜色、外形属于可见的形态特征,受遗传因素影响,可通过观察比较异同。而叫声的高低更多与声带结构、后天环境(如情绪、训练)相关,并非由基因直接决定的稳定遗传性状,且 “高低” 属于主观感受,缺乏明确的遗传比较标准。因此,相比之下,叫声的高低不属于必需的遗传异同比较项。
6.(2025六下·定西期中)下列区域中,( )的生物种类最多。
A.教室 B.草地 C.办公楼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教室和办公楼属于人工环境,生物种类主要为人类、少量家养植物(如盆栽)或昆虫(如蚊子),种类单一。而草地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除草本植物外,还可能有灌木、真菌、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形成更复杂的食物网。其光照、水分等条件适合多种生物生存,生态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建筑环境,故生物种类最多。
7.(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对于不认识的动物,我们要( )。
A.只观察不记录
B.离开,找认识的动物进行记录
C.画图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答案】C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校园生物搜索的目的是全面记录物种信息,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时,只观察不记录或刻意回避会导致数据缺失。而通过画图(标注外形特征)或文字描述(如颜色、体型、行为),能为后续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提供依据,符合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记录未知物种有助于完善生物清单,即使暂时无法识别,留存信息也具有研究价值。
8.(2025六下·定西期中)建造大桥时使用钢筋混凝土,主要原因是( )。
A.承重性能好 B.容易制作 C.价格便宜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钢筋混凝土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钢筋抗拉强度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二者结合后兼具抗拉与抗压性能,能承受桥梁自重、车辆荷载等复杂应力。相比之下,“容易制作” 并非核心优势(其施工需模板、养护等流程),“价格便宜” 也不准确(钢筋成本较高)。大桥作为重载结构,承重能力是设计的首要考量,因此选择钢筋混凝土的主要原因是其优异的力学性能。
二、小小审判官(每题3分,共24分)
9.(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搜索校园里的生物时,不要随意破坏动植物的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搜索校园生物时,动植物的栖息地(如树洞、草丛、池塘)是其生存的基础。随意破坏(如挖掘土壤、折断树枝)会直接影响生物的栖息、繁殖,甚至导致物种迁移或死亡,违背生物保护的原则。科学观察需保持环境原貌,这既是对生态的尊重,也能确保生物行为的自然性,便于获取真实的观察数据。
10.(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底端重量轻更有利于抗震。(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的抗震能力与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整体重量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轻质材料可以减少塔台的整体重量,从而提高其便携性,但在抗震方面,过轻的底座可能会导致塔台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稳定性不足,从而影响抗震性能。
11.(2025六下·定西期中)世界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更加珍爱自己。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个体的差异由遗传(如基因组合、染色体排列)和环境(如生长条件、生活经历)共同决定。即使同卵双胞胎,也会因表观遗传或后天因素产生差异。“独一无二”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接纳个体独特性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而珍爱自己是尊重生命多样性的体现,这种认知符合科学规律与生命伦理。
12.(2025六下·定西期中)青蛙的前肢比后肢长而粗,前肢比后肢更有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
【解析】【分析】青蛙的后肢比前肢更长且更粗壮,这是其适应跳跃和游泳的典型特征。后肢肌肉发达,通过强有力的蹬伸动作推动身体前进,而前肢主要用于支撑身体和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从结构上看,前肢的骨骼和肌肉配置均不如后肢适合发力,因此 “前肢比后肢长而粗、更有力” 的描述与实际生理构造不符。
13.(2025六下·定西期中)四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增加斜杆变为三角形就会较为稳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四边形框架属于不稳定结构,因其边长确定后形状仍可改变(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四边形中增加斜杆后,会被分割成若干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时,内角和结构形状唯一确定,能有效抵抗外力变形,这种特性在建筑、机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如桥梁桁架、脚手架的斜撑设计。
14.(2025六下·定西期中)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没必要用编号进行标注。
【答案】错误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用编号标注十分必要。校园内生物种类可能较多,部分区域生物密集,直接标注名称易导致图面杂乱、信息重叠。编号可对应图例中的生物名称,既保持图的清晰,又能准确关联生物与位置。同时,编号便于后续查阅、补充信息,也让他人快速理解图中内容,是规范呈现生物分布的有效方式,因此不能省略。
15.(2025六下·定西期中)猛犸象是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没有任何关系。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进化论;化石
【解析】【分析】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通过岩石的成因和各种岩石的特征可判断岩石中是否可能出现化石。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分析选项可知,霸王龙、猛犸象已经灭绝,属于古生物。
16.(2025六下·定西期中)我们可以从耳垂、舌头、额头、手指等方面寻找自己和家人的差异。(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耳垂(是否有耳垂)、舌头(能否卷舌)、额头(宽窄、发际线形状)、手指(指纹、指节长度)等均属于表型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这些特征在家庭成员间可能存在差异:如父母无耳垂而子女有耳垂(基因重组),或指纹因胚胎发育时的细微差异而独特。通过对比这些特征,能直观体现生物的变异现象和个体独特性。
三、连线我能行(每线2分,共20分)
17.(2025六下·定西期中)牵线搭桥。
麻雀 鱼类
蝴蝶 昆虫
金鱼 哺乳动物
小狗 鸟类
狮子
【答案】
【知识点】鱼的特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麻雀:属于鸟纲,具有羽毛、喙、翅膀等典型鸟类特征,通过产卵繁殖,体温恒定。
蝴蝶:属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发育过程经历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鲤科鱼类,用鳃呼吸,靠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卵生,生活在水中。
小狗与狮子:均属哺乳纲,特征为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具备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其中狮子是大型猫科动物,小狗是犬科家养动物,二者同属哺乳动物但科属不同。
18.(2025六下·定西期中)将下列植物与其对应的分类用线连起来。
法国梧桐
狗尾草 草质茎
毛白杨
蒲公英 木质茎
油松
【答案】
【知识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草质茎植物(狗尾草、蒲公英):茎秆柔软,木质化细胞少,支持力较弱,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蒲公英植株低矮,茎秆折断后可见较疏松的草质结构;狗尾草茎秆纤细,成熟后易倒伏。
木质茎植物(法国梧桐、毛白杨、油松):茎秆坚硬,木质化程度高,由木质部发达的树干和枝条组成,多为乔木或灌木。例如法国梧桐(悬铃木)和毛白杨是高大落叶乔木,树干粗壮;油松为常绿乔木,茎秆木质坚硬,能支撑高大树冠。
四、生活与解释(共12分)
19.(2025六下·定西期中)人除了相貌特征,还有哪些遗传现象?
【答案】答:人除了相貌特征外,还有很多遗传现象。人的外形特征,比如身材,父母都胖,孩子肥胖的儿率也会比较大;人的血型、血压等生理特征也表现了遗传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人的行为方式,比如左利手还是右利手,都是跟遗传有关的。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人除相貌外,还有多种遗传现象:生理特征:如有无耳垂、卷舌能力、眼皮单双、血型(A/B/AB/O 型由基因决定)。疾病易感性:部分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通过基因遗传,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家族聚集倾向。行为特征:少数行为如左利手(左撇子)可能与遗传相关,但也受环境影响。这些现象由基因组合决定,体现遗传多样性。
五、探究我最棒(每空2分,共20分)
(2025六下·定西期中)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于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云南某小学生物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对当地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外来物种占10%;偷猎占30%;栖息地被破坏占50%;其他原因占10%。
20.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来自( )。
A.外来物种 B.偷猎 C.栖息地被破坏
21.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当地( )的多样性。
A.生态系统 B.生物种类 C.生物遗传
22.下列人类行为中,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是( )。
A.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B.植树造林 C.杜绝滥捕乱猎
2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更多的动物园和植物园供人观赏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生物领养制度,从制度和法律上对生物做出保护
【答案】20.C
21.B
22.A
23.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用生物资源,但不合理的利用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所以,造成地球上生物种类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破坏。
20.根据调查数据,栖息地被破坏占鸟类资源减少原因的 50%,比例远高于外来物种(10%)和偷猎(30%)。栖息地破坏如森林砍伐、湿地开垦等,会直接摧毁鸟类生存环境,导致食物短缺、繁殖地丧失,是威胁鸟类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
21.偷猎直接导致鸟类个体数量减少甚至物种消失,影响的是当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它表现为生物种类的丰富度下降,而生态系统多样性侧重环境与生物的综合体,遗传多样性强调基因层面差异。题干中 “品种和数量减少” 直接对应物种层次的损失。
22.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因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挤压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破坏食物链,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会导致本地草本植物灭绝,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而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杜绝滥捕乱猎可保护物种,均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23.建立自然保护区可直接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虎等物种的保护。动物园和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效果有限;法律保护需结合实地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最根本的手段。
24.(2025六下·定西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遗传还是变异呢?(填字母)
A.遗传 B.变异 C.既不是遗传也不是变异
现象 你的判断
(1)爸爸个子高,儿子个子也高
(2)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
(3)头脑中的知识由少变多
(4)小猫和猫爸爸都有灵敏的嗅觉
(5)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
(6)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答案】A;B;C;A;B;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身高受基因调控,父亲的高个子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儿子,体现了 “亲代 - 子代” 的性状传递,符合遗传的定义。
(2)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品种水稻杂交,使基因重新组合后产生的新性状(更粗壮),与亲代性状存在差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表现。
(3)知识的积累是后天学习和经验获得的,与遗传物质无关,不属于遗传;也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环境引起的可遗传 / 不可遗传变异,而是纯粹的后天行为,因此两者均不属于。
(4)嗅觉灵敏度由基因控制,属于生物的性状。小猫与猫爸爸在该性状上的相似性,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的结果,符合遗传的特征。
(5)三叶草通常为三片叶子,个别植株出现四片叶子,是群体中发生的性状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引起(若为遗传物质改变则可遗传),属于变异现象,体现了群体内的个体差异。
(6)同一亲本产生的子代之间、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性状差异,属于变异。这种现象主要由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的重新组合(如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引起,导致个体间性状不同,是生物变异的典型表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