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主题情境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任务一走进科技时代(32 分)
一、小科对新时代的科技成就十分好奇,以下是他搜集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11 分)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7 分)
20世纪,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ào mì(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祖先céng jīng( )的huàn xiǎng( ),使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chéng dù( )chāo guò( )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新时代,“蛟龙号”潜入深海,执行任务;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犹如探囊取物……未来,科技必将继续chuàng zào ( )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奇迹,不断gǎi shàn( )我们的生活。
2. 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 分)
A. 世纪(jì) B. 探索(suǒ) C. 潜入(qián) D. 震撼(gǎn)
3. 根据字源图,语段中“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犹如探囊取物”中“囊”字的意思,最可能和下列哪个词语有关?( )(2 分)
A. 东西 B. 捆扎
C. 口袋 D. 火焰
二、小科在科技领域畅游时遇到了一些疑问,请你帮忙解决。(填序号)(16 分)
4.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5. 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经过______实验,培育了多个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位______了重要作用。
A. 反复 发展 B. 反复 发挥 C. 重复 发展 D. 重复 发挥
6.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似有呼风唤雨之能,助力神舟飞船多次成功发射。
B. 神舟飞船如腾云驾雾的仙人,在太空中穿梭自如。
C. 同学们观看神舟飞船发射的视频后,你一言我一语,横七竖八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D. 神舟飞船发射时没有出现任何出乎意料的状况,顺利完成了既定任务。
7. 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是哪一项?( )
A. 福建有名茶吗?当然有,比如安溪铁观音以及武夷山岩茶、大红袍等。
B. 鼓浪屿的景色美吗?答案是肯定的。
C. 永定土楼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我十分好奇。
D. 大金湖景区是因为什么而得名的呢?因为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
8. 根据课文内容,下列选项中事物与其特点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A.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
B. 第五粒豌豆——顽强生长
C. 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全是好处
D. 蝴蝶的身体——轻盈柔弱
9. 小科希望妹妹小文广泛地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下面哪个句子作为寄语送给妹妹最合适?( )
A.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10.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本单元内容展开的讨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典:《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其原理与蝙蝠探路的原理类似。
B. 华华:《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引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赞叹科技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C. 龙龙:在阅读时,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
D. 梦梦:列问题清单时,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所有问题都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1. 下面一段文字介绍的主要内容是( )
向日葵为什么向着阳光低头生长?向日葵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怕见光,所以当阳光照射的时候,它便跑到没有阳光的一面。这样就使背光面生长得快,受光部分生长缓慢,向日葵便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
A. 向日葵喜欢向阳。 B. 向日葵喜欢背光。
C. 向日葵生长的缺陷。 D. 向日葵生长的秘密。
三、科技进步取得的成就引人注目。完成句子练习,体会表达的不同。(5 分)
①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②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12. 下面是对这两句话的分析,说法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2 分)
A. 句②重复使用“没有”一词,表达不简洁。
B. 句②更能突出那时候十分落后。
C. 两句话没有任何区别。
D. 句②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13. 为了突出我国的科技成果很多,请仿照句②改写下面的句子。(3 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有了高铁、载人潜水器、航母和空间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领略科技魅力(38 分)
四、科技浪潮澎湃,魅力无与伦比,一起共赴科技盛宴吧!(38分)
(一)人类的“老师”(13 分)
①科学家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②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 1903 年发明了飞机。由于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
③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④此外,人们还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⑤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4.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最终发明了( )(3 分)
A. 飞机 B. 游艇 C. 火箭 D. 坦克
15. 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自然界里,只有蝙蝠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
B. 科学家在1903 年发明了飞机。
C. 人们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D.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16. 读了短文后,典典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 ) (3 分)
典典:人类是如何解决飞机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问题的?
A. 文章的题目 B. 文章的写法 C. 文章的内容 D. 联系生活经验
17. “人们还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你还知道人类通过模仿什么生物发明了什么?请列举两个例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敲打石头的人(25 分)
高山上,一位老人带着几位叔叔正在敲敲打打地寻找不同的石头。那位老人是我的外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地质学家。可外公说,他只是个“敲打石头的人”。
小时候,外公就爱动脑筋。秋天,他跟着大人在藕塘里采莲藕。他年龄虽小,每次采莲藕却总是采得又快又多。原来,他留心观察,发现了一个“秘密”:只要顺着干枯的荷叶梗踩下去,淤泥下面一定会有粗大的莲藕。
十四岁那年,外公报考小学堂。因为他太激动了,写报名表时误把年龄“十四”写在了姓名栏里。他没有钱再买一张表,只好将错就错,顺着笔画把“十”改成“李”。他一抬头,看见匾额上写着“光被四表”,于是就在“四”的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他的名字就变成了“李四光”。
二十四岁那年,外公去英国留学。那时候,我们国家贫困落后,虽地下有矿藏,可没人能找到它们。没有能源,国家就强大不起来。外公立志要为祖国寻找和开发地下宝藏。暑假他到矿山当矿工。夜晚,黑暗的工棚里,矿工们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打着呼噜,外公却在油灯下仔细记录每天的观察与发现。
留学毕业后,外公回国寻找宝藏。国家需要的宝藏,就藏在大山深处。祖国的每一座高山与每一道峡谷都在等待着、呼唤着科学家和地质勘探队员们的脚步。外公每天好忙碌啊!有时候天还没有亮,星星还在山峰间闪烁,外公就穿戴整齐,戴上草帽出发了。山路弯弯,伸进了茫茫的远方……
每一个静静的夜晚,外公在昏黄的灯光下拿着放大镜,一边端详他的石头,一边细细地摩挲着,感受着石头的不同。他要用这些奇怪的石头,破解地壳下的秘密。这样科学家和地质勘探队员们就可以更准确地在深山、峡谷、草原和海洋深处找到更多的宝藏。
当我问外公累不累时,外公总说:“我是中华儿女,理所应当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有删改)
18.阅读短文后,你知道文中“敲打石头的人”指的是谁吗?( ) (2 分)
A. 李四光 B. 作者的妈妈 C. 地质学家 D. 几位叔叔
19. 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原来,他留心观察,发现了一个‘秘密’”中的“秘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外公”采莲藕总是比其他人快。
B. “外公”采莲藕总是比其他人多。
C. “外公”喜欢跟着大人们采莲藕。
D. “外公”顺着枯荷梗找到大莲藕。
20. 读完短文,你明白了“外公”去英国留学的原因是( )(2 分)
A. 他喜欢收集不同的石头。 B. 勘探队员们邀请他去英国找石头。
C. 他想要去看英国的风景。 D. 为祖国寻找地下能源,强大祖国。
21.文中画线句子让典典浮想联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他仿佛看到“外公”背着沉重的工具艰难行走。
B. 他仿佛听到“外公”哼哧哼哧喘着粗气的声音。
C. 他仿佛看到“外公”漫步山间,悠闲地欣赏着美景。
D. 他仿佛听到“外公”在和同行人激烈地讨论问题。
22. 结合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2 分)
A. 为了挣钱,“外公”在暑假当矿工。
B. “外公”爱国,把所学都献给了祖国。
C. “外公”改名是因为没钱买新的笔。
D. “外公”摩挲石头只是因为喜欢它们。
23. 文章围绕“外公”写了四件事,请把事情补充完整。(6 分)
小时候 十四岁那年 二十四岁那年 留学毕业后
24. 读了短文后,你一定有许多问题吧,请从所给提问角度中挑选两个,写下你的问题。(4 分)
提问角度 问题
内容
写法
生活经验
25. 小科上网搜索了李四光的个人资料,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和下面的搜索结果,帮他从不同角度(精神品质和个人成就)说说李四光的“了不起”。(5 分)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提出了科鉴定方法,帮助鉴定化石标本;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介绍科技达人(30 分)
五、习作。(30 分)
26. 在学校科技文化节上,你一定发现了不少科技小达人吧,请选择其中一个人,将他(她)介绍给大家。
要求:①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内容清楚;②写出科技小达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③选择事例时,选择印象最深、最能反映他(她)特点的事。
参考答案
1.奥秘 曾经 幻想 程度 超过 创造 改善
2.D
3.C
4.C
5.B
6.C
7.C
8.C
9.B
10.D
11.D
12.B
13.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有了高铁,有了载人潜水器,有了航母,还有了空间站。
14.A
15.A
16.C
17.①人们模仿青蛙的视觉原理研制出了一种电子蛙眼。②人们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冷光灯。
18.A
19.D
20.D
21.C
22.B
23.动脑筋寻藕 去英国留学 回国寻找矿藏
24.“李四光”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本文以“敲打石头的人”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敲打石头的人”的事迹,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启示?
25.①精神品质:李四光具有爱国奉献、执着探索的精神,他学成后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地质事业。②个人成就:他创立了地质力学,提出了科鉴定方法,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开创了预报地震的途径,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6.思路:本题是话题作文,要求介绍一个科技小达人。写作时,注意以下几点:题目要抓住读者眼球,引发他们对这个科技小达人的好奇;要突出这个科技小达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选择一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人物特点,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人物形象。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