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8: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因为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 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2、.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分子动力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的动机,正确的是(  )
①财富 ②名声 ③好奇心 ④科学的美 ⑤研制原子弹 ⑥创造神话
A.①② B.③④
C.①⑥ D.②⑤
3.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德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指
A.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 B.德国科学研究的气氛不浓
C.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D.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
4.电影《神话》是国内首部“穿越”题材影视作品,让历史人物蒙毅大将军和公主穿越古今。目前,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主要是(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牛顿力学 D.太阳中心论
5.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
A.反对战争的科学家   B.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C. 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 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
6.爱因斯坦对待原子弹的态度前后貌似矛盾,实则相同。爱因斯坦主张制造和销毁原子弹都是为了(  )
A.人类和平 B.拯救犹太人
C.摧毁法西斯 D.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
7.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8.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
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概括了后者
C.前者继承了后者 D.前者推翻了后者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兵力,指挥军队;他邀请传教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康熙纵然走进了无涯学海,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
——摘编自张研《原来康熙》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倡议通过军事手段对抗希特勒的纳粹德国;……1947年他写了一封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建议建立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政府”,管理核武器。
——摘编自安德鲁·罗宾逊《爱因斯坦相对论一百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康熙帝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结果怎样?
(2)材料二中,身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有着怎样的政治理想?试从康熙帝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10.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定律给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困难,即任何空间位置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整个宇宙中不存在惯性观测者。爱因斯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材料三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邓小平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1)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出现后,牛顿力学是否失去了光辉?试说明理由。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他们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第20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一、选择题
1.B 2.B: 3.A:4.A:5.A:6.A:7.A:8.B:
二、非选择题
9. (1)重视学习并运用西方自然科学。结果: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未能使近代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2)政治理想:追求世界和平。
认识:要重视科技,把握发展科技的机遇;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
10. (1)没有失去光辉。因为:①牛顿力学体系一直被称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②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论,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大定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2)主要观点: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侧重点: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