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8:49:55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四上·宝安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选填“音量”“音高”)来描述。
2.(2024四上·宝安期末)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3.(2024四上·宝安期末)人的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为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   是唯一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能被我们直接观察到的消化器官。
4.(2024四上·宝安期末)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5.(2024四上·宝安期末)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
6.(2024四上·宝安期末)为了防止发生分歧,制作小车时应独立完成,不需要分工合作。(  )
7.(2024四上·宝安期末)潜水的人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和液体中传播。(  )
8.(2024四上·宝安期末)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加快,但心跳速度没有改变。(  )
9.(2024四上·宝安期末)把花生用力在纸上涂抹,留下很难消失的油迹,证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
10.(2024四上·宝安期末)射箭时,箭被射出是依靠拉弓时产生的弹力。(  )
11.(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在高科技产品区发现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如图)正在播放音乐,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
12.(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琪用“土电话”通话(如图),当两人说话距离和音量不变时,将细棉线换成铜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变大。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土电话”利用气体传播声音
B.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C.铜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更好
13.(2024四上·宝安期末)场馆里人声鼎沸,小安为了听清小宝的讲话声,将手放在耳后(如图),这是为了增强(  )的作用。
A.耳郭 B.外耳道 C.鼓膜
14.(2024四上·宝安期末)艺术表演区正在进行水鼓表演,当表演者敲击鼓面时,鼓面上的水珠会跟随鼓面跳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想让鼓发出的声音更响,应该换一个更大的鼓
B.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引起了水珠的振动
C.敲鼓的力度越大,水珠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15.(2024四上·宝安期末)教师佩戴麦克风和扩音器维持场馆秩序。小安用扩音器进行实验:当扩音器靠近绷紧的气球皮时,气球皮上的细沙跳动了起来(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气球皮模拟耳朵中的“鼓膜”
B.“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扩音器发出的声音越大,细沙跳动的幅度越小
16.(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来到科创挑战区,他们合作动手制作了一辆气球小车(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松开气嘴,小车向左运动
B.气球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C.车身越重,小车行驶得越远
17.(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总是打滑,原因可能是(  )。
A.地面太粗糙 B.轮子太光滑 C.车轮间距宽
18.(2024四上·宝安期末)如图的气球小车依靠气球喷气时产生的动力运动起来,下列运动与气球小车动力来源不同的是(  )。
A.喷气式飞机飞行
B.撑杆跳高
C.火箭发射
19.(2024四上·宝安期末)生活中,有些地方为提高运动速度需要增大摩擦力,下列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轴承中的滚珠
B.用滚木搬运重物
C.轮胎上的花纹
20.(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琪尝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她将橡皮筋缠绕在小车的车轴上(如图),小车能在5秒内将两块橡皮运输20厘米。下列方法中,(  )可以让小车在5秒内将两块橡皮运输10厘米。
A.增加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B.减少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C.反方向将橡皮筋缠绕相同的圈数
21.(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安将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把小车放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这样可以测出小车的(  ),大小是(  )牛。
A.弹力0.5 B.重力1.5 C.重力0.5
22.(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合作制作了一个呼吸模拟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气球模拟的是气管
B.②气球皮模拟的是膈肌
C.下拉气球皮②模拟了呼气的过程
23.(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乐热爱运动,是学校游泳队男队队长,体检时测得肺活量是3100毫升。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乐的肺活量属于(  )等级。
等级 男生 女生
优秀 2400以上 1800以上
良好 1900~2399 1600~1799
合格 1100~1899 900~1599
不合格 1100以下 900以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单位:毫升)
A.不及格 B.良好 C.优秀
24.(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文在体育锻炼方面比较懈怠,但是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的肺活量是3750毫升(如图),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文不止吹了一口气
B.测量时袋子漏气了
C.小文没有尽力呼出所有气体
25.(2024四上·宝安期末)根据图可知,小文吹入测量袋内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袋子中全部是二氧化碳
B.袋子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袋子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26.(2024四上·宝安期末)午餐时间,学校准备了丰盛的饭菜:①米饭 ②馒头 ③炒菜心 ④炸鸡翅 ⑤油焖大虾 ⑥红烧肉。为了营养均衡,小安应该选择(  )搭配。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27.(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将这些食物分为①米饭、②馒头和③炒菜心、④炸鸡、⑤油焖大虾、⑥红烧肉两类,小宝的分类标准是(  )。
A.生食和熟食 B.主食和副食 C.植物类和动物类
28.(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文吃午餐时,选择了炸鸡翅、油焖大虾、红烧肉的搭配,这样会导致(  )摄入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A.淀粉 B.脂肪 C.维生素
29.(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慧吞咽饼干的时候,并没有喝水,也没有被噎到。这是因为在咀嚼时,(  )将饼干浸湿、变软了。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30.(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文吃油焖大虾时,会用到(  )将肉咀嚼碾碎,以便更顺畅地吞咽。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31.(2024四上·宝安期末)美味的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经过食道到达(  ),它可以通过蠕动将食物研磨成食糜。
A. B. C.
32.(2024四上·宝安期末)我们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B.为了保持身材,不吃任何含油盐的食品
C.流行性感冒期间,外出时戴好口罩
33.(2024四上·宝安期末)在科技艺术节上,小宝和小安组队参加“让小车运动起来”挑战赛。小宝和小安选择的实验材料是垫圈、挂钩和绳子。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第33题。
(1)他们要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明确该目标后,下一步要完成的步骤是(  )。
A.制定方案 B.实施方案 C.分析实验数据
(2)两人合作制作好了动力小车(如图)。小安在挂钩上逐渐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小宝负责记录垫圈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表1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1 3.26 2.98 3.02 3.09
2 2.07 1.90 1.93 1.97
4 1.44 1.16 1.20 1.23
6 1.01 1.07 1.12 1.07
小宝认为,在挂钩上不挂垫圈也能让小车运动起来。你   (选填“认同”或“不认同”)他的观点,原因是   。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悬挂垫圈个数越多,小车所受的拉力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的时间越   (选填“长”或“短”)
(4)小安在小车前端固定了一根吸管,终点处放置了一块橡皮泥(如图)。当小车运动到终点时会撞击橡皮泥,从而在橡皮泥上留下痕迹。以下是不同拉力的小车撞击橡皮泥产生的现象,请在下图对应位置填写相应的垫圈个数(选填“2”“4”“6”)
   个垫圈撞击 4个垫圈撞击    个垫圈撞击
(5)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不能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
34.(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来到艺术区进行乐器体验与制作。当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琴键时,调音器会显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频率的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的数值越小,表示物体振动得越慢。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
铝片琴键序号 敲击时的频率/赫兹
① 1975
② 2093
③ 2637
④ 2751
⑤ 2959
⑥ 3322
⑦ 3520
⑧ 3729
(1)小宝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如图),铝片会发出   (选填“强弱”或“高低”)不同的声音。
(2)由表2可知,从铝片①敲到铝片⑧,铝片振动的频率变   (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选填“高”“低”“强”“弱”)
(3)当小安轻轻敲和用力敲铝片①时,铝片振动的频率都是1975赫兹,证明改变力度无法改变   (选填“振动幅度”或“振动快慢”)。用力敲铝片①时,声音变   (选填“高”“低”“强”“弱”)。
(4)小安也打算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一个小乐器。请你为他在材料库中任选一种或多种材料,在选择的材料对应的“□”里打√。
□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 □松紧不同的橡皮筋4根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4根 □无盖的空盒子
□长短不同的粗吸管5根 □吸管固定器
□橡皮泥
(5)根据上题中所选材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你的制作方法。
(6)你设计的小乐器是通过改变   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音量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在日常生活中常用 “音量” 来描述。音量越大,声音越响亮;音量越小,声音越微弱,这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大)。而 “音高” 描述的是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如钢琴上不同音阶的声音高低差异。因此,此处应填 “音量”。
2.【答案】声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喉咙里能发出声音且控制声音的器官是声带。声带位于喉部,当气流从肺部呼出,振动声带时,就会产生声音。同时,通过调节声带的松紧程度等,还能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3.【答案】口腔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其中口腔是唯一无需借助工具就能直接观察到的。口腔通过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将食物初步破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还能初步消化淀粉,是消化过程的起始部位。其他消化器官如胃、肠等位于胸腔或腹腔内,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需要借助胃镜、肠镜等工具才能观察。
4.【答案】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核心是气体交换 ——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一交换主要在肺内完成:肺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壁极薄且周围环绕丰富的毛细血管,氧气能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进入肺泡,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其他呼吸相关器官如鼻腔、气管等主要起气体通道作用,不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5.【答案】反冲力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气球内的气体喷出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气体对气球施加一个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即反冲力。例如火箭发射时燃料向下喷射,反冲力推动火箭升空。该力是物体因喷出物质而获得的反向动力,使气球等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制作小车是一项需要协作的任务,分工合作能提高效率、发挥各自优势,还能通过交流减少失误。独立完成可能因个人能力局限导致设计不周全、制作效率低,反而更易引发后续问题。“为防止分歧而独立完成” 的说法不合理,分工中的分歧可通过沟通解决,合作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题目表述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和液体(如水)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面,再通过水(液体)传播到潜水者的耳朵里,使潜水的人能听到声音。这一现象直接体现了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因此,题目表述正确。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在剧烈运动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多,需要更多氧气供应并排出更多二氧化碳。此时,呼吸次数会加快以吸入更多氧气;同时,心脏需要更快跳动(心跳速度加快),才能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更快地输送到全身各处,满足身体需求。因此,剧烈运动后不仅呼吸次数加快,心跳速度也会明显增加,题目表述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
【解析】【分析】脂肪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具有脂溶性,能在纸张等载体上留下不易消失的油迹,这是检测脂肪的常用简易方法。当把花生用力在纸上涂抹时,花生中的脂肪会被挤压出来,在纸上留下油迹,且该油迹难以挥发或被吸收而长期保留。这一现象直接证明花生中含有脂肪。因此,题目表述正确。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试图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拉弓时,弓臂因外力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松手后,弓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弹力,将箭弹出。这一过程中,箭被射出的动力直接来源于拉弓时弓所产生的弹力。因此,题目表述正确。
1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无论是否为高科技产品,音箱发声必然依赖内部发声部件的振动,不存在不振动就能发声的情况。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中的声音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人耳,此说法符合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C.调节音量键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强弱),而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二者本质不同。
因此,正确选项为B。
1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实验中 “土电话” 通过细棉线或铜丝(均为固体)传声,将棉线换为铜丝后声音变大,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且铜丝传声效果优于棉线。整个实验中,声音主要通过固体介质传播,未涉及气体传声的对比或验证,因此无法证明 “土电话” 利用气体传播声音。综上,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
13.【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波,将周围的声音聚拢并传入外耳道。小安将手放在耳后,相当于增大了耳郭的面积,能更有效地收集声音,从而在嘈杂环境中听清讲话。B选项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手放在耳后不直接改变其功能;C选项鼓膜负责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振动,与该动作无关。因此,此动作增强的是耳郭的作用,选A。
1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A.错误。声音的响度(响亮程度)与振幅有关,而非鼓的大小。增大敲击力度可使鼓面振幅变大,声音更响,换大鼓不能直接改变响度。
B.正确。敲鼓时鼓面振动,会带动鼓面上的水珠一起振动,这一现象直观体现了振动的传递,符合事实。
C.错误。敲鼓力度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而水珠振动快慢(频率)决定音调高低,与力度无直接关联,此说法混淆了响度和音调。
综上,正确选项为B。
1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A.正确。气球皮轻薄且能随声波振动,类似耳朵中鼓膜的功能,可模拟鼓膜的振动情况。
B.正确。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并传递给听小骨,气球皮上细沙跳动正体现了这一转化过程。
C.错误。扩音器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波能量越强,气球皮振动幅度越大,细沙跳动幅度也越大,此选项表述相反。
综上,不正确的是C。
16.【答案】C
【知识点】反冲力;喷气小车
【解析】【分析】A.正确:气球喷气时,喷气口在右侧,气体向右喷出,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车会受到向左的反作用力,因此向左运动。
B.正确:气球越大,储存的气体越多,喷出时产生的动力持续时间越长,小车获得的动能更多,通常行驶得更远。
C.错误:车身越重,在相同动力下,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越大,且惯性影响下运动状态更难改变,会导致小车行驶距离变短,而非更远。
综上,错误的说法是C。
17.【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小车打滑是因为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不足,无法提供足够动力或抓地力。
A.错误。地面太粗糙会增大摩擦力,减少打滑,与题意相反。
B.正确。轮子太光滑会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导致打滑。
C.错误。车轮间距宽主要影响稳定性,与摩擦力大小无关,不直接导致打滑。
综上,打滑的可能原因是B。
18.【答案】B
【知识点】反冲力;弹力
【解析】【分析】气球小车的动力来自反作用力,气球喷出气体时,气体对小车产生相反方向的推力,属于反冲力。
A.喷气式飞机。通过发动机向后喷气,获得向前的反冲力,与小车动力来源相同。
B.撑杆跳高。利用撑杆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推动人体上升,动力是弹力,与反冲力不同。
C.火箭发射。靠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获得向前的反冲力,与小车原理一致。
综上,动力来源不同的是B。
19.【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A.错误。轴承中的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目的是减小摩擦力,使转动更顺畅。
B.错误。用滚木搬运重物也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节省力气。
C.正确。轮胎上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属于增大摩擦力的设计。
综上,正确选项为C。
20.【答案】B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动力来自橡皮筋形变产生的弹力,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动力越强,运动速度越快、距离越远。
A.错误。增加缠绕圈数会增大弹力,使小车速度更快,5秒内运输距离会超过20厘米,不符合要求。
B.正确。减少缠绕圈数会减小弹力,小车动力减弱,速度变慢,5秒内可缩短运输距离至10厘米。
C.错误。反方向缠绕相同圈数,弹力大小不变,仅改变运动方向,距离仍为20厘米。
综上,正确方法是B。
21.【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测的是物体对挂钩的拉力,当小车挂在挂钩上静止时,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需看量程和分度值,图中测力计每大格为1N,每小格(分度值)为0.1N,指针指向 0.5N处,则示数为0.5N。正确答案是C。
22.【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模拟装置中,各部分模拟人体呼吸器官的功能:①气球位于装置内部,膨胀和收缩模拟肺的吸气和呼气,而非气管(气管是气体通道,对应装置中的连接管)。②气球皮位于装置底部,具有弹性,其上下运动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符合膈肌在呼吸中的作用。下拉气球皮②时,装置内空间增大、气压减小,①气球膨胀,模拟吸气过程(膈肌收缩时肺扩张)。综上,正确说法是B。
23.【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等级划分如下:优秀:2400毫升以上;良好:1900~2399毫升;合格:1100~1899毫升;不合格:1100毫升以下;小乐是男生,肺活量为 3100毫升,明显超过优秀等级的最低标准(2400毫升),因此属于优秀等级。综上,正确答案是C。
24.【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若测量时不止吹一口气(多次吹气),会导致测得的气体体积远大于实际肺活量,出现 3750 毫升的偏高结果。B错误:袋子漏气会使测得的气体量减少,结果偏低,而非偏高。C错误:没有尽力呼出气体,测得的结果会小于实际肺活量,同样偏低。综上,导致结果偏高的原因是A。
25.【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A.错误。呼出气体中仍含有氧气、氮气等,并非全部是二氧化碳。
B.错误。氮气不参与人体代谢,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与空气基本一致(约78%)。
C.正确。吸入的氧气会被人体细胞利用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二氧化碳含量则升高。
综上,正确说法是C。
26.【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营养均衡需包含主食(提供糖类)、蔬菜(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肉类 / 鱼虾(提供蛋白质、脂肪)。
A:②馒头(主食)、③炒菜心(蔬菜)、⑤油焖大虾(鱼虾,蛋白质),三类齐全,搭配合理。
B:②馒头(主食)、④炸鸡翅、⑥红烧肉(均为肉类,脂肪过多,缺少蔬菜),不均衡。
C:①米饭(主食)、④炸鸡翅、⑤油焖大虾(肉类 / 鱼虾,缺少蔬菜),不均衡。
综上,正确答案是A。
27.【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①米饭、②馒头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膳食中作为主食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
③炒菜心(蔬菜)、④炸鸡、⑤油焖大虾、⑥红烧肉(肉类 / 鱼虾)属于副食,用于辅助主食补充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营养。A错误:所有食物均为熟食,无法以此分类。C 错误:③炒菜心是植物类,却和动物类食物分在同一组,不符合植物类和动物类的分类逻辑。综上,分类标准是主食和副食,选B。
28.【答案】B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炸鸡翅、油焖大虾、红烧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且烹饪方式(炸、油焖)会增加油脂含量。这类食物富含脂肪,蛋白质次之,几乎不含淀粉和维生素。过量摄入脂肪易导致肥胖、心血管负担加重等健康问题,不符合均衡饮食原则。因此,这种搭配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选B。
29.【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咀嚼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与食物混合,起到湿润、软化食物的作用,便于吞咽。题干中饼干未喝水却能顺利吞咽,正是唾液的湿润作用。A错误:牙齿的作用是切断、磨碎食物,使其变小,但不能浸湿食物。B错误:舌头主要负责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本身不产生液体湿润食物。综上,是唾液将饼干浸湿变软,选C。
30.【答案】C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臼齿位于口腔后部,齿冠宽大,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主要功能是研磨、咀嚼食物,将较硬或大块的食物碾碎,便于吞咽和消化。吃油焖大虾时,需要将虾肉咀嚼碾碎,臼齿承担这一作用。A错误:门齿(门牙)位于口腔前部,形状扁平,主要用于切断食物(如咬断虾壳)。B错误:犬齿尖锐锋利,用于撕裂食物(如撕开虾肉纤维),但碾碎食物的主要是臼齿。综上,正确答案是C。
31.【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经口腔初步消化、食道输送后,首先进入胃。胃通过肌肉蠕动对食物进行机械研磨,同时分泌胃液分解蛋白质,将食物加工成糊状的食糜,为后续消化做准备。B错误: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剩余营养,形成粪便,不负责研磨食物。C错误:肺是呼吸系统器官,负责气体交换,与食物消化无关。因此,能通过蠕动研磨食物成食糜的是胃,选A。
32.【答案】B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A.正确。经常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是有利于健康的习惯。
B.错误。油和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油脂提供能量,盐维持体液平衡),完全不摄入会导致营养失衡,影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健康。
C.正确。流感期间戴口罩可减少病毒传播和吸入,是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有效措施。
综上,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是B。
33.【答案】(1)A
(2)不认同;小车运动需要力
(3)大;短
(4)2;6
(5)由于速度大,动能也大,一旦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拉力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通常为: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题干中已明确 “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这一目标,下一步应是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改变力的大小(如调整垫圈数量)、控制其他变量(如小车重量、路面情况)、测量运动快慢的方法等。B错误:实施方案是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进行的操作环节。C错误:分析实验数据是实验结束后对结果的处理,属于后续步骤。因此,明确目标后下一步是制定方案,选A。
(2)实验中垫圈的重力提供了拉动小车的拉力。若不挂垫圈,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拉力,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因此,没有垫圈提供拉力,小车无法自行运动,小宝的观点不成立。
(3)实验中,垫圈的重力是小车所受拉力的来源。悬挂的垫圈个数越多,其总重力越大,转化为的拉力也就越大。分析数据可知:1个垫圈时平均时间3.09秒,2个时1.97秒,4个时1.23秒,6个时1.07秒。随着垫圈个数增加(拉力增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逐渐减少,说明运动得更快。
(4)小车撞击橡皮泥的痕迹深浅与小车的动能有关,拉力越大(垫圈个数越多),小车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撞击橡皮泥的痕迹越深。2个垫圈时拉力最小,小车速度最慢,动能最小,痕迹最浅,对应最左侧。4个垫圈拉力大于2个,速度较快,痕迹比2个垫圈深,对应中间。6个垫圈拉力最大,速度最快,动能最大,痕迹最深,对应最右侧。
(5)根据实验现象,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撞击产生的影响越显著(如小车拉力越大、速度越快,撞击橡皮泥的痕迹越深)。在走廊快速追逐奔跑时,人的运动速度增大,动能随之变大。若发生碰撞,较大的动能会转化为更强的冲击力,导致碰撞后果更严重,容易造成摔倒、撞伤等伤害。
因此,为避免因动能过大引发危险,不应在走廊快速追逐奔跑。
(1)他们要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明确目标后,下一步要完成的步骤是制定方案。在明确探究目标后,需要先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变量控制、数据记录方法等,然后才能实施方案、分析实验数据。故选A。
(2)我不认同小宝的观点。因为小车运动需要力来驱动,如果不挂垫圈,就没有外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就不会运动起来。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悬挂垫圈个数越多,小车所受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越短。因为随着垫圈个数增加,拉力增大,小车的速度更快,所以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4)根据前面实验数据可知,垫圈个数越多,小车速度越快,撞击橡皮泥的力度越大,留下的痕迹越深。所以从左到右应该依次是2、4、6。
(5)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物体所受的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撞击时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时,人的速度较快,就像实验中拉力大时小车速度快一样,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下或与其他物体(如墙壁、同学等)发生碰撞时,由于速度快,产生的冲击力会很大,容易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不能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
34.【答案】(1)高低
(2)快;高
(3)振动快慢;强
(4)
(5)步骤1:将空盒子倒置,底部朝上。步骤2:在盒子两端平行放置两根铅笔或木棍作为“琴桥”(可用橡皮泥固定位置)。步骤3:将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依次套在盒子上,穿过两端的琴桥并拉紧。粗橡皮筋绷得稍松,细橡皮筋绷得更紧。步骤4:用橡皮泥在盒子侧面粘出“弦钮”,通过调整橡皮泥的位置改变橡皮筋的有效振动长度。
(6)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实验中,小宝用相同力度敲击铝片,保证了振动幅度相同(即声音强弱相同),而铝片长短不同导致振动频率不同(表格数据显示各铝片频率差异明显)。因此,铝片发出的声音差异体现在音调的高低上,而非声音的强弱。
(2)表格数据显示,从铝片①到⑧,频率从 1975 赫兹逐渐增大到 3729 赫兹。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振动越 “快”。而声音的 “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因此,随着频率增大,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高”。此处与声音的 “强弱”(响度)无关,因实验中敲击力度相同,振动幅度一致,响度不变。
(3)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实验中,无论轻轻敲还是用力敲铝片①,频率均为 1975 赫兹,说明振动快慢未改变,故改变力度无法改变振动快慢。用力敲击时,铝片振动幅度增大。声音的 “强弱”(响度)由振动幅度决定,幅度越大,响度越强,因此用力敲时声音变强。而声音的 “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此处频率不变,音调也不变。
(4)制作乐器需利用物体振动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由振动频率决定)。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绷在空盒子上,振动频率不同,可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空盒子能放大声音。长短不同的粗吸管:用橡皮泥密封一端,长度不同导致振动频率不同,配合固定器排列,可吹出不同音调,满足乐器基本功能。完全相同或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无法稳定体现频率差异,故不选。
(5)小乐器制作步骤:
材料: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无盖空盒子、橡皮泥、铅笔2根 。
准备底座:将无盖空盒子倒置(底部朝上),作为乐器的共鸣箱。
固定琴桥:取两根铅笔,平行放在盒子两端边缘,用小块橡皮泥将铅笔两端固定在盒子上,形成两个 “琴桥”。
安装弦线:将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依次套在两个琴桥之间,拉紧橡皮筋使其紧贴盒子表面。注意:粗橡皮筋可稍放松,细橡皮筋需拉得更紧。
调整音高:在盒子侧面粘3-4小块橡皮泥作为 “弦钮”,轻轻推动橡皮泥改变橡皮筋的绷紧程度,或用剪刀修剪橡皮筋露出琴桥的部分长度,即可调整各弦的音调
通过以上步骤,利用橡皮筋振动频率的差异(粗细、松紧影响频率),配合空盒子的共鸣效果,即可制成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
(6)该小乐器中,橡皮筋振动产生声音,其音调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步骤3中通过调整粗、细橡皮筋的松紧(粗橡皮筋稍松、细橡皮筋拉紧),改变了振动快慢;步骤4中推动橡皮泥或修剪橡皮筋,改变了其有效振动长度,长度不同也会导致振动频率差异。因此,乐器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使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时,铝片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由表格数据可知,从铝片①(频率1975赫兹)敲到铝片⑧(频率3729赫兹),频率的数值逐渐增大。 因为频率的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所以铝片振动的频率变快。 又因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音越高,所以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3)当小安轻轻敲和用力敲铝片①时,铝片振动的频率都是1975赫兹,这说明改变力度无法改变振动快慢。 而用力敲铝片时,铝片振动的幅度增大,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所以用力敲铝片①时,声音变强。
(4)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在相同条件下振动频率不同,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用于制作小乐器。
无盖的空盒子:可以作为共鸣箱,增强声音的响度,与橡皮筋配合能制作出简单的弦乐器。
橡皮泥用于固定和调节松紧。
(5)设计的小乐器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振动长度和张力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步骤1:将空盒子倒置,底部朝上。步骤2:在盒子两端平行放置两根铅笔或木棍作为“琴桥”(可用橡皮泥固定位置)。步骤3:将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依次套在盒子上,穿过两端的琴桥并拉紧。粗橡皮筋绷得稍松,细橡皮筋绷得更紧。步骤4:用橡皮泥在盒子侧面粘出“弦钮”,通过调整橡皮泥的位置改变橡皮筋的有效振动长度。
(6)设计的小乐器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振动长度:通过移动琴桥或弦钮,缩短振动部分会提高音调;松紧:绷紧橡皮筋(如用更细的皮筋或调整固定位置)可提高音调。
1 /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四上·宝安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选填“音量”“音高”)来描述。
【答案】音量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在日常生活中常用 “音量” 来描述。音量越大,声音越响亮;音量越小,声音越微弱,这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大)。而 “音高” 描述的是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如钢琴上不同音阶的声音高低差异。因此,此处应填 “音量”。
2.(2024四上·宝安期末)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答案】声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喉咙里能发出声音且控制声音的器官是声带。声带位于喉部,当气流从肺部呼出,振动声带时,就会产生声音。同时,通过调节声带的松紧程度等,还能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3.(2024四上·宝安期末)人的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为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   是唯一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能被我们直接观察到的消化器官。
【答案】口腔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其中口腔是唯一无需借助工具就能直接观察到的。口腔通过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将食物初步破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还能初步消化淀粉,是消化过程的起始部位。其他消化器官如胃、肠等位于胸腔或腹腔内,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需要借助胃镜、肠镜等工具才能观察。
4.(2024四上·宝安期末)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答案】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核心是气体交换 ——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一交换主要在肺内完成:肺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壁极薄且周围环绕丰富的毛细血管,氧气能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进入肺泡,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其他呼吸相关器官如鼻腔、气管等主要起气体通道作用,不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5.(2024四上·宝安期末)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
【答案】反冲力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气球内的气体喷出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气体对气球施加一个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即反冲力。例如火箭发射时燃料向下喷射,反冲力推动火箭升空。该力是物体因喷出物质而获得的反向动力,使气球等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6.(2024四上·宝安期末)为了防止发生分歧,制作小车时应独立完成,不需要分工合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制作小车是一项需要协作的任务,分工合作能提高效率、发挥各自优势,还能通过交流减少失误。独立完成可能因个人能力局限导致设计不周全、制作效率低,反而更易引发后续问题。“为防止分歧而独立完成” 的说法不合理,分工中的分歧可通过沟通解决,合作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题目表述错误。
7.(2024四上·宝安期末)潜水的人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和液体中传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和液体(如水)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面,再通过水(液体)传播到潜水者的耳朵里,使潜水的人能听到声音。这一现象直接体现了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因此,题目表述正确。
8.(2024四上·宝安期末)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加快,但心跳速度没有改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在剧烈运动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多,需要更多氧气供应并排出更多二氧化碳。此时,呼吸次数会加快以吸入更多氧气;同时,心脏需要更快跳动(心跳速度加快),才能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更快地输送到全身各处,满足身体需求。因此,剧烈运动后不仅呼吸次数加快,心跳速度也会明显增加,题目表述错误。
9.(2024四上·宝安期末)把花生用力在纸上涂抹,留下很难消失的油迹,证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
【解析】【分析】脂肪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具有脂溶性,能在纸张等载体上留下不易消失的油迹,这是检测脂肪的常用简易方法。当把花生用力在纸上涂抹时,花生中的脂肪会被挤压出来,在纸上留下油迹,且该油迹难以挥发或被吸收而长期保留。这一现象直接证明花生中含有脂肪。因此,题目表述正确。
10.(2024四上·宝安期末)射箭时,箭被射出是依靠拉弓时产生的弹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试图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拉弓时,弓臂因外力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松手后,弓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弹力,将箭弹出。这一过程中,箭被射出的动力直接来源于拉弓时弓所产生的弹力。因此,题目表述正确。
11.(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在高科技产品区发现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如图)正在播放音乐,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无论是否为高科技产品,音箱发声必然依赖内部发声部件的振动,不存在不振动就能发声的情况。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中的声音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人耳,此说法符合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C.调节音量键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强弱),而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二者本质不同。
因此,正确选项为B。
12.(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琪用“土电话”通话(如图),当两人说话距离和音量不变时,将细棉线换成铜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变大。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土电话”利用气体传播声音
B.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C.铜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更好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实验中 “土电话” 通过细棉线或铜丝(均为固体)传声,将棉线换为铜丝后声音变大,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且铜丝传声效果优于棉线。整个实验中,声音主要通过固体介质传播,未涉及气体传声的对比或验证,因此无法证明 “土电话” 利用气体传播声音。综上,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
13.(2024四上·宝安期末)场馆里人声鼎沸,小安为了听清小宝的讲话声,将手放在耳后(如图),这是为了增强(  )的作用。
A.耳郭 B.外耳道 C.鼓膜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波,将周围的声音聚拢并传入外耳道。小安将手放在耳后,相当于增大了耳郭的面积,能更有效地收集声音,从而在嘈杂环境中听清讲话。B选项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手放在耳后不直接改变其功能;C选项鼓膜负责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振动,与该动作无关。因此,此动作增强的是耳郭的作用,选A。
14.(2024四上·宝安期末)艺术表演区正在进行水鼓表演,当表演者敲击鼓面时,鼓面上的水珠会跟随鼓面跳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想让鼓发出的声音更响,应该换一个更大的鼓
B.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引起了水珠的振动
C.敲鼓的力度越大,水珠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A.错误。声音的响度(响亮程度)与振幅有关,而非鼓的大小。增大敲击力度可使鼓面振幅变大,声音更响,换大鼓不能直接改变响度。
B.正确。敲鼓时鼓面振动,会带动鼓面上的水珠一起振动,这一现象直观体现了振动的传递,符合事实。
C.错误。敲鼓力度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而水珠振动快慢(频率)决定音调高低,与力度无直接关联,此说法混淆了响度和音调。
综上,正确选项为B。
15.(2024四上·宝安期末)教师佩戴麦克风和扩音器维持场馆秩序。小安用扩音器进行实验:当扩音器靠近绷紧的气球皮时,气球皮上的细沙跳动了起来(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气球皮模拟耳朵中的“鼓膜”
B.“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扩音器发出的声音越大,细沙跳动的幅度越小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A.正确。气球皮轻薄且能随声波振动,类似耳朵中鼓膜的功能,可模拟鼓膜的振动情况。
B.正确。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并传递给听小骨,气球皮上细沙跳动正体现了这一转化过程。
C.错误。扩音器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波能量越强,气球皮振动幅度越大,细沙跳动幅度也越大,此选项表述相反。
综上,不正确的是C。
16.(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来到科创挑战区,他们合作动手制作了一辆气球小车(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松开气嘴,小车向左运动
B.气球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C.车身越重,小车行驶得越远
【答案】C
【知识点】反冲力;喷气小车
【解析】【分析】A.正确:气球喷气时,喷气口在右侧,气体向右喷出,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车会受到向左的反作用力,因此向左运动。
B.正确:气球越大,储存的气体越多,喷出时产生的动力持续时间越长,小车获得的动能更多,通常行驶得更远。
C.错误:车身越重,在相同动力下,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越大,且惯性影响下运动状态更难改变,会导致小车行驶距离变短,而非更远。
综上,错误的说法是C。
17.(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总是打滑,原因可能是(  )。
A.地面太粗糙 B.轮子太光滑 C.车轮间距宽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小车打滑是因为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不足,无法提供足够动力或抓地力。
A.错误。地面太粗糙会增大摩擦力,减少打滑,与题意相反。
B.正确。轮子太光滑会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导致打滑。
C.错误。车轮间距宽主要影响稳定性,与摩擦力大小无关,不直接导致打滑。
综上,打滑的可能原因是B。
18.(2024四上·宝安期末)如图的气球小车依靠气球喷气时产生的动力运动起来,下列运动与气球小车动力来源不同的是(  )。
A.喷气式飞机飞行
B.撑杆跳高
C.火箭发射
【答案】B
【知识点】反冲力;弹力
【解析】【分析】气球小车的动力来自反作用力,气球喷出气体时,气体对小车产生相反方向的推力,属于反冲力。
A.喷气式飞机。通过发动机向后喷气,获得向前的反冲力,与小车动力来源相同。
B.撑杆跳高。利用撑杆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推动人体上升,动力是弹力,与反冲力不同。
C.火箭发射。靠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获得向前的反冲力,与小车原理一致。
综上,动力来源不同的是B。
19.(2024四上·宝安期末)生活中,有些地方为提高运动速度需要增大摩擦力,下列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轴承中的滚珠
B.用滚木搬运重物
C.轮胎上的花纹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A.错误。轴承中的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目的是减小摩擦力,使转动更顺畅。
B.错误。用滚木搬运重物也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节省力气。
C.正确。轮胎上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属于增大摩擦力的设计。
综上,正确选项为C。
20.(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琪尝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她将橡皮筋缠绕在小车的车轴上(如图),小车能在5秒内将两块橡皮运输20厘米。下列方法中,(  )可以让小车在5秒内将两块橡皮运输10厘米。
A.增加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B.减少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C.反方向将橡皮筋缠绕相同的圈数
【答案】B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动力来自橡皮筋形变产生的弹力,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动力越强,运动速度越快、距离越远。
A.错误。增加缠绕圈数会增大弹力,使小车速度更快,5秒内运输距离会超过20厘米,不符合要求。
B.正确。减少缠绕圈数会减小弹力,小车动力减弱,速度变慢,5秒内可缩短运输距离至10厘米。
C.错误。反方向缠绕相同圈数,弹力大小不变,仅改变运动方向,距离仍为20厘米。
综上,正确方法是B。
21.(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安将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把小车放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这样可以测出小车的(  ),大小是(  )牛。
A.弹力0.5 B.重力1.5 C.重力0.5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测的是物体对挂钩的拉力,当小车挂在挂钩上静止时,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需看量程和分度值,图中测力计每大格为1N,每小格(分度值)为0.1N,指针指向 0.5N处,则示数为0.5N。正确答案是C。
22.(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合作制作了一个呼吸模拟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气球模拟的是气管
B.②气球皮模拟的是膈肌
C.下拉气球皮②模拟了呼气的过程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模拟装置中,各部分模拟人体呼吸器官的功能:①气球位于装置内部,膨胀和收缩模拟肺的吸气和呼气,而非气管(气管是气体通道,对应装置中的连接管)。②气球皮位于装置底部,具有弹性,其上下运动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符合膈肌在呼吸中的作用。下拉气球皮②时,装置内空间增大、气压减小,①气球膨胀,模拟吸气过程(膈肌收缩时肺扩张)。综上,正确说法是B。
23.(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乐热爱运动,是学校游泳队男队队长,体检时测得肺活量是3100毫升。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乐的肺活量属于(  )等级。
等级 男生 女生
优秀 2400以上 1800以上
良好 1900~2399 1600~1799
合格 1100~1899 900~1599
不合格 1100以下 900以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单位:毫升)
A.不及格 B.良好 C.优秀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等级划分如下:优秀:2400毫升以上;良好:1900~2399毫升;合格:1100~1899毫升;不合格:1100毫升以下;小乐是男生,肺活量为 3100毫升,明显超过优秀等级的最低标准(2400毫升),因此属于优秀等级。综上,正确答案是C。
24.(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文在体育锻炼方面比较懈怠,但是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的肺活量是3750毫升(如图),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文不止吹了一口气
B.测量时袋子漏气了
C.小文没有尽力呼出所有气体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若测量时不止吹一口气(多次吹气),会导致测得的气体体积远大于实际肺活量,出现 3750 毫升的偏高结果。B错误:袋子漏气会使测得的气体量减少,结果偏低,而非偏高。C错误:没有尽力呼出气体,测得的结果会小于实际肺活量,同样偏低。综上,导致结果偏高的原因是A。
25.(2024四上·宝安期末)根据图可知,小文吹入测量袋内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袋子中全部是二氧化碳
B.袋子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袋子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A.错误。呼出气体中仍含有氧气、氮气等,并非全部是二氧化碳。
B.错误。氮气不参与人体代谢,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与空气基本一致(约78%)。
C.正确。吸入的氧气会被人体细胞利用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二氧化碳含量则升高。
综上,正确说法是C。
26.(2024四上·宝安期末)午餐时间,学校准备了丰盛的饭菜:①米饭 ②馒头 ③炒菜心 ④炸鸡翅 ⑤油焖大虾 ⑥红烧肉。为了营养均衡,小安应该选择(  )搭配。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营养均衡需包含主食(提供糖类)、蔬菜(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肉类 / 鱼虾(提供蛋白质、脂肪)。
A:②馒头(主食)、③炒菜心(蔬菜)、⑤油焖大虾(鱼虾,蛋白质),三类齐全,搭配合理。
B:②馒头(主食)、④炸鸡翅、⑥红烧肉(均为肉类,脂肪过多,缺少蔬菜),不均衡。
C:①米饭(主食)、④炸鸡翅、⑤油焖大虾(肉类 / 鱼虾,缺少蔬菜),不均衡。
综上,正确答案是A。
27.(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将这些食物分为①米饭、②馒头和③炒菜心、④炸鸡、⑤油焖大虾、⑥红烧肉两类,小宝的分类标准是(  )。
A.生食和熟食 B.主食和副食 C.植物类和动物类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①米饭、②馒头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膳食中作为主食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
③炒菜心(蔬菜)、④炸鸡、⑤油焖大虾、⑥红烧肉(肉类 / 鱼虾)属于副食,用于辅助主食补充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营养。A错误:所有食物均为熟食,无法以此分类。C 错误:③炒菜心是植物类,却和动物类食物分在同一组,不符合植物类和动物类的分类逻辑。综上,分类标准是主食和副食,选B。
28.(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文吃午餐时,选择了炸鸡翅、油焖大虾、红烧肉的搭配,这样会导致(  )摄入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A.淀粉 B.脂肪 C.维生素
【答案】B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炸鸡翅、油焖大虾、红烧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且烹饪方式(炸、油焖)会增加油脂含量。这类食物富含脂肪,蛋白质次之,几乎不含淀粉和维生素。过量摄入脂肪易导致肥胖、心血管负担加重等健康问题,不符合均衡饮食原则。因此,这种搭配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选B。
29.(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慧吞咽饼干的时候,并没有喝水,也没有被噎到。这是因为在咀嚼时,(  )将饼干浸湿、变软了。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咀嚼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与食物混合,起到湿润、软化食物的作用,便于吞咽。题干中饼干未喝水却能顺利吞咽,正是唾液的湿润作用。A错误:牙齿的作用是切断、磨碎食物,使其变小,但不能浸湿食物。B错误:舌头主要负责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本身不产生液体湿润食物。综上,是唾液将饼干浸湿变软,选C。
30.(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文吃油焖大虾时,会用到(  )将肉咀嚼碾碎,以便更顺畅地吞咽。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答案】C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臼齿位于口腔后部,齿冠宽大,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主要功能是研磨、咀嚼食物,将较硬或大块的食物碾碎,便于吞咽和消化。吃油焖大虾时,需要将虾肉咀嚼碾碎,臼齿承担这一作用。A错误:门齿(门牙)位于口腔前部,形状扁平,主要用于切断食物(如咬断虾壳)。B错误:犬齿尖锐锋利,用于撕裂食物(如撕开虾肉纤维),但碾碎食物的主要是臼齿。综上,正确答案是C。
31.(2024四上·宝安期末)美味的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经过食道到达(  ),它可以通过蠕动将食物研磨成食糜。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经口腔初步消化、食道输送后,首先进入胃。胃通过肌肉蠕动对食物进行机械研磨,同时分泌胃液分解蛋白质,将食物加工成糊状的食糜,为后续消化做准备。B错误: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剩余营养,形成粪便,不负责研磨食物。C错误:肺是呼吸系统器官,负责气体交换,与食物消化无关。因此,能通过蠕动研磨食物成食糜的是胃,选A。
32.(2024四上·宝安期末)我们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B.为了保持身材,不吃任何含油盐的食品
C.流行性感冒期间,外出时戴好口罩
【答案】B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A.正确。经常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是有利于健康的习惯。
B.错误。油和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油脂提供能量,盐维持体液平衡),完全不摄入会导致营养失衡,影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健康。
C.正确。流感期间戴口罩可减少病毒传播和吸入,是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有效措施。
综上,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是B。
33.(2024四上·宝安期末)在科技艺术节上,小宝和小安组队参加“让小车运动起来”挑战赛。小宝和小安选择的实验材料是垫圈、挂钩和绳子。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第33题。
(1)他们要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明确该目标后,下一步要完成的步骤是(  )。
A.制定方案 B.实施方案 C.分析实验数据
(2)两人合作制作好了动力小车(如图)。小安在挂钩上逐渐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小宝负责记录垫圈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表1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1 3.26 2.98 3.02 3.09
2 2.07 1.90 1.93 1.97
4 1.44 1.16 1.20 1.23
6 1.01 1.07 1.12 1.07
小宝认为,在挂钩上不挂垫圈也能让小车运动起来。你   (选填“认同”或“不认同”)他的观点,原因是   。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悬挂垫圈个数越多,小车所受的拉力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的时间越   (选填“长”或“短”)
(4)小安在小车前端固定了一根吸管,终点处放置了一块橡皮泥(如图)。当小车运动到终点时会撞击橡皮泥,从而在橡皮泥上留下痕迹。以下是不同拉力的小车撞击橡皮泥产生的现象,请在下图对应位置填写相应的垫圈个数(选填“2”“4”“6”)
   个垫圈撞击 4个垫圈撞击    个垫圈撞击
(5)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不能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
【答案】(1)A
(2)不认同;小车运动需要力
(3)大;短
(4)2;6
(5)由于速度大,动能也大,一旦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拉力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通常为: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题干中已明确 “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这一目标,下一步应是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改变力的大小(如调整垫圈数量)、控制其他变量(如小车重量、路面情况)、测量运动快慢的方法等。B错误:实施方案是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进行的操作环节。C错误:分析实验数据是实验结束后对结果的处理,属于后续步骤。因此,明确目标后下一步是制定方案,选A。
(2)实验中垫圈的重力提供了拉动小车的拉力。若不挂垫圈,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拉力,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因此,没有垫圈提供拉力,小车无法自行运动,小宝的观点不成立。
(3)实验中,垫圈的重力是小车所受拉力的来源。悬挂的垫圈个数越多,其总重力越大,转化为的拉力也就越大。分析数据可知:1个垫圈时平均时间3.09秒,2个时1.97秒,4个时1.23秒,6个时1.07秒。随着垫圈个数增加(拉力增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逐渐减少,说明运动得更快。
(4)小车撞击橡皮泥的痕迹深浅与小车的动能有关,拉力越大(垫圈个数越多),小车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撞击橡皮泥的痕迹越深。2个垫圈时拉力最小,小车速度最慢,动能最小,痕迹最浅,对应最左侧。4个垫圈拉力大于2个,速度较快,痕迹比2个垫圈深,对应中间。6个垫圈拉力最大,速度最快,动能最大,痕迹最深,对应最右侧。
(5)根据实验现象,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撞击产生的影响越显著(如小车拉力越大、速度越快,撞击橡皮泥的痕迹越深)。在走廊快速追逐奔跑时,人的运动速度增大,动能随之变大。若发生碰撞,较大的动能会转化为更强的冲击力,导致碰撞后果更严重,容易造成摔倒、撞伤等伤害。
因此,为避免因动能过大引发危险,不应在走廊快速追逐奔跑。
(1)他们要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明确目标后,下一步要完成的步骤是制定方案。在明确探究目标后,需要先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变量控制、数据记录方法等,然后才能实施方案、分析实验数据。故选A。
(2)我不认同小宝的观点。因为小车运动需要力来驱动,如果不挂垫圈,就没有外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就不会运动起来。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悬挂垫圈个数越多,小车所受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越短。因为随着垫圈个数增加,拉力增大,小车的速度更快,所以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4)根据前面实验数据可知,垫圈个数越多,小车速度越快,撞击橡皮泥的力度越大,留下的痕迹越深。所以从左到右应该依次是2、4、6。
(5)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物体所受的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撞击时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时,人的速度较快,就像实验中拉力大时小车速度快一样,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下或与其他物体(如墙壁、同学等)发生碰撞时,由于速度快,产生的冲击力会很大,容易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不能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
34.(2024四上·宝安期末)小宝和小安来到艺术区进行乐器体验与制作。当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琴键时,调音器会显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频率的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的数值越小,表示物体振动得越慢。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
铝片琴键序号 敲击时的频率/赫兹
① 1975
② 2093
③ 2637
④ 2751
⑤ 2959
⑥ 3322
⑦ 3520
⑧ 3729
(1)小宝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如图),铝片会发出   (选填“强弱”或“高低”)不同的声音。
(2)由表2可知,从铝片①敲到铝片⑧,铝片振动的频率变   (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选填“高”“低”“强”“弱”)
(3)当小安轻轻敲和用力敲铝片①时,铝片振动的频率都是1975赫兹,证明改变力度无法改变   (选填“振动幅度”或“振动快慢”)。用力敲铝片①时,声音变   (选填“高”“低”“强”“弱”)。
(4)小安也打算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一个小乐器。请你为他在材料库中任选一种或多种材料,在选择的材料对应的“□”里打√。
□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 □松紧不同的橡皮筋4根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4根 □无盖的空盒子
□长短不同的粗吸管5根 □吸管固定器
□橡皮泥
(5)根据上题中所选材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你的制作方法。
(6)你设计的小乐器是通过改变   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答案】(1)高低
(2)快;高
(3)振动快慢;强
(4)
(5)步骤1:将空盒子倒置,底部朝上。步骤2:在盒子两端平行放置两根铅笔或木棍作为“琴桥”(可用橡皮泥固定位置)。步骤3:将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依次套在盒子上,穿过两端的琴桥并拉紧。粗橡皮筋绷得稍松,细橡皮筋绷得更紧。步骤4:用橡皮泥在盒子侧面粘出“弦钮”,通过调整橡皮泥的位置改变橡皮筋的有效振动长度。
(6)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实验中,小宝用相同力度敲击铝片,保证了振动幅度相同(即声音强弱相同),而铝片长短不同导致振动频率不同(表格数据显示各铝片频率差异明显)。因此,铝片发出的声音差异体现在音调的高低上,而非声音的强弱。
(2)表格数据显示,从铝片①到⑧,频率从 1975 赫兹逐渐增大到 3729 赫兹。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振动越 “快”。而声音的 “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因此,随着频率增大,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高”。此处与声音的 “强弱”(响度)无关,因实验中敲击力度相同,振动幅度一致,响度不变。
(3)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实验中,无论轻轻敲还是用力敲铝片①,频率均为 1975 赫兹,说明振动快慢未改变,故改变力度无法改变振动快慢。用力敲击时,铝片振动幅度增大。声音的 “强弱”(响度)由振动幅度决定,幅度越大,响度越强,因此用力敲时声音变强。而声音的 “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此处频率不变,音调也不变。
(4)制作乐器需利用物体振动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由振动频率决定)。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绷在空盒子上,振动频率不同,可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空盒子能放大声音。长短不同的粗吸管:用橡皮泥密封一端,长度不同导致振动频率不同,配合固定器排列,可吹出不同音调,满足乐器基本功能。完全相同或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无法稳定体现频率差异,故不选。
(5)小乐器制作步骤:
材料: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无盖空盒子、橡皮泥、铅笔2根 。
准备底座:将无盖空盒子倒置(底部朝上),作为乐器的共鸣箱。
固定琴桥:取两根铅笔,平行放在盒子两端边缘,用小块橡皮泥将铅笔两端固定在盒子上,形成两个 “琴桥”。
安装弦线:将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依次套在两个琴桥之间,拉紧橡皮筋使其紧贴盒子表面。注意:粗橡皮筋可稍放松,细橡皮筋需拉得更紧。
调整音高:在盒子侧面粘3-4小块橡皮泥作为 “弦钮”,轻轻推动橡皮泥改变橡皮筋的绷紧程度,或用剪刀修剪橡皮筋露出琴桥的部分长度,即可调整各弦的音调
通过以上步骤,利用橡皮筋振动频率的差异(粗细、松紧影响频率),配合空盒子的共鸣效果,即可制成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
(6)该小乐器中,橡皮筋振动产生声音,其音调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步骤3中通过调整粗、细橡皮筋的松紧(粗橡皮筋稍松、细橡皮筋拉紧),改变了振动快慢;步骤4中推动橡皮泥或修剪橡皮筋,改变了其有效振动长度,长度不同也会导致振动频率差异。因此,乐器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使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时,铝片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由表格数据可知,从铝片①(频率1975赫兹)敲到铝片⑧(频率3729赫兹),频率的数值逐渐增大。 因为频率的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所以铝片振动的频率变快。 又因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音越高,所以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3)当小安轻轻敲和用力敲铝片①时,铝片振动的频率都是1975赫兹,这说明改变力度无法改变振动快慢。 而用力敲铝片时,铝片振动的幅度增大,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所以用力敲铝片①时,声音变强。
(4)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在相同条件下振动频率不同,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用于制作小乐器。
无盖的空盒子:可以作为共鸣箱,增强声音的响度,与橡皮筋配合能制作出简单的弦乐器。
橡皮泥用于固定和调节松紧。
(5)设计的小乐器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振动长度和张力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步骤1:将空盒子倒置,底部朝上。步骤2:在盒子两端平行放置两根铅笔或木棍作为“琴桥”(可用橡皮泥固定位置)。步骤3:将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依次套在盒子上,穿过两端的琴桥并拉紧。粗橡皮筋绷得稍松,细橡皮筋绷得更紧。步骤4:用橡皮泥在盒子侧面粘出“弦钮”,通过调整橡皮泥的位置改变橡皮筋的有效振动长度。
(6)设计的小乐器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振动长度:通过移动琴桥或弦钮,缩短振动部分会提高音调;松紧:绷紧橡皮筋(如用更细的皮筋或调整固定位置)可提高音调。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